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往往源於堅持,而成功靠的是銳利

在我眾多創業者朋友裡,G7的翟學魂可能是我認識時間最長的一位,我大學一畢業,在《IT經理世界》工作的時候就認識他了,那會兒他就在物流行業裡折騰著創業。


一轉眼20多年了,中間挺長時間其實都沒聽到他有什麼太大的動靜,但是這幾年翟學魂和他創辦的G7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從2011年成立,G7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迅速成長為一家年營收上百億的公司。


我一直很好奇,老翟是怎麼做到「低開高走」、以「高齡」創業者反而獲得大成的?


帶著這個疑惑,在第二期的「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中,我把他邀請來做了一次分享,讓他講講這些年的創業心得。


在老翟的故事裡,我發現隨著對行業和創業的理解越來越深,他的創業效率也在不斷提高。據老翟自己介紹,從2001年至今,老翟先後操盤過12個產品,前幾個通常做了一兩年才知道這事兒不對;到了後面,短則三個月,長則半年,基本就能對這事兒的成敗做個大概的判斷,能成,就接著往下做,不成,就及時止損、趕緊放棄,這才有了今天年營收上百億的G7。


他的故事還是讓我挺受啟發的,過去我們聽到太多人說要「堅持」,但有時候你的失敗可能正是源於「堅持」,而成功靠的是「銳利」——精準地找到對的產品、對的客戶,甚至是對的組織方式。


怎麼才算「銳利」呢?老翟結合自己20多年的創業經歷,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還挺有意思,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


失敗往往源於堅持,而成功靠的是銳利

G7 創始人& CEO 翟學魂在「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與學員現場交流


對的產品,會讓客戶「上趕著」買單


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老翟說成功與否,其實 80% 的都是由產品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產品做對了,那你有很大的概率可以成功,如果產品不對,哪怕投入再多的資源、配置再優秀的團隊,可能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怎麼知道你的產品有沒有做對呢?老翟分享了一個很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看客戶是不是非常積極地想為這個產品買單。


舉個例子,在做「卡車航班時刻表」這個項目的時候,老翟曾參加過一場行業會議,並在會上做了演講,會議一結束,老翟就知道這個產品做對了。為什麼?因為一講完,那些物流公司的老闆就追著老翟遞名片,雖然那會兒還沒拿到訂單,但是老翟知道這事兒一定能成。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場合,而且這個場合裡的目標客戶群又願意為這個產品買單。


當然,並不是客戶感興趣,這個事兒就一定能成,還要看客戶使用這個產品的綜合成本有多高,如果客戶為這個產品付出的綜合成本太高,可能也不是一個對的產品。


比如,老翟曾經做過一個 to b 的宅配系統,當時是做了一年多之後,才意識到這個事兒不對,要停掉。以現在的認知去看那個項目的話,其實做個兩三個月就能知道不對了,因為宅配是個很複雜的事兒,客戶買回去以後,得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上線,當時他們找了 100 個客戶,80% 的都感興趣,但最後真正上線的只有 10%,所以這也不是一個對的產品。


綜合老翟說的這兩個案例,其實所謂對的產品就是看它是不是和市場達到了最佳契合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PMF(product market fit)。


新手創業者有個常見的誤區就是不太接地氣,離開市場談產品,認為只要自己的產品足夠好就一定有市場,但真正的 PMF 是根據需求做產品,能夠做到 PMF 的產品在推向市場的時候,客戶會給你非常積極的反饋,如果你需要向客戶反覆推銷某個產品,那極有可能這個產品本身就是不對的。


對的項目,能在1分鐘之內說清楚


2010 年的時候,老翟曾經做過一個貨車 GPS 的項目,當時市場上已經有同類產品了,而且做得還不錯,每年有幾千萬的盈利,但是後入場的老翟還是非常「生猛」地把這個對手 PK 掉了,為什麼?老翟說就是因為他的產品做到了在 1 分鐘之內說清楚。


當時競爭對手的產品,需要車隊老闆買硬件,還要交服務費,聽上去非常複雜,老翟直接找到車隊老闆說,「軟件硬件服務,你都不用管,一臺車一天給我兩塊錢,你就知道你的車現在在哪裡,開了多少公里,在哪兒啟動的,在哪兒熄火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老翟的表達能力比對手更強,而是因為他打磨出了一個更銳利的產品,可以直擊用戶需求。


所以自打這次以後,老翟就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那就是無論產品做得有多複雜,在跟客戶介紹的時候一定要確保 1 分鐘之內能說清楚,比如後來的車隊管油工具,就是讓老闆知道自己的司機花了多少油錢,不用繼續往下拆,也不用反覆解釋。如果你的產品不能用一句話或 1 分鐘的時間說明白,那可能你還沒找到市場上最銳利的那個需求點,或者你對自己的產品到底能解決什麼問題還沒想清楚。


我接觸的不少創業者都存在這個問題,面對投資人或者客戶滔滔不絕講了半天,對方還不知道你到底要幹嘛、能解決什麼問題。所以我建議大家不妨自己做個小診斷,嘗試著用一句話把你的產品或者商業模式說清楚,如果能說清楚,說明你這個事兒可能是靠譜的,如果說不清楚,你可能還要再打磨下。


對的客戶,願意做你的「天使」


在老翟的創業經歷中,有一個讓他至今想起來都「意難平」的項目,就是貨車 ETC 信用卡。


當時市場上有信用卡和儲蓄卡兩種解決方案,老翟覺得做儲蓄卡,司機需要先存錢,奔著讓司機不用先存錢的目標,老翟選擇做信用卡。按說這是一個更為客戶著想的方案,但是這個方案並沒有讓老翟「一招制敵」,反而在跟對手的「纏鬥」中敗下陣來。


原因也很簡單:做信用卡需要公司先貼錢,信用審核的時間週期又很長,儲蓄卡則是直接賺錢的,對客戶來說,他的訴求只是一張卡,需不需要先存錢並不是至關重要的那個點。


後來覆盤這段創業經歷的時候,老翟得出了一個慘痛的教訓,就是「天使之心要不得」。很多創業者都有「天使」情結,說我要把什麼什麼救活、把誰誰誰從什麼樣的狀況裡解救出來,但是對創業公司來說,你既沒錢也沒人,是當不了「天使」的,這個時候,你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天使」客戶。


什麼是「天使」客戶呢?就是他真心實意地想要幫你、對你的訴求又特別少。願意幫你是覺得你做得事兒是個挺重大的創新,或者符合未來發展趨勢,他願意為這個事兒提前「投資」。所以對的客戶一定是願意幫助你的人,而不是需要你去幫助的人。


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找對客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 to b 業務,因為 to c 是你擺出姿勢之後,客戶來找你,是產品自然篩選客戶,但是 to b 業務是需要你去找客戶的。很多人在自己的產品有了大概的方向感之後,會因為認識某個客戶,就在他身上花功夫,但你這個時候認識的客戶,極有可能不是你的「天使」客戶,所以你需要儘可能多認識一些人,在裡面去尋找最像天使的人。


「找對路」的效率至關重要


創業就是一群人跟著一個人「走夜路」的過程,大家都不知道前面有亮兒沒亮兒。但人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在耐心消耗完之前,創始人還沒帶著團隊走進黎明,人心肯定就散了,所以作為創始人,一定要有足夠的緊迫感,要儘快「找對路」。


怎麼儘快「找對路」呢?老翟的辦法是:保證所有做決定的人在一個屋子裡。


要想找到對的產品、客戶,需要團隊一起交流、分析,如果團隊之間彼此有化學反應,你能感受到的事情他也能感受到,這個溝通效率就會很高,反過來,如果研發團隊在廣州、市場團隊在上海,大家彼此的認知不對齊,溝通成本就會很高,一個新產品,本來有一線希望,一溝通一個月過去了,可能就會錯失良機。


據老翟自己介紹,G7 現在有 1000 多人,但是成功的幾款產品都是一開始在一個小屋子裡搞出來的,所有跟這個產品相關的人在一個屋子裡,沒有組織架構,也沒有分工,就是有個領頭的。以他自己的經驗來看,但凡那些需要跨部門合作,或者有一個組織結構,北京上海弄一個團隊的,基本沒戲。


不過這個能力也是慢慢摸索出來的,一開始老翟也是花了很多時間才知道自己走錯路了,但是走錯了沒關係,及時掉頭、重新找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縮短「抹黑找路」的時間,這本身就是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創業不一定非得要跟「堅持」較勁,更敏銳地意識到做的事兒能不能成,這可能是創始人更重要的能力。


這是老翟的故事,其實在「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中,我們還有很多像老翟這樣的創業者,他們對創業、對行業都有自己深刻的洞察和體會,歡迎你加入進來一起探討。

如果你還想聽到更多的「創業內幕」,感受更真實的創業歷程,歡迎報名申請「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用前沿社幾十位優秀企業家的經驗,在各種有價值的話題裡探討裡,獲得更理性的思維方式,更科學地進行創業。


掃描二維碼


失敗往往源於堅持,而成功靠的是銳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