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散戶跟緊主力必守原則,簡單卻很賺錢

散戶跟主力必守原則

主力對股價的走勢起到了關鍵的作用,雖然散戶的實力沒有主力強大,但卻可以跟著主力的步調走,同樣可以獲取豐厚的利潤。在跟主力時,散戶一旦鎖定一隻股票決定跟主力,就應該制訂跟主力的策略,這些基本策略實際上也是散戶跟主力時應堅持的原則。散戶只有制訂了詳細的應對策略,才能變被動為主動,掌握主控權,從而成為股市的贏家。

1、克己制勝——別讓心魔作祟

散戶一旦入駐一隻股票,經常會將主力作為自己的假想敵,他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打聽主力的消息上,但很多時候主力恰恰利用這點將計就計,故意透露些消息給散戶,當跟進者越來越多時,主力就順手推舟,在消息傳開之時順勢拉抬股價,散戶一見確認消息無疑,於是大舉跟進,就在大舉的一片追漲聲中,主力將籌碼統統都倒給了散戶。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散戶專心地打聽消息,不僅跟主力不成,反被主力利用。其實這是散戶對自己沒有信心的表現,如果整體想著怎樣去跟主力,反而跟不上主力,即使跟上了,也可能是搭上了最後一班車——不虧損而已。這樣不僅自己身心疲憊,而且容易忽視公司的基本面變化與大盤變化,更容易被套。所以,散戶投資者在跟主力時應克己制勝,做到心中無主力勝有主力。

2、將心比心——自有一番視野

這裡所謂的“將心比心”,指的就是散戶要學會換位思考,要站在主力的角度去想問題,特別是要觀察主力的一切盤口表現。下面就來看看散戶需要如何換位思考。

首先,散戶需要像主力那樣去分析成本和盈利。主力在坐莊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市場當前的形式、成本、風險和盈利水平等問題,所以散戶在跟主力過程中就需要考慮這些問題,跟蹤分析主力的建倉成本、交易成本和盈利水平。

其次,散戶要還分析成交量。因為成交量是市場中相對真實的變量,成交量是主力行情的生命線,所以散戶一定要關注成交量。散戶可以利用成交量識破主力的騙術。

最後,散戶要分析跟主力的時間與週期。成功的主力股行情,必然包含了建倉、出貨等不同的週期階段。建倉階段越明顯,那麼中間的階段性特點就越不明顯;相反,如果建倉特徵不明顯,那麼中間的階段性特點就越明顯。

3、跟主力要“立”志

所謂“立”志,指的是散戶要跟主力就需要有計劃性,並按照這個計劃實施。散戶要事先規劃好,要了解主力操盤的過程及其弱點,揚長避短,也樣才能成功跟主力。

主力的弱點恰恰是散戶的優勢。散戶手中的資金少,想入市時可以隨時買入,手中持有的籌碼想出局也非常容易,微量的一點籌碼總會有人接手,不愁賣不出去。散戶雖然不知道主力的持倉量是多少,不知道上市公司會出什麼利空或利好信息,也不知道主力會用什麼樣的策略來操控股價,但散戶卻具有靈活機動、易進易出的優勢,這種優勢連主力也羨慕不已。所以散戶只要盯住盤面,運用一些技術分析方法確定盤面的狀態,據此制訂資金或進或退的幾個指標,並嚴格按照進退指標操作,任主力如何操控,都很難把散戶的資金給套去。

另外,在主力角力的過程中,散戶一定要遵守制訂的操作計劃。如果股價走勢發展向上,並突破了上升指標,就守倉;如果股價走勢發展向下,並突破了止損線,就出局。採用這種跟主力策略,主力製造的任何“風浪”都吹不到你、淹不著你,而散戶卻可以靈活地利用主力掀起的“風浪”獲利。

4、熟知常見跟主力誤區

散戶要想有穩健的盈利模式,就要有正確的操作思路,摒棄那些常見的思維誤區。下面就來介紹散戶在跟主力時存在的幾點操作誤區:

中國股市:散戶跟緊主力必守原則,簡單卻很賺錢

(1)不設立止損位

有的散戶在設立止損位後,會發現有些股票在止損後沒幾天股價就漲回來了,於是在下次操作時遇到股價下跌就不再設置止損位了。其實,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是不容許出現超過5%虧損的,所以散戶應積極設定自己的止損位,並按照設置的止損位操作,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2)不敢追高

許多散戶有“恐高症”,他們認為股價漲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是很危險的,如果這個時候再追漲十有八九是會被套的。其實,這是散戶們的操作誤區,股價的漲跌與價位的高低並沒有必然的聯繫,關鍵在於“勢”,當上漲趨勢形成後,股價的安全性是很高的,而且短期內獲利很大。

(3)不敢追龍頭股

一隻股票開始上漲時,散戶不知道它是不是龍頭股,等大家知道它是龍頭股後,此時股價已經有了一定的漲幅了。這時散戶往往不敢再跟進,而是買一個漲幅很小的跟風股,認為這樣可以穩健獲利,但是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跟風股漲是慢漲,跌卻是速跌,結果一無所獲。其實這是散戶的操作誤區,因為在強勢時,漲勢越強的股票,跟風越多,上漲越輕鬆,見頂後也會有一段時間的橫盤,散戶有足夠的時間出局。

(4)喜歡抄底

許多散戶都喜歡抄底,都希望在低位買進股票,尤其是股價處於歷史低位時,看到自己買的股票價格比別人的都低,心裡很有安全感。但散戶們萬萬沒有想到,一隻股票既然已創出了歷史新低,那麼很可能還會有很多新低出現,甚至用不了幾個月股價就被腰斬了。

(5)持股種類太多

很多散戶持有很多隻股票,他們總認為這隻賠了,另外一些總要賺,這樣總的來說還是會賺的,所以見到人家說是好的股票就買進,這樣手中持有的股票數目就不斷增加,結果有了多隻股票後,搞得自己手忙腳亂。其實散戶專心做2~3只股票是比較合適的。

中國股市:散戶跟緊主力必守原則,簡單卻很賺錢

辨識洗盤與出貨

主力洗盤的目的是儘量把心態不堅定的散戶甩掉,出貨的目的則是儘量吸引買盤,通過各種手段穩定其他持股者的信心,而自己卻在儘量高的價位上派發手中儘量多的股票。洗盤與出貨的目的性明顯不同,能否正確地對其進行識別,直接決定著股票交易是否成功。很多投資者持有一隻個股很長時間了,但卻在個股真正開始出現上漲行情前賣出離場了,其實,這一方面是源於心態不好,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不能正確地對出貨與洗盤進行辨識。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盤口與K線這兩個角度來辨識出貨與洗盤。從盤口上來看,當主力真正出貨時,並不會在賣盤上掛出較大的壓單,反之,卻常常會在委買盤中掛出大託單,顯示委比較大,造成買盤多的假象。雖然委賣盤中的單子不多,但上方卻有吃不完的貨,個股的盤口走勢往往較弱,這與買賣盤的掛單情況並不相符。但是,在洗盤階段,主力卻常常會在賣盤上掛出大賣單,造成賣盤多的假象,而在委買盤中卻並不掛大單。

從K線走勢來看,主力洗盤僅僅是想提高市場的平均持倉成本,讓那些不堅定的短線獲利盤出局,並不是要嚇跑所有的人。而且,在洗盤過程中,主力依舊強力控盤個股,對個股走勢有著很強的影響力,一般來說,若非主力的控盤能力特別強,是不會將圖形做得很難看的,股價重心也不會因主力的洗盤行為而出現下移。但是,出貨則以力圖賣出手中大量的股票為第一目的,所以關鍵位是不會守護的,導致股價重心不斷下移。可以說,股價重心是否下移是判別洗盤與出貨的重要標誌。

第一時間追漲啟動個股

在主力的控盤過程中,相對來說,建倉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它的持續時間較長,在大盤走勢不理想的情況下,主力的建倉時間少則數月,多則半年有餘。但是,一旦當主力吸籌充分,有意拉昇個股後,其上漲勢頭往往十分凌厲。可以說,拉昇環節的持續時間並不長,而且,在個股啟動之初,一般並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如果不能在個股啟動之初及時買入,而是想等到充分回調後再買股佈局的話,則極有可能錯失個股的上漲行情,只能眼看著個股越漲越高,若此時再追漲買入的話,則風險無形中自然也擴大了。

如圖所示,此股在經歷了低位區的長期整理之後,以一個漲停板的形態實現了突破,很明顯,這是主力有意強勢拉昇個股,個股開始啟動的標誌。此時,只要大盤走勢不是很差,主力一般仍會按照原計劃強力拉昇個股,個股在啟動之初就出現大幅回調的概率不大。實盤操作中,最好的操作方案就是在個股啟動的第一時間內買股入場。

中國股市:散戶跟緊主力必守原則,簡單卻很賺錢

反彈後的賣股技巧

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制勝法寶,光空有知識與技巧還不行,當個股走勢較為迅急、出乎預料,而我們又因某種原因沒能在第一時間內採取行動時,此時需要冷靜觀察與審慎分析。

對於在上升途中先是飆升創出新高,隨後又突然反轉下行的個股來說,如果散戶投資者沒有足夠的看盤時間,則很有可能沒有及時獲利出局,畢竟個股的轉勢太快了。但是,也不必恐慌,就通常情況來說,若個股沒有重大利空消息、股市沒有重大利空消息,其出現倒“V”形反轉的概率是較小的。實盤操作中,此時即使散戶投資者已經意識到了個股的升勢見頂,也知道不宜再以升勢中的持股待漲方式來進行操作,但也不必急於在個股短期內下跌幅度較大的位置點斬倉離場,因為個股隨後仍有望迎來一波反彈行情。畢竟這類個股有主力運作,急速的倒“V”形反轉走勢是不可能滿足主力出貨需求的,為了更好地出貨,主力一定會盡量讓個股長時間停留在高位區,這也就給了我們反彈後出局的機會。

如圖所示,此股在上升途中首先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橫向震盪整理,隨後,在主力的強勢拉昇下,個股急速上漲,創出了新高,其上漲勢頭強烈,但是,個股並沒有在飆升後的高點站 穩,而是又急速反轉下行。若錯失了最佳的高點離場時機,那麼,在短期內深幅下跌之後,顯然不是理想的賣出時機,實盤操作中,完全可以等到隨後的反彈走勢出現再逢高賣出,這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技巧。

中國股市:散戶跟緊主力必守原則,簡單卻很賺錢



操盤思路整理

1、操盤“三寶:思考力、決策力、行動力

題材是第一生產力,只做大熱點、大龍頭; 做大龍頭股的精髓之一:什麼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子大!

大道至簡,把控節奏,空倉-大龍頭-空倉;要斬就早斬.要追就早追.猶豫不決.股市大忌..

知行合一,行動傻瓜化,看好就上,不管三七二十一。逢高不出貨、套牢不斬倉、熱點轉移不換手、才解套來又被套,虧損股民共有特性!

定心、定法、依法,自然操作無礙。定法,簡單的說,你學了很多方式之後,想辦法把它融合為一種簡單,而且合於你操作週期的公式。包括,如何切入?如何抱著不動?停損點?獲利點?定心,簡單的說,就是隻注意自己的股票有沒有買賣點,然後,依法執行,不理其它。操盤手最重要的是盤中的應變能力,而不是行情的預測。

2、股市操作的三項法寶:心態、技術、資金控管。

K線會在關鍵時刻,連續透露著反轉訊息。

破底量縮,易見底,破底量大,則底部深不可測。

起跌之時,強勢股不要買;末跌之時,弱勢股不要賣。起漲之時,強勢股搶著買;末漲之時,弱勢股搶著賣。

吞噬(高開低收吞掉前一根陽線),發生在型態高檔是吞噬頂,為賣出訊號,但若是發生在型態低檔,卻是吞噬底,反而應注意買進時機。低檔的空頭吞噬(更妙的是還帶破底),是洗盤k線的一種,這種吞噬是最後吞噬底,代表著空頭氣力用盡,失望賣壓全出,將來多方只要小小力量就可反攻大漲,k線戰法將之歸類為空頭騙線的一種,也是買進訊號!

均線的力道要比k線的力道來的大。k線適合抓轉折,均線卻能指出趨勢,兩者配合看就會較為清楚了。如何在轉折和趨勢之間取得調和,在轉折之中不背離趨勢,在趨勢之中看到轉折,是一種藝術化的功夫,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3、量、價、指針、型態、類股強弱、盤中走勢,都是我選股考慮的要件。

起浪的源頭是一根紅k,紅k的高點要比前一天高,低點要比前一天低,這是搶浪頭的基本功。

紅K線是用銀子畫出來的,黑K線是用股票打下來的。

錢,是往上推的力量;股票,是往下壓的力量。

浪頭抓到了,也快速的脫離了成本區,接著就是線不轉單不轉的輕鬆控盤。

每一條均線為一匹馬,如果往上跑的馬多,馬力自然大,跑起來快又穩。

要看多,過近期高給我看,浪翻多,我一定踏浪而行,絕不和莊家對做。你可以去預測將會翻多,但我卻要看到他“真正”的翻多,第一浪沒乘上也死不了人,因為有第一浪必然會再掀起千層浪,而且浪會愈來愈兇,愈來愈猛,那才能享受真正踏浪了的快感

4、股話有云:漲三不追,已經漲了四天的盤,你想還有多少空間?有多少力道?有規劃,但不預期,這是操盤原則。

看好後買進,買進後就休息,等待賣點,賣出後又休息,等待買點。

多頭時做多,空頭時做空,箱型整理時,可以少量高出低進,短線應對。

一般來說,可以介入的時機點有兩種:一是賣力竭盡之時--低接,一是買力展現之時--追進。

開盤價突破昨日高點,可能暗示當天或以後數天交易的動向,尤其以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報導後為然。

記住,如果你的股票已出現,或早已出現了空頭的浪頭,要快刀斬亂麻,先走再說,留著青山在,永遠有材燒。

簡單的使用“市場動力哲學”規則,等待價格突破前一天的高點,在這種有利的情況之下才會下單,因為這是最省時間的下單選擇方式,也是最可能買在發動點的方式。

k線的浪頭是轉折的起點,符合切入標準就勇敢進場,進場三天內,你可以知道莊家要不要造浪,有沒有出現莊家都守不住的點,出現了,你就趕快跑,沒出現就是續抱,如果一直都不動,也不必和他耗,反正隨時有預備的股票

光會看如何是買點、如何是賣點還是不夠的,心態的鍛鍊才是散戶投資人最欠缺的,散戶欠缺的是殺手的本質,心性不夠殘忍,該買時不敢買,該殺的時候又遲疑,該抱的時候也沒有堅持。

知道如何等待,才是股市成功的秘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5、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看盤要先看大盤,再看板塊,最後才挑個股。

多頭的浪?空頭的浪?與大勢同步的莊就是好莊。

多頭的浪:一高高過一高,低點不破前低。空頭的浪:一低低於一低,高點不過前高。

跌深會反彈,漲多會回檔,這是股價的慣性,整理有時間整理和空間整理。

上漲找支撐,下跌找壓力,不要弄錯這個趨勢操作的大原則,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

6、做股票:一、工具要單純;二、想法要單純。

買進的方式有兩種,逢低接,轉強買,

怎樣獲利了結?當你滿意的時候就可以走了。簡單的方式是:當你買進的理由消失時,就是很好的出場時機。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

瞄準勝率大於70%的時機,有時候一個月出手一次也很夠了。獵人不會看到飛鳥就舉槍射擊,他會把有限的子彈慢慢瞄準,然後,一槍命中。

股票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沒有主力,再好的題材,再好的概念,再多的理由,一樣是一潭死水。前進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家共舞與主力同進退。思路理清了嗎?

中國股市:散戶跟緊主力必守原則,簡單卻很賺錢

對於股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管理層說股市是現代金融和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派說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理財顧問說股市是理財的重要手段,股票是一種讓資產隨著時間增值的方法:老百姓傳統上喜歡說股市就是一個圈錢的賭場。

以上說法我覺得都有一定道理,但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股市,我想它是“一個註定最終只有少數人獲勝的財富遊戲”。這是完全從結果下的結論,這個結果與我們認為股市是怎樣的、抱著怎樣的期待來股市以及股市具體處於哪一個發展階段都沒有太多關係。

隨著近些年來巴菲特的名聲在國內如日中天,一些投資者將巴菲特的話簡單孤立地拿出來做宣傳,頻頻提出“投資其實很簡單”之類的論調,似乎在股市中賺錢是一個非常輕鬆和容易的事。不得不說,這是與我個人的觀察完全相悖的,並且我認為這種論調對於投資者認識股市和投資客觀上起到了極大的誤導作用。

讓我們看一些基本的事實:從1608年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至今,股票已經存在超過400年了。在這400多年中,古今中外的各個證券市場經歷了數不清的牛熊轉換。但即使是在這樣超長期持續上漲、不斷孕育出大牛股的市場裡,我們又見到了多少獲得良好長期回報的投資者呢?美國的股民們因此獲得了投資普遍的成功嗎?

答案是:沒有。不僅沒有獲得普遍的成功,在整個美國證券歷史中反倒是充斥著血本無歸的慘劇。那麼,在還處於發展成熟期的中國股市中,我們得以自信滿滿的理由何在呢?

可以說無論在任何市場投資,都註定了將是個最後只有少數人獲勝的遊戲。如果哪個階段它讓你看到了大多數人都在賺錢,甚至大賺特賺。那我們最好小心,因為幾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都沒有例外,”我個人”成為一個例外的概率就更低。

巴菲特確實說過“投資很簡單”,但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們最好想想這句話是否對所有人都成立?說投資很簡單的巴菲特,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的研究生,導師和畢業後的老闆是價值投資的偉大開創者格雷厄姆,他在說“投資很簡單”的時候已經從事投資很長時間並且取得巨大成功。就像拳王泰森告訴你拳擊很簡單,梅蘭芳告訴你京劇很簡單,李寧告訴你體操很簡單一樣,恐怕大多數人聽了後都會有自知之明。但創造了投資界神話的一位老人說這句話的時候,為什麼很多人就欣然接受了呢?

何況,巴菲特的原話是:“投資很簡單,但並不容易”。太多人大大高估了前半句對自己的適用程度,而遠遠低估了後半句所隱含的極高壁壘。

也許有人看到這裡已經滿腹狐疑了:哪兒有你說得那麼難啊?我就覺得很簡單啊,股市的賺錢確實很輕鬆啊。好吧,如果這是一種真實的感覺,那麼有三種可能性:

第一,恰逢一個大牛市,股市基本上已雞犬升天:

第二,正好處於個人運氣非常棒的階段,俗稱的買啥啥漲賣啥啥跌;

第三,確實是人中罕有的天才。

第一種:在一個蓬勃的上漲市中你確實會發現賺錢其實很簡簡單,牛市就是一個分辨不出誰是傻瓜的環境。我向來認為牛市和熊市都是讓人忘記歷史和未來的特效藥,比忘情水的效果好多了。所以第一種情況得出投資很簡單是很自然的。而且說這話的人往往與說“股市是毒藥,這輩子再也不碰了”的是同一批人。只不過在牛市喜歡說“簡單”,在熊市喜歡說“毒藥”而已。

第二種就更有迷惑性,明明股市並非雞犬升天,但我的成績就是好,這總不能用“牛市”來解釋了吧?很遺憾,這依然可能是運氣的眷顧而不是能力的結果。在一個不過幾年的環境內,由於市場偏好等因素的差別,股價是可以完全脫離其價值規律而呈現高度不規律的波動性的。在這種較為隨機的環境裡,一定會出現一些幸運兒。這就像那個著名的故事:1000個人扔硬幣,每次將扔到正面的人留下,20次後真的會出現一些連續20次都扔了正面的傢伙。但如果他認為自己能留下是因為技術好而不是幸運,那麼可以試試繼續以此為職業扔5年、10年看看結果如何。

我也不否認第三種情況的存在。但常識告訴我們天才必然是一個極小概率的事件,特別是當一堆人都認為自己是天才的時候,這事兒就更不靠譜了。

其實通過常識就會很清楚,就算是經營一個小百貨商店或者小飯館,在激烈的競爭中想獲得很好的收益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怎麼一到了證券市場上就突然天上會掉鈔票了呢?經濟原理告訴我們,任何一個行業要想獲得超額收益都需要有一個壁壘,股票投資不可能是個例外。

我曾經想,到底怎麼才能解救大眾:一個超級牛市,或者開誠佈公的股神,完美的制度?最終答案是,什麼也拯救不了。或者這樣說,讓大眾都輕鬆地從股市中賺錢這個目的本身就是“反科學”的,如果實現,那麼社會從此會一路倒退。那些因為大多數人賺不到錢而痛心疾首的人,其實自己還沒走出認知的怪圈。

在我看來,只有充分認識到股市將註定是少數人獲勝的遊戲,充分理解投資“簡單但不容易”的內在意義,才算是開始正視了投資,開始有機會進入投資的大門。因為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很自然地會思考下一個間題:我憑什麼才能在這樣一個最終註定是少數人獲勝的遊戲中勝出呢?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