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为什么只用十几天的时间,就把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打的落花流水?

进而读史


苏军为什么只用十几天的时间,就把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打的落花流水?


我们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在纳粹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发动了苏日战争。苏联红军仅用10天时间就歼灭了75万关东军,占领了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南库页岛及千岛群岛。关东军是日本陆军当中实力最强、装备最好的部队。但不可思议的是,苏军用很短的时间就把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打的落花流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古人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小编认为,苏军进攻关东军时,苏军刚取得柏林战役的胜利,士气正盛;而日本刚被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士气低落。再加上苏军的先进武器,于是就出现了苏军碾压关东军的情况。具体原因是:

一是因为苏军士气正盛,而日军士气低落,以盛气之师攻打疲惫之师必胜之。当时苏联军队刚刚经历卫国战争、柏林战争等,打败了希特勒的纳粹军队,取得了绝对胜利。要知道,当时的德军武器之先进、军队素质之高,但仍败在了苏军之手。苏军不但尽雪前耻,而且激情高昂。而关东军则受到日本本土被美国投放原子弹的影响和日本后期屡吃败仗的影响,士气低迷,无心打仗。所以,面对苏军的勇猛攻打,士气低落的关东军被打的落花流水。

二是因为苏军成熟的战略战术,远胜日本关东军。当时的苏军已经经历过苏德战场的洗礼,战略战术都已经走上了巅峰,德国人的严谨在战争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苏军在付出了大代价之后才跟上了德军的体系。可以说,苏军当时不论是指挥层面还是单兵作战方面都远胜关东军。日军的战略是优先防御朝鲜,军队主力放在满洲东面和北面边界,西面边界只有少量哨站。所以,当关东军在考虑阵地防守问题的时候,苏军已经在考虑闪电突袭包围歼灭的问题了。

三是苏联军队的武器装备和人数都碾压关东军。苏军当时的武器装备大大超过了关东军,苏军实现了机械化,坦克、火炮的数量是关东军很多倍,据估计苏军坦克数量比关东军汽车数量都多了,而且都是二战中知名的坦克。1945年8月初,苏军在远东共展开了11个合成集团军、两个战役集群、1个坦克集团军、3个航空军集团和3个防空军集团、4个独立航空兵军,总兵力近160万人,有26137门火炮,5556辆坦克,3446架飞机,还拥有太平洋舰队、阿穆尔地区舰队。可见,进攻关东军的苏军不但是精锐,还是关东军并没有太多交战经验的大兵团机械化部队,实力碾压日军。而日军则把大部分重型武器都投放于太平洋战区,结果造成关东军装备不足,所以苏联军队在进攻的时候有强大的火炮提供支援与压制,日军的堡垒在这些重火炮面前相当于纸箱。而日军却连打破T34/85的火力都难得凑出来。

四是关东军已不再是原先的那支精锐部队了,只剩下了空壳。关东军并不是一支固定不动的军队,日本的军队是一直根据战争需要调动的。到了二战后期,关东军的精锐大部分被替换到了太平洋战场打美国人,比如1945年1月,就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和一支特设的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常备兵团赴太平洋战场。4月初,美军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空袭,因为日军本土受到了威胁,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为此又从关东军抽走7个师团,并将关东军储备的近1/3的战略物资以及大批人员调回国内。所以到了后期,关东军的编制还在,但内核不再是以前的那波虎狼之师了。1945年时号称70万的关东军,有战斗力的大概只有20万左右,其他的很多是老人和孩子凑数的。而二战晚期关东军的武器装备严重不足,甚至抽调伪军的装备补充新编关东军部队。

五是苏军是突然袭击,打了日本一个措手不及。苏军对此战极其重视,斯大林几乎把苏军优秀的高级将领都派往远东,其中包括华西列夫斯基、麦列茨科夫和马利诺夫斯基三位元帅,并进行了严密的战术安排。从8月9日零时10分至凌晨1时,苏军未经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许就发起了全面进攻。总攻发起以后,空军先后出动了两批共480架轰炸机,在歼击机的掩护下,对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吉林、沈阳等地的军事工业基地及铁路枢纽和机场等重要目标实施了集中轰炸。日空军慑于苏军的威力,在战役的第一天就转移到南朝鲜和本土。所以苏军一开始就掌握了战区制空权,为地面部队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日本直到战前一天还在幻想和苏联和谈,不但没有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还没做好足够的战争准备。因为当时日军未能预计苏联会这么快便对日宣战,他们预计苏联最快要在10月才可出兵。在开战后的最初18小时,日方将领几乎不能作出有效率的指挥,而且部队和指挥部的通讯也出现问题。苏军的陆空夹击之下,日军毫无招架之力。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由于关东军的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和士气,都不如苏军,想不败都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