是不是每個攔河壩下都有鱖魚,為什麼?

A左岸右轉A


差不多吧

桂花魚,鮨科鱖屬。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犁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個大棘;後鰓蓋骨後緣有2個大棘。頭部具鱗,鱗細小;側線沿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二部分,彼此連接,前部為硬刺,後部為軟鰭條。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

魚卵可附在水藻上,隨水鳥傳到其他有水的地方從而‘’生長出魚‘’


用戶1848539891914


個人認為鱖魚一般在水閘口.碼頭.水流湍急的地方.也要看當地的生態環境怎樣.我們這邊很小鱖魚.


粵順德


錯誤,不是有攔河壩的地方就有,江裡,河裡魚池都可以有。


王王王36151958445


桂花魚,鮨科鱖屬。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犁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個大棘;後鰓蓋骨後緣有2個大棘。頭部具鱗,鱗細小;側線沿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二部分,彼此連接,前部為硬刺,後部為軟鰭條。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

中文學名

桂魚

拉丁學名

Siniperca chuatsi

別稱

桂花魚、鱖魚、季花魚、花鯽魚等

二名法

Basilewsky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目

鱸亞目

鮨科

亞科

鱖亞科

鱖屬

分佈區域

南至中國廣東廣西、北至黑龍江的幾乎所有江河湖川

英文名稱

Chinese perch

概述

桂花魚是廣西著名的特產魚類。

這種魚屬鱸形目鮨科,學名大眼鱖,體扁,背隆起,口大,下頜突出,體長60釐米,鱗細小,體色青黃,帶有不規則黑斑,大者1.5—2公斤,一般重0.5公斤左右,以小魚、蝦為食,性兇猛,生長快。這種魚喜歡在水流湍急、水質澄清的沙石底河泊中生息。廣西富川縣富江水底多砂石,水清流急,多魚蝦,故盛產桂花魚。

桂花魚

桂花魚,肉質細嫩,無細刺,味道清甜鮮美,可烹製多種宴上名餚。如配以香菇、雲耳、桂圓肉等烹製的清蒸桂花魚,嫩滑清香,鮮美異常;佐以各種調料烹製的黃燜桂花魚,酸甜可口,別有風味;用魚頭、魚雜配以絲瓜、豆腐等煮制的魚湯,清鮮味美,營養豐富,為湯中上品。[1]

生活習性

鱖一般棲息於靜水或緩流的水體中,尤以水草茂盛的湖泊中數量最多。冬季不大活動,常在深水處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攝食。春季天氣轉暖時,則游到沿岸淺水區覓食;此時的雌雄魚白天都有側臥在湖底下陷處的臥穴習性,夜間在水草叢中活動、覓食。主要以其它魚類為食,1~2月攝食較差,6~7月最為旺盛,生殖期採食強度稍下降。鱖魚通常長至2冬齡,在東北須至3冬齡才達性成熟,親魚於5~7月集群於夜間在平緩的流水環境中產卵。6~7月為產卵盛期,懷卵量為3~20萬粒。

 共7張


閒者思危


水壩下石頭多,這魚都躲在石頭縫裡,而且水壩下水流比較急很多小魚在這裡吃浮游生物,它就靠吃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