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周潤發

周潤發電影歷程回顧

· 周潤發初入影壇

“我並不迷人,周潤發不是最英俊的人,我很邋遢,也很平凡,但是我因為演過的角色而受到歡迎。大家都記得許文強、小馬哥,是這些好的角色幫助了我。”才華和努力讓他躋身巨星

之林,但他總是謙虛地把一切歸功於機遇。


英雄本色--周潤發


· 《上海灘》中的浪子 (主演: 周潤發、趙雅芝、劉丹、呂良偉)

他的眼神中永遠有一種頹廢的美。他頭戴大禮帽,身穿長風衣,圍著白圍巾,他的眼神會說話,他笑時的露出迷人的酒窩。他不時從上衣的口袋裡掏出潔白的手絹擦擦鼻子。舉手投足之間,他演繹了一段 30 年代上海灘的恩恩怨怨。這個名叫周潤發的男人,將男人的成熟和渾厚、沉穩和滄桑、機智和勇敢、奔放和內斂,做到如此收放自如行雲流水,將撼人魂魄的魅力發揮到極致。

· 《英雄本色》之小馬哥

吳宇森對於暴力鏡頭嫻熟的運用和周潤發豐富的肢體語言,讓《英雄本色》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小馬哥也成為了深植人心的一個角色。比起狄龍所塑造的那個掙扎於正邪之間的複雜人物,周潤發所扮的小馬就顯得單純許多。但繁與簡的對比卻讓那個單純為義氣出生入死的小馬成為了青春熱血的年紀最嚮往的偶像。

· 《阿郎的故事》之阿郎

周潤發幾乎沒演過什麼普通意義上的“好人”,但卻個個都是真正的“好人”。這或許是明星的個人特質所賦予角色的另一層光環。在影片《阿郎的故事》中,他飾演的阿郎因非法賽車入獄,出獄後在工地開車維生。阿郎的女友波波想帶著他們的兒子去美國過更好的生活。但觀眾卻一直希望波波留下,給阿郎一個機會。


英雄本色--周潤發


· 《秋天的童話》之船頭尺

周潤發在鏡頭面前揮灑自如,每一個小動作、每一表情變化,都已經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鮮活地把市井而重情、自尊又自卑的船頭尺展現在觀眾眼前。

· 《臥虎藏龍》:詩一般雋永的俠情

李慕白這個角色無疑是十分成功的,他身上的屬於小馬哥的飛揚灑脫已經在世事風雨之後收斂了起來,成為了一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掙扎在情愛與世俗禮教之間的俠客。

· 周潤發之“老大是怎樣煉成的”

周潤發所飾演的賭神並不是單純地流露霸氣,在經歷了從受傷、到失憶、到恢復記憶、再為愛人復仇的人生道路之後,周潤發早已完成了令“賭神”由神到人再成為神的昇華。賭神之所以為神,正因為他其實是個人。用句幽默的話來說,這部影片讓我們中的許多人體驗了“老大是怎樣煉成的”。 (左邊的圖片好像是"阿朗的故事"裡的,原編輯可能搞錯了呵呵)

· 周潤發在香港最後一部影片:《和平飯店》

《和平飯店》中的殺人王曾說:殺一個人是殺人犯,殺很多人你就是大英雄。周潤發在槍林彈雨的香港影壇中成為了英雄,但他最終還是離去了,或許他希望不再殺人,或許他希望不再成為英雄,如同影片中整整十年的債務終於完結在奪命的一刀。無論周潤發和香港影壇之間孰是孰非,他還是離開了和平飯店,再也沒有回來。

誰是周潤發?

就讓我們從開始講起吧。

周潤發初入影壇

1955 年 5 月 18 日,周潤發出生在香港的南丫島。由於做海員的父親早逝,家境十分艱苦。童年時,他曾在島上幫助母親耕田、養雞。遷居九龍後,周潤發只讀了三年中學便外出養家餬口,做過搬運工、信差、推銷員等工作。1973 年,周潤發十八歲,因為偶然間看到電視臺的徵聘廣告,考入了無線電視臺第三期藝員訓練班,一年後成為基本藝員並參與綜合性節目的演出。周潤發真正的事業隨八十年代開始起飛,1981 年拍攝的《胡越的故事》可以說是他第一部成功的電影。在此片中,他把一個逃到香港的越南軍人失落、飄泊的復仇生涯及其複雜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而電視劇《上海灘》更是讓他成為“無線頭號小生”,華人世界中最紅的明星,許文強這個名字也變得家喻戶曉,據說當時在上海,每次播出這個劇集的時候,這個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竟宛如一座空城。接著,周潤發的演技在電影《等待黎明》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這部描寫香港淪陷後抗日鬥爭的影片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一名沉默寡言、外冷內熱的地下工作者,為救護一船人忍唇負重乃至最後犧牲。這個角色周潤發贏得了 1985 年亞太影展和臺灣金馬獎的雙料影帝。自此,殊榮接踵而來。在香港二十年來的演藝生涯中,周潤發成功塑造的角色有很多,但是最令人記憶猶新的,應該算是電影《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周潤發在演藝事業中進行過很多嘗試,幾乎涉足所有的香港類型電影,演技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提高,曾先後七次贏得影帝稱號,為香港男演員之最。1995 年,周潤發結束在香港的演藝事業,隻身前往好萊塢發展,他的最後一部影片《和平飯店》造成了他和香港演藝圈之間的種種傳聞。但傳聞畢竟只是傳聞,周潤發打入好萊塢之後,接連出演了幾部不甚叫好也不叫座的電影,所演的角色也未能擺脫他在香港動作片中的套路,直到 1999 年,影片《安娜與國王》才使他在角色上有了一些突破,到 2000 年出演《臥虎藏龍》,周潤發的演藝生涯終於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象徵了一種迴歸。其實,周潤發的銀幕生涯和銀幕角色,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人們心中所追求的一種精神,是香港影壇全盛時期——甚至可以說是香港本身全盛時期——的蓬勃動力。今天,就讓我們隨著這一個個角色的足跡,去領略這位香港影壇巨星的銀幕生涯吧。


英雄本色--周潤發


在戛納影展上,美國導演昆汀·塔倫蒂諾在一次記者會上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個地方能夠產生明星體制並且將之發揚光大,其一是好萊塢,其二就是香港。香港影壇自六十年代起就產生了無數的明星,有些人的身影直到今天我們還能夠在大銀幕上看見。或許我們可以說,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各自的明星。而香港經濟高速騰飛的八十年代,就是周潤發名留影壇的開始。

往往,在我們試圖去理解一段歷史的時候,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去尋覓經歷過當時那些事件的人們——群體或是個體;相對地,在我們嘗試著去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他所身處的時代背景又必須成為我們得出結論的先決條件。今天,我們的影壇應該向八十年代的香港致敬,因為正是在那個時候,“香港製造”的品牌效應正式向全球華人推廣開來。這個時代中,出現了香港的“五臺山”——即無線電視臺、亞洲電視臺、佳藝電視臺、香港電臺、商業電臺五個重要的廣播電視傳媒品牌,出現了嘉禾、新藝城、永盛這樣的影業巨頭,以及成為星光跳板的“香港小姐”、“新秀歌唱大賽”以及“無線藝員訓練班”等。這個“全民娛樂,歌舞昇平”的大好年代,是繁殖巨星的年代。不少現在依然舉足輕重的巨星,都在這十年間出道、成名、走紅。八十年代初期,香港經濟出現前所未有的強大生命力,本地化政治培育了香港人的歸屬感,草根階層加入了他們一直以為可望而不可及的演藝事業。在那個年代,一個小販不必擁有學位,也有機會成為鉅富,因為社會有一股噴薄蒸騰的“向上流動力”。周潤發的演藝生涯,是當時社會底層心態的投影。他正是參加“無線藝員訓練班”之後才踏上星光大道的。周潤發的戲路很寬,他所塑造的叛逆型、嬉皮型、或低下層的人物,有的英俊瀟灑、文質彬彬,有的則滑稽可笑、落魄難堪,也有的深藏不露、冷峻而富有感情。他尤其擅長刻畫那些文化層次不高、缺少家庭溫暖、在困苦條件下掙扎而重江湖義氣的人物,表演起來真實生動、形神兼備。


英雄本色--周潤發


《上海灘》中的浪子

《上海灘》

周潤發飾演的混跡上海灘的許文強是個徹底的浪子,他的眼神中永遠有一種頹廢的美。他頭戴大禮帽,身穿長風衣,圍著白圍巾,他的眼神會說話,他笑時的露出迷人的酒窩。他不時從上衣的口袋裡掏出潔白的手絹擦擦鼻子。舉手投足之間,他演繹了一段 30 年代上海灘的恩恩怨怨。這個名叫周潤發的男人,將男人的成熟和渾厚、沉穩和滄桑、機智和勇敢、奔放和內斂,做到如此收放自如行雲流水,將撼人魂魄的魅力發揮到極致。他在逃亡時候,在火車的包廂裡還會迷住一個有點反叛的女孩。也許只有這樣的浪子才會令一個這樣的女人難以忘懷,也只有這樣的浪子才會在那種危機重重的條件下,還會去尋找一份纏綿,一份刺激„„

由周潤發扮演的許文強迷倒的不只有那個反叛的女孩子,整部《上海灘》在上個世紀 80年代熱播全國時,象許文強一樣瀟灑豪爽是無數青少年的夢想,所以,據說凡是沒看過周潤發的《上海灘》就不能算做 70 年代出生的人„„

《英雄本色》之小馬哥

《英雄本色》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那些明星中,很少、甚至基本沒有人能夠發揮周潤發那樣的銀幕魅力。這大概是因為,周潤發的角色直接呼應了他身處的時代。這一點,從令他大紅大紫的《英雄本色》一片中就可見一斑。《英雄本色》三部系列電影的出現,是當時事業陷入低潮的導演吳宇森對傳統功夫片的瓶頸所作的突破。《英雄本色》系列電影是香港社會處在高度發展時期,對於一個新的、現代的英雄的需要。周潤發憑藉個人經歷所培養出來的那種草根但重情意的氣質,可以說是正好符合了這個要求。吳宇森對於暴力鏡頭嫻熟的運用和周潤發豐富的肢體語言,讓《英雄本色》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小馬哥也成為了深植人心的一個角色。比起狄龍所塑造的那個掙扎於正邪之間的複雜人物,周潤發所扮演的小馬就顯得單純許多。但繁與簡的對比卻讓那個單純為義氣出生入死的小馬成為了青春熱血的年紀最嚮往的偶像。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下,江湖,雖不再是千百年前醉裡挑燈的那個世界,但依然是年輕人夢想中成為英雄的舞臺。正是一個大家都在追逐金錢中忘記了江湖道義的年代,正是香港社會經歷鉅變的時期,小馬,以他對情意的尊重和堅持,成為了一個在不斷變幻的空間中,人們能夠牢牢地抓在手中的精神支柱。周潤發本人在回憶《英雄本色》時說:“我在香港拍了七十部電影,只有《英雄本色》是一生難得遇上一次的好片子,七十分之一的機會。我現在在美國一年只拍一部,就算拍二十年也只有二十部,而我可能再也碰不到另一個《英雄本色》。”雖然影片子最終以小馬的壯烈成仁結束了故事,但這個角色正是經由這場槍林彈雨的洗禮而得到了永生。《英雄本色》為周潤發鋪開了一條功成名就的大道。從此,他出演了一系列相近和類似的角色,並且越來越受歡迎,周潤發演技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對於江湖客這一類型角色的把握,也越發成熟老到。美國知名雜誌《娛樂週刊》曾經評出了電影歷史上的“十大最受歡迎殺手角色”。周潤發憑藉《喋血雙雄》中的殺手形象位列第八。他也是上榜的唯一一位華人演員。事實上,周潤發和此片的導演吳宇森正是因為《喋血雙雄》而受到西方關注,從而進入好萊塢的。本片也曾受到了英國電影雜誌《帝國》的青睞,被評為十五年來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之一。 《喋血雙雄》結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冷漠城市的感覺,成功創出了一個“殺亦有道”的經典硬漢形象。這部影片也直接影響到全球的動作片模式,更被不少電影抄襲及借鑑。除了形式上的創新之外,《喋血雙雄》最令我們感動的一點,在於周潤發與李修閒之間亦敵亦友、惺惺相惜的關係。雖然互為警匪,但是人性之間的共鳴令兩人互相敬重,互相理解,進而發展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生死與共的友誼。在白鴿飛舞的教堂內,一場慘烈的槍戰對決,將他們的人格魅力牢牢地銘刻在了我們的腦海之內。


英雄本色--周潤發


《阿郎的故事》之阿郎

《阿郎的故事》

誠然,是這些角色讓我們記住了周潤發。但明星和演員之間的區別在於,人們會記住前者的名字,後者的角色。雖然演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明星能夠在塑造角色的同時注入自己獨一無二的個人特質,這就使得我們在記住這個角色的同時也記住了這個明星。很難說,是一個角色成就了明星,還是一個明星成就了角色,兩者的身份會在某些程度上重疊起來。如果沒有這些角色,可能周潤發到現在還是一個默默無名的演員,但是如果不是周潤發,這些銀幕上的人們又真的會為我們所記住嗎?雖然香港影視圈有很多在正邪角色之間遊刃有餘的明星,但是能夠在同一個角色中完美地傳達出濃重的掙扎感,則非周潤發莫屬。當我們回顧他履歷表上那長長的角色名單時,會發現,周潤發幾乎沒演過什麼普通意義上的“好人”,但卻個個都是真正的“好人”。這或許是明星的個人特質所賦予角色的另一層光環。在影片《監獄風雲》中,鍾天正是個被判坐監的囚犯,但代表社會秩序和法律正義的獄警張耀揚反而更令觀眾痛恨,大家都希望鍾天正趕緊逃出監獄,與兒子見上一面。在影片《阿郎的故事》中,他飾演的阿郎因非法賽車入獄,出獄後在工地開車維生。阿郎的女友波波想帶著他們的兒子去美國過更好的生活。但觀眾卻一直希望波波留下,給阿郎一個機會。 而結局阿郎最終倒在賽道上,摩托車爆炸的場面,更令人不禁淚眼迷離。阿郎,令人牽掛無限!似乎觀眾的理智與情感到了周潤發這裡,就只剩下情感了,其它都在其次。那是因為,周潤發的角色常常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溫柔細膩的心。正是這一點,沖淡了角色本身的血腥氣,也使周潤發的形象完滿了起來。也使得他所演的角色,無論揹負了多麼不幸的命運,都永遠擁有最高的認同感。從《上海灘》開始,許文強和馮程程的愛情糾葛曾深深地牽動觀眾的心。在《喋血雙雄》中,殺手小莊也一直對失明的珍妮不離不棄,而《監獄風雲》裡的鐘天正,對家人的思念同樣那麼真摯,在《阿郎的故事》中,浪子回頭後的那一份溫柔,使得女友波波再次回到了阿郎身邊。雖然這些故事的結局,大多不甚美好,但周潤發的角色形象,早已在這場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沖天烈焰中,永遠地存留了下來。

《秋天的童話》之船頭尺

《秋天的童話》劇情:李琪從香港遠渡紐約求學,豈料遠在他鄉的男友早已有了新歡,令她黯然神傷之餘,不得不依靠遠方親戚船頭尺的幫忙,才逐漸適應了紐約生活。船頭尺在中國餐館打工,三十有餘卻仍然不務正業,甚至連一次像樣的戀愛也沒有談過,然而在與李琪的相處過程中對她產生了愛意,只是自覺自己身份地位卑微,配不起攻讀碩士的美女,兩人壓制暗生的情愫,在秋天依依惜別,只是多時後再次相見時,李琪發現船頭尺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在海灘邊建造了餐廳,等待她的到來。周潤發在鏡頭面前揮灑自如,每一個小動作、每一 表情變化,都已經到了無懈可擊的地步,鮮活地把市 井而重情、自尊又自卑的船頭尺展現在觀眾眼前。聽說當年周潤發還是"票房毒藥"之時,導演張婉婷已經一意孤行堅持要起用„„不過,周潤發角色形象中溫柔體貼的一面,往往隱藏得很深而不易察覺。當漂洋過海的十三妹第一次見到她的這位表哥“船頭”時,還真地無法接受他。一個是越洋求學的大美人,一個是粗俗不堪的打工仔,他們之間根本就不存在中國人所謂的門當戶對。但是,如果不是因為周潤發,電影《秋天的童話》就會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童話傳說。但因為飾演那個在紐約唐人街做工的船頭尺的是周潤發,於是這個童話成為了眾望所歸的真實。表面粗野但內心細膩的好人船頭終於以自己的努力向所有人證明,一個童話般美麗的愛情故事,縱然經過短暫的分別,也能有美好的結局。當然,周潤發的角色並非永遠固定在“硬漢+柔情”的公式內。在一系列香港賀歲影片,諸如《八星報喜》中,他的喜劇天份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周潤發之“老大是怎樣煉成的”

而在電影《縱橫四海》裡,他就將這種幽默機智的形象,融合到了重情重義與溫柔細膩之中,創造出了一個新的英雄。身為一個偷畫的賊,卻既幽默風趣,溫情脈脈,又俠肝義膽,重情重義,為兄弟假裝殘疾,默默忍耐,在槍林彈雨中怡然不懼;在生死一線的瞬間,爆發出驚人的智慧。除了剛毅、柔情與幽默感之外,周潤發也能讓角色透出一股“大哥”的派頭。不知是否出於整個社會對金錢的追求,香港電影繁榮昌盛的時期,關於“賭”的題材層出不窮,僅電影就有“賭神、賭聖、賭俠、賭霸、賭王”五套系列,而作為當頭炮的《賭神》,其號召力更是無與倫比。周潤發在影片中扮演高進,其實這個角色的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賭神”這個稱號,更重要的是周潤發的個人魅力把這個稱號發揮到了極至。但是周潤發所飾演的賭神並不是單純地流露霸氣,在經歷了從受傷、到失憶、到恢復記憶、再為愛人復仇的人生道路之後,周潤發早已完成了令“賭神”由神到人再成為神的昇華。賭神之所以為神,正因為他其實是個人。用句幽默的話來說,這部影片讓我們中的許多人體驗了“老大是怎樣煉成的”。這許許多多特質疊加起來,造就了我們心中的經典周潤發。這個人出身底層,經歷苦難,卻依然熱愛生活,充滿希望,重情重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為家人擋風遮雨,為了保護這個世界上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甘願犧牲性命。對一個時代而言,有什麼比在芸芸眾生中找到一個最完美的角色更令人欣慰?周潤發在香港影視圈奮鬥了二十多年。如果不計算他所參加的綜藝性節目的話,他總共參與了超過十一部連續劇和七十部電影的拍攝,這不能不說是高產。雖然在香港,明星高產並不算是什麼新聞,但是像周潤發如此高產同時高質量的明星,卻也並不多見。1985 年,周潤發憑《等待黎明》獲亞洲太平洋影展、第二十二屆金馬獎雙料影帝;1987 年憑《英雄本色》中小馬哥一角獲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憑在《秋天的童話》中飾演的船頭尺,獲第二十四屆金馬獎及香港第一屆“導演評選大獎”最佳男主角獎;1988 年憑《龍虎風雲》獲香港第七屆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獲美國電影協會“亞洲傑出演員獎”;1990 年憑《阿郎的故事》獲香港第九屆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周潤發的獲獎經歷光芒燦爛,華人世界的明星中至今無人能夠超越。從他的身上我們見證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娛樂業的拿來主義造就了香港流行文化的極度繁榮,個人風格突

出的超級明星是香港這個浮華世界的標誌,年輕人雄心勃勃,唱片公司和電視臺推波助瀾,經過簡單訓練而成就明星夢的青年,向世界各地發散著他們的影響力。

周潤發在香港最後一部影片:《和平飯店》

周潤發在香港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是 1995 年的《和平飯店》。拍完《和平飯店》之後,周潤發結束了在香港的演藝事業,隻身前往好萊塢發展。作為他的最後一部影片, 《和平飯店》造成了他和香港演藝圈之間的種種傳聞。但傳聞畢竟只是傳聞。現在,《和平飯店》已經成為了一部經典,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將這部電影看作是周潤發離去的暗示。《和平飯店》的敘事線索建立在周潤發扮演的殺人王阿平身上,跟他的命運緊緊相連,帶有很強的因果宿命色彩。這個撒謊撒得天花亂墜的女人,小曼,是阿平生命中另一半的輪迴,殺人王的兩個女人,同樣都抽菸,喝酒,爛賭,什麼事都亂來。不過,一旦上臺唱歌,卻有一種致命的美。更加巧合的事,女主角葉童,是周潤發獲得他生命中第一個最佳男主角時的搭檔,正是這個獎項將周潤發引進了一條星光熠熠的大道,而在這彷彿告別儀式的《和平飯店》中,葉童的加盟剛好構成一次輪迴圓滿的終點。小曼是揹負著背叛阿平的使命來到他身邊的,但最後她選擇了忠誠於殺人王,而和平飯店終於阿平朝夕相處的人們,卻在危機到來的第一時刻選擇了背棄與逃離,一如十年前他的那些兄弟。

駐守在自己的小小客棧中不願離去的老闆,實際上卻是被自己的和平飯店逼向了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和平飯店不和平,因為開設它的是殺人王。而殺人者的宿命是死亡。命運將阿平的十年圈成了一個完整的圓。等待他的是重複的殺戮。一夜之間伏屍九姓的殺人王,既生於一場“信任的危機”,也將最終被這場信任的危機吞沒。無論《和平飯店》是否是一個影射,香港影壇在九十年代後期的衰落卻是不爭的事實。或許他們也經歷了一場信任的危機,或許他們也真的逼走了自己的殺人王。但無論這些事情是否發生,電影最終讓周潤發在香港影壇扮演的角色,於開始時結束了。《和平飯店》中的殺人王曾說:殺一個人是殺人犯,殺很多人你就是大英雄。周潤發在槍林彈雨的香港影壇中成為了英雄,但他最終還是離去了,或許他希望不再殺人,或許他希望不再成為英雄,如同影片中整整十年的債務終於完結在奪命的一刀。無論周潤發和香港影壇之間孰是孰非,他還是離開了和平飯店,再也沒有回來。

在演藝圈內,周潤發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於他的謙遜。他曾經說過,“我並不迷人,周潤發不是最英俊的人,我很邋遢,也很平凡,但是我因為演過的角色而受到歡迎。大家都記得許文強、小馬哥,是這些好的角色幫助了我。”才華和努力讓他躋身巨星之林,但他總是謙虛地把一切歸功於機運,談到演戲這一行,他認為: “最重要的是生活經驗。不瞭解生活的本質,演戲會變得很困難。幹這行必須喜歡這行。成功是需要積累出來的。”這樣一個明星,到了哪裡都會光芒四射。離開香港影壇之後,年屆不惑的周潤發隻身闖蕩好萊塢。我們在周潤發的成名之路上,看到的是一個心懷夢想的人,在機遇面前,靠著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終於成就自我的故事,八十年代的香港明星大多具有這些特徵。周潤發的身上閃爍著一種品質,那就是:夢想必須


英雄本色--周潤發


靠自己的努力和學習才能實現。因此在接下第一部好萊塢片約之前,他先花了三年的時間學習英文,並且努力去了解和接受好萊塢的拍片方式。1998 年 2 月,他在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替身殺手》推出。1999 年春天,周潤發在好萊塢的第二部影片《再戰邊緣》誕生。平心而論,雖然我們對這些電影大加報導,但是很遺憾,它們並沒有獲得大多數影人和影迷的接受。就算影迷們可以寬容地對待的轉變,忍受他不地道的英文口音,批評家們和電影從業人員就沒有這麼客氣了。另外一個主要的問題是,這兩部影片缺少圈套,僅僅由一些驚險動作畫面和毫無意義的對話組成,虛弱的故事主線無法將觀眾牢牢地吸引住。這些電影並沒能讓周潤發在好萊塢立穩腳跟。這位東方巨星仍然是一個“東方形象”的替身,一個不折不扣的局外人。

周潤發在好萊塢的演藝生涯,隨著他的第三部影片《安娜與國王》才開始有了實質性的變化。這個轉變不僅是針對他在好萊塢所扮演的角色,更是針對他的整個演藝生涯而言的。在這部戲中,周潤發徹底捨棄了以往標誌性的草根氣質,轉而演出了一個性格複雜的泰國國王。這是個深受西方教育感染的皇族男子,民主但不失威嚴,專制卻不乏感性,嚴肅又帶點幽默,堅信用科學和文化來完成一個民族的蛻變,卻又受制於封建皇族的顏面束縛。雖然就影片本身而言,周潤發在這部戲中的角色始終被安娜蓋過。在影片上演之前,曾有言論傳出,說電影的片名會被改為《安娜》,結果被證實為流言。影片另一位主角茱迪·福斯特的表演當然無話可說,可是那個性格複雜的泰王,只怕除了周潤發,也沒有人可以勝任。所以作為影迷,我們有理由驕傲地看著茱迪·福斯特對周潤發的仰視。只是,戲裡戲外,周潤發已經開始明顯地被置於一種無可避免的衝突中——這是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衝突。對於任何一個身處於西方主流文化中的東方人,尤其是對於想要打入好萊塢的東方明星來說,他們又該怎樣適應身份的轉變和認證?在電影和現實中,東方文化無論是徹底自我保護、還是徹底西化都不是解救一切的根源,所以國王和安娜到最後的努力,都只是一個肥皂泡般美麗的空想,在畫上失敗的句號之前,他和她只是用愛情上演了一場個人智慧的輝煌。

《臥虎藏龍》:詩一般雋永的俠情

一代大俠李慕白(周潤發飾)有退出江湖之意,託付紅顏知己嶽秀蓮(楊紫瓊飾)將自己的青冥劍帶到京城,作為禮物送給予貝勒爺收藏。這把有四百年曆史的古劍傷人無數,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決斷能夠表明他離開江湖恩怨的決心。誰知當天夜裡寶劍就被人盜走,有人看見一個蒙面人消失在九門提督玉大人府內。九門提督主管京城治安,玉大人剛從新疆調來赴任,貝勒爺既不相信玉大人與此有關,也不能輕舉妄動以免影響大局。

嶽秀蓮為了不將事情複雜化一直在暗中查訪寶劍下落,並且對前來京城的李慕白隱瞞消息,只想用旁敲側擊的方法迫使蒙面人歸還寶劍。不過嶽秀蓮的良苦用心落空,蒙面人真的歸還寶劍時,不可避免地跟李慕白有了一次正面交鋒。李慕白頓時驚訝地發現蒙面人居然跟自己同出一門,身懷武當絕學。可是他的師傅江南鶴很多年前就被江湖大盜碧眼狐狸毒殺,如果師傅跟眼前這個顯然才初出茅廬的少年沒有任何關係,必然就是跟碧眼狐狸有關。李慕白無法放棄為師傅報仇的責任。既有心使這個少年稱為武當傳人,又必須通過他找到碧眼狐狸。然而這個桀傲不馴的又不懂江湖規矩少年,根本無法理解前輩高人對他的教導,一時間終於成了江湖禍害。嶽秀蓮隱隱的不安逐漸變成了現實,李慕白退隱江湖的舉動實際卻是惹來了更多的江湖恩怨,如果他們的命運就是這樣地悲劇,期盼多年的安寧又將從何來?在東方和西方越來越明顯的衝突和交融中,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都逝去了。時代已經變了,周潤發也在改變。似乎從此,他開始有意識地掙脫僅僅作為一個東方符號的身份,轉而追尋一種更有文化使命感的角色意識。這時,他遇上了也正是有感於東西文化衝突的李安,於是就有了《臥虎藏龍》的李慕白。李慕白這個角色無疑是十分成功的,他身上的屬於小馬哥的飛揚灑脫已經在世事風雨之後收斂了起來,成為了一個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掙扎在情愛與世俗禮教之間的俠客。

周潤發在戲中對楊紫瓊的一番感悟,成為了整個《臥虎藏龍》的基調,李慕白和餘秀蓮的愛情,在碧眼狐狸的毒針之下走到了盡頭。生命即將失去的時候,情感終於得到了解脫,相信這位重情重義的俠士以生命為代價向心愛的人乃至整個世界所做出的告白,會令許多人潸然淚下。同樣是一個藉由死亡而昇華的人物,如同當年的許文強、小馬哥一樣,或許這是周潤發在角色上的一次迴歸,或許這也是周潤發的人生中必要的一次回顧。波瀾起伏的江湖中,李慕白曾經歷友情與愛情,經歷得意與失落,現在他的人生已經漸趨圓融。正如雜誌《娛樂週刊》所形容的:“他獨一無二,氣度不凡。他是用自己的真心擁抱生命的人,所以他能夠勝任任何一個經歷過苦難的角色。” 而周潤發,在經歷三十年的風雨之後,終於被全世界認可。《臥虎藏龍》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全球擁有一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在美國繼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的殊榮之後,又獲得奧斯卡十項提名並最終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藝術指導四項大獎,也同時在英國和世界其它國家的地區獲得誇譽和讚揚,在華語電影歷史的空白處填上了一段創世紀的光彩,讓天下華人同感榮耀。更重要的是,未來的華語電影自此走上了一條合作和發展的道路,在相近的價值、語言、文化和傳統中尋找共同的空間。

此時,周潤發這樣的國際巨星的存在,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周潤發最近的一部電影是 2003 年的《防彈武僧》,也是他自 1999 年《安娜與國王》後,再度復出接演的好萊塢電影。雖然該片在美國票房出師不利,但影評人卻肯定了周潤發的演技。不僅是影評人,還有觀眾,都衷心希望著,周潤發這顆明星,不會再次被蹩腳的劇本糟蹋。因為,周潤發所代表的已經不僅僅是一些電影中的經典人物,而是整個時代對於個人奮鬥的肯定,對於英雄的需求。沒錯,正是一個歷經苦難的人,才能始終堅守繁華浮誇的世界中最後僅存的那麼一點真。周潤發以自己的奮鬥史書寫了香港娛樂圈的一頁輝煌。他所飾演的角色的經典之處,在於他戲裡戲外做人的經典。希望黃金年代造就的黃金男人,能不斷地帶給我們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