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收复新疆六十年后,美国副总统访华,为何先向左宗棠献花篮

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阴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爱国主义者。今天的人们说起新疆,总会想起左宗棠。1865年至1877年,中亚浩汗国阿克麦吉特(白色清真寺)伯克阿古柏,人称中亚屠夫,在沙俄与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侵略新疆,并且成立了所谓的洪福汗国。陕甘总督左宗棠力排众议,以风烛残年之躯毅然率8万大军西出阳关。左宗棠借用外国银行贷款,使用武力击溃了阿古柏的侵略军,捍卫了领土完整与国家统一。

左宗棠收复新疆六十年后,美国副总统访华,为何先向左宗棠献花篮

左宗棠

左宗棠1878年1月宣布收复新疆,随之,左氏的这一行动成为影响国内外时局的重大事件,为国外人士所瞩目。与此同时,英国报纸评论:“左宗棠谋定而动,老成持重,绝非西方人所能料想……平时欧洲人轻视中国,认为中国人不能用兵。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新疆),足令我欧人清醒也。”

左宗棠收复新疆六十年后,美国副总统访华,为何先向左宗棠献花篮

左宗棠的对手:侵略新疆的阿古柏

左宗棠收复新疆几个月后,英国学者保罗杰给侵略中国新疆的阿古柏写了一部传记,并且很快在伦敦出版。那时,左宗棠麾下的官兵在新疆喀什刨开了阿古柏的坟茔,已将阿古柏挫骨扬灰。阿古柏暴死库尔勒在先,仇视侵略的左宗棠的官兵并没有放弃对阿古柏的惩罚。英国学者保罗杰在《阿古柏伯克传》中评价左宗棠:“中国军队及其将领,已经完成了任何国家都可以引以自豪的功绩……(收复新疆)表明左宗棠的非凡才干,也表明了左宗棠的士兵们的服从、勇敢和忍受力。”

左宗棠收复新疆六十年后,美国副总统访华,为何先向左宗棠献花篮

左宗棠麾下的官兵

英国学者保罗杰在《阿古柏伯克传》中,预测了伊犁的命运。当时,虽然伊犁还没有收复,但保罗杰在著作中已经确认伊犁必定会被清政府收复。书中说清政府收复了新疆,沙俄已无帮助清政府“代管”伊犁的必要和借口。即指,清政府收复了新疆,具备了沙俄之前所答应的向清政府归还伊犁的条件。“况且,左宗棠和所有中国人认为他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沙俄无法具有同等的自信,无论在兵力上还是在道义的立场上。”

左宗棠收复新疆六十年后,美国副总统访华,为何先向左宗棠献花篮

天山南北好牧场

左宗棠收复新疆十二年后,即1890年,美国学者明恩溥出版了《中国人的气质》一书。这位美国学者的观点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的编年史中都是最为壮观的。”而英国学者麦高文在《中华帝国史》中评价:“左宗棠的辉煌战役,可与西方国家统帅们的最光明灿烂的功绩相比。”

左宗棠收复新疆六十年后,美国副总统访华,为何先向左宗棠献花篮

新疆的高山平湖

学术界的这些观点,影响到了当时的美国高层。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经莫斯科访问中国。华莱士访华的第一站在乌鲁木齐,逗留乌鲁木齐时华莱士专门去了一趟市内的左宗棠纪念堂。左宗棠去世后,新疆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乌鲁木齐修建了一座占地两万平米的祠堂,或称纪念堂。华莱士到了乌鲁木齐,特意向左宗棠画像敬献花篮。

左宗棠收复新疆六十年后,美国副总统访华,为何先向左宗棠献花篮

美国副总统华莱士1944年访华

陪同华莱士的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大为困惑,深感不解。随后,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第二站到了甘肃兰州。华莱士在兰州的欢迎会上,即兴发表演说,对左宗棠作出高度评价——“左宗棠是近百年来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把中国的大门从上海搬到迪化(乌鲁木齐),使中国人的视线扩展到了俄罗斯、扩展到了中亚细亚,乃至整个世界……我是第一个从中国的前门拜访中国的国际友人,我对左宗棠充满无限敬意。” (文/樊前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