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的电传操纵系统怎么样?

自立124


歼16飞控系统性能一般,沈飞也没有完全吃透国产侧卫的飞控。

歼16是我国航空工业沈飞在国产歼11BS的研制经验基础上、吸收苏30MKK的使用经验,通过换装国产先进航电系统及发动机打造的一款双座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兼具制空与对地打击能力,是我国当前综合性能仅次于歼20的三代半战机。

歼16航电系统以一台大口径、大公里AESA雷达为核心,对空、对地能力较苏30MKK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但是歼16也有几个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机身强度仍然没有质的提升,机体寿命约4000下视;还有就是飞控系统也差强人意。注意歼16仍然保留的减速板。

相较于俄罗斯的苏35,歼16虽然凭借航电和武器系统优势在综合性能上占上风,但是苏35的平台性能更胜一筹,一是机体结构提升,机体寿命达到6000小时,而是通过采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大大提高了操作品质。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依托先进电传飞控,苏35取消了减速板。

说起国产侧卫的飞控系统,处于控制项目风险、尽快实现战斗力的考虑,在歼11A和歼11B上沿用了苏27SK俯仰方向使用模拟电传飞控+横向方向使用机械增稳的混合式飞控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枭龙战机为了控制成本也采用了俯仰方向使用电传飞控+横向方向使用机械增稳的混合式飞控。

直到歼11BS上研制厂商才实现了数字电传飞控,但是歼11BS的电传飞控比较初级,只是将苏27模拟电传飞控的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相当于把小霸王学习机上的卡带游戏转换成电脑游戏一样,沈飞并没有完全摸透苏27的飞控系统的控制律,使得歼11BS因电传故障发生过重大事故。

我国首型舰载战斗机歼15同样沿用了歼11BS的飞控系统,但是因电传飞控系统故障已经坠毁了3架,造成宝贵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1死2重伤,沈飞对国产苏27战机的飞控系统掌握吃透程度可见一斑。

歼16的飞控系统继承了歼11BS及歼15,上图是参加2017年沙场阅兵的歼16、歼20飞行员的采访,歼16飞行员在采访中提及“歼16不好稳住,老是要稳杆,姿态保持比较困难。”而歼20飞行员则说“(歼20)飞行品质都可以说做到了完美”。歼16与歼20飞控系统水平如何,高下立现。

毕竟一个出自扎扎实实的自我研制,用起来自然轻车熟路;另一个则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仿制,抄作业都没抄明白。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衡量战机先进程度的标准有很多,其中就有一样电传操作系统。得益于电传操作系统,飞机无论如何飞,都飞不出设计的包线之外,带来的是高安全和高机动性,从而使飞机性能得到极大进步。

试问歼-16的电传如何,答案是可以任何强国战机比肩而立,要问有无证据,有的。按公开报道,1996年我国即打造了一款数字式全权三轴四余度飞控验证机歼-8II ACT,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即说明这一技术,我们成了。

而在网络个人看见仍有一些急着扣帽子的山寨党们,躲在阴暗角落里吭哧憋肚,说什么师学的谁谁云云,以己昏昏使人也发蒙而已。尖端技术都是人家的命根子,只有立足自研。该系统有硬件和软件之分,硬件方面大致有传感器、飞控计算机和输入设备等,飞控计算机又以工作模式分为模拟式、数字式和数模混合式,我们属于数字式,在歼-8验证机即取消了机械备份,即为明证。

率先在三代机歼-15舰载机使用,用于歼-16,而歼-16做为我国四代机,重型四代机的主力,处处精心独到,包括低可探测涂装和电传操纵等最新技术,被网友们奉为歼-11系列飞机中最棒的一款型号,即便在国际四代机之列中,也位于尖端的位置。

世上四代重型机中,三大系列,美之F-15,俄罗斯苏-35,接下来便是我们的歼-16,因此不用心里打鼓,有它在各种军演,比赛和训练中的表现为证。


魂舞大漠


618所似乎为歼-16和歼-15B重新编写了数字飞控系统,目前来看似乎不错

飞控系统在现代战斗机设计研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歼-11项目升级改进研究方面,沈飞集团一直是与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618所)进行合作。双方最初是逆向分析苏-27SMK战斗机的模拟飞控系统的输出信号,从而“山寨”出国产化的模拟飞控系统,使用在歼-11B战斗机上并取得成功。之后再根据在歼-8II ACT验证机上的研究成果,再次反向编译成数字飞控系统,用在歼-11BS战斗教练机上,结果载了个大跟头,接连出现好几次飞控故障事故,甚至还上央视“公开处刑”过……

我国在飞控方面的研究是在80年代开始,由于当时我国电子技术极其薄弱,我们是找欧洲进行合作研究。当时同样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思路,成飞是与法国达索进行合作,沈飞是与德国MBB进行合作,德国的MBB公司很多军迷感到很陌生,但是全称可以说是很“著名”:梅塞施密特-伯尔科-布洛姆,当时台风战斗机的飞控就是他研究编写的。虽然MBB在世界上还是不错,但在飞控方面,比起法国达索还是差了一截。

我国与欧洲的合作在受到西方国家制裁后终止,之后根据研究了被美国退回的两架“和平珍珠”项目改造的歼-8II战斗机,项目虽然终止,但当时美国并没有拆除上面的飞控和航电系统,成为我们一个珍贵的研究对象。最后,在1996年沈飞和618所合作搞出我国第一架全权四度余飞控验证机歼-8II ACT,到此时可以说是沈飞与618所还是我国飞控的第一把交椅。

而成飞的弯道超车,则是从以色列获得已放弃的LAVI“狮”式战斗机的上全套飞控软件、计算机程序和线传系统。根据官方报道611所花了3年时间全部破解相关奥秘,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LAVI战斗机的飞控代码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编写的,这家公司在飞控方面真的是世界第一,这种对标学习的方式可以说是让成飞获益匪浅。


歼-15的飞控系统改进自歼-11BS,可能是三翼面气动有所不同,先后发生曹先建和张超两起飞控事故,造成一死一重伤的严重事故。

这就导致前几年国内航空领域出现非常鲜明的对比,一边是歼-10的巨大成功,试飞过程中没有摔过,服役到现在飞控系统故障事故没有见报道。而另一边,歼-11BS和歼-15,作为原本可靠性更强的双发战斗机,都出现机毁人亡级的事故,事后曝光还是飞控方面的问题。沈霍伊和618所就时常作为反面教材,被国内军迷们“游街示众”。

歼-11BS后期批次飞控看起来改进不少,都敢做这样的超低空飞行

但是根据2017年左右的非官方不可靠消息报道,618所“知耻而后勇”,总结之前失败教训,为歼-16和新型舰载机(应该是歼-15B吧)编写了全新的数字化飞控系统。从现在来看,歼-16应该很可能采用的新的飞控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应该有较大增强。这是网上的一张歼-16训练照片,图中这架歼-16右侧机翼翼下挂载了一枚空地-88远程空对地导弹,左侧机腹进气口挂了一个数据链传输吊舱。可以看出此时这架歼-16,左右两侧机翼是处于不对称挂载状态,需要进行升力补偿才能保持平衡状态。早期飞机是飞行员全程人力干预,现在都是飞控系统自动配平,不过这需要飞控系统具有相当水平才行。

歼-10C不对称挂载空地-88导弹,空地-88是一款重量715公斤的大型空对地武器,个人认为能够较为自由的不对称挂载这玩意已经可以说明飞控系统比较成熟了。


五岳掩赤城


歼16航电系统是成飞的……飞控系统飞行员说稳不住要压杆[捂脸]


Kolinkolin


歼16是带刀护卫,歼20是锦衣卫!


伯乐143340408


比苏30有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