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一年中的夜晚与白天数量相同、持续时间一样长。即使快乐的生活也有其阴暗笔触,没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一词就会失去意义。耐心镇静地接受世事变迁,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虽然这么说着,但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并不能耐心镇定的接受世事变迁,可能生活中出现一个小小的变数,就足以将他们击垮。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的内容并不复杂,虽然仅仅讲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自白,但却使人灵魂共鸣。

有人将抑郁症比喻成"不会死亡的癌症",这只能说明,他们不会被动的死亡,但并不能说明他们不会主动的死亡。从大数据来看,百分之八十的抑郁症都曾出现过轻生的念头,而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已达百万,可见抑郁症的严峻性。

所幸有家人在精神病院工作,我才有机会接触到这样那样的患者,他们有的内心一边承受着压力与痛苦,一边在现实中强颜欢笑;有的将自己困在房间里,不愿让任何人打扰;有的在夜晚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有的悲观厌世,选择轻生。

精神医学上将这类病人称为抑郁症患者,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常见症状有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衰退等。

那么在这么一个大数据面前,这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与之相处呢?今天,就以短片《抑郁症的生活》中的独白为例,来剖析这些问题。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了解抑郁症】抑郁症≠阴暗

他们一边假装开心的面对生活,一边挣扎着演着一出又一出的戏,所有的满足感都没有了,甚至平时可以让他们开心一整天的事情,都变得不再快乐,也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动力,且生活在慢动作的世界里,一个姿势一呆就是一整天,他们渐渐开始远离家人,疏远朋友,只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华晨宇在去年为抑郁症群体写的那首歌《好像爱这个世界啊》,让绝大部分人感受到了温暖,如果这个时候你翻开歌曲的评论,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要温情的多,并且在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人为生活努力的活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目前全球有3亿多人正遭受抑郁症困扰。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比全球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而且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按照6.1%的发病率折算,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

这样的大数据直接映射了抑郁症正逐渐向一种"社会病"发展。

但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我们要知道抑郁和抑郁症是有所不同的。抑郁只是一种情绪,有抑郁情绪的不一定就是抑郁症,但有抑郁症就一定会有抑郁情绪。抑郁情绪是片面的,而抑郁症却是全面的。他们会自责自卑,甚至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自杀的倾向。

于是有人说了,抑郁症患者感觉好阴暗。

甚至当我身边出现抑郁症朋友的时候,还有其他朋友跟我说,"离他远一点,抑郁症患者很恐怖的,发起病来特别吓人,他会伤害到你的"

抑郁症≠阴暗,抑郁症患者和其他一些精神病患者不同,他们只是和自己过不去,他们也许偶尔会放声大哭,但更多时间里,他们是和自己在一起的。

除了这一被误解的谬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误解便是----毒鸡汤。

鸡汤可能适合一个文人骚客,但绝不适合抑郁症患者。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一切都会过去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的"

这句话可能适合一个误入歧途的青年,但绝不适合抑郁症患者,因为一些患者看来一切都不会过去,在他们心里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更坏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希望可言,苦痛又怎么能过去呢?

如果你真的想安慰他们,不如就什么都不要说,陪着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亦或者是静静的待在他们身边,

有时一个抑郁症患者有了依靠以后,便会找到照亮他们人生的光。

"想开点,如果你死了,你父母怎么办?"

这句话很有可能安慰一个失足的少女,但却不会安慰一个抑郁症患者,甚至有可能还会因为这句话而加重他们的病情,即使这句话你说出来是因为好心。

有时候,患者之所以得抑郁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太多,他们考虑的事情非常多,甚至有时候会迁就别人而不考虑自己的感受。

当他们累了想休班的时候,他们会想…如果我请假了,别的同事就会替我完成任务,那样的话,就太麻烦别人了,算了还是继续上班吧。

当他们想找个人聊聊天的时候,却意外发现朋友在打游戏,他们会想…算了这个时候打扰他们也不好,自己待会兴许会好一些。

"连死都不怕,你还怕什么"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死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时候,确实有时候除了死亡,我们没有什么可怕的,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活着才是负累。

但如果一个抑郁症患者向你说出了他"想死"的时候,才是他们最轻松的时候,因为据我观察,在他们发病期间都是出于一种"懒散"状态下的,懒得动,懒得接电话,甚至连呼吸都觉得是一种负累,他们又怎么能有动力拿起刀片,爬到顶层去下坠呢?

所以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朋友的话,当他们对你说出他们有死亡的冲动时,那么这个时候他们是最需要朋友帮助的。

那么在了解抑郁症之后,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在这一个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群体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以及一些能够影响到抑郁症患者的因素。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分数600的高考生为何在医院门口痛哭】错误的家庭教育,毁了一个孩子的人生

之前在我身边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来的时候,精神病医院门口已经围的水泄不通了,车开不进去,里面的人也走不出来。

这个时候刚好撞见了站在外面看热闹已经很久的护士小赵,于是我便走上去拍了拍她的肩膀,"怎么回事儿啊这是"

小赵推了推鼻梁上架着的眼镜,"没看见吗?又疯了一个"

我顺着她的目光朝医院大门口看去,只见一个穿着高中校服的小男孩儿正死死的扒着医院大门,嘴里似乎还嘟嘟囔囔的说着什么,"今天高考成绩下来了,不会又是…"

小赵摇摇头,又点了点头,"今天不是高考成绩要下来了吗,但他总是感觉自己考不上,再加上他父母对他太严格了,已经在无形中给他带来很大压力了,所以就成了现在这样,最关键的是什么,这孩子考了600多分,名牌大学的料儿啊,可惜了…

"

在大数据面前,这个男孩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类似事件却早已形成了冰川。

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因高考抑郁症"的话,你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因学业饱受折磨。一个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背后,都藏着一个被错误家庭教育耽误的人生。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①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有些家长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有些家长过于望子成龙;而有些家长依旧坚持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老观念。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错误的家庭教育极有可能毁了一个孩子的人生。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②如何正确的利用家庭教育?

在孩子上学过程中,总有些家长喜欢拿别人家的小孩跟自己家的小孩做对比。

"你看看隔壁邻居家的小明,人家没上辅导班都在班级名列前茅,你呢,我花着钱供你上辅导班,这次你就给我考了第十名?!"

还有将自己年轻时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或者是希望他们超过自己的家长。

"你爸爸当时可是研究生出来的,这回高考要努把力啊,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超过你爸"

其实这些话在家长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话,他们可能也是出于好心,想通过身边人来跟自家孩子做对比,好让孩子有个上进的动力。但这在心理素质较低的孩子那,却恰恰起了反作用,他们可能会想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没能做到最好?难道我是真的很不堪吗?

于是孩子逐渐走入了一个无限循环的"自我否定"中。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一个人长期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下,便会产生自卑心理。在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那里的自卑和普通人的自卑是截然不同的。

普通人的自卑很单一,他们可能就是在获得某一项成就时有过短暂的收获感后,再和别人进行对比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卑感,但这不会击垮他们的信心,反而会起激励效果。

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产生的自卑情绪,反而会对一些事物产生排斥、厌恶的感觉,这是极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

所以,我认为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对比教育"是要谨慎使用的,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或许给孩子适当的鼓励,是不是会更好呢?毕竟健康比分数更重要。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他已经很火了,为什么还会选择死亡】抑郁背后,是一场人性的考验

前不久刚刚看完一个豆瓣评分8.1的短片《宵禁》,短片内容虽然不是讲抑郁症的,但主角身上发生的事情却和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相似,短片讲述的是在浴室准备自杀的主角,突然接到了关系疏远的姐姐的电话,恳求他去照顾侄女,原本准备结束生命的他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当结果几天相处后,侄女不仅接纳了他还对他产生了依赖,于是当主角再次选择自杀的时候,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了…

但这是电影,现实中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找到生存下去的理由的,大部分抑郁症患者自杀都是因为觉得自己活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死了反倒是一种解脱。

1890年7月27日,年仅37岁的大画家梵高用手枪残酷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3年4月1日,哥哥张国荣给全世界的人们开了一个愚人节的玩笑,24楼纵身一跃,结束了他仅有46年的生命。

2019年10月29日,年仅25岁的韩国女星雪莉在家自杀身亡。

得知这些悲痛的消息后,有些人不禁发问,他们这么火,为什么还会选择死亡呢?又有什么办法才能拯救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他们呢?

①人性的缺失,间接造成二次伤害

去年的时候相连去世了很多现下正火的明星,死亡原因基本上都是抑郁自杀。

一开始不理解他们的时候,我都会想他们这么火,肯定特别有钱,我要是这么有钱一定会吃香的喝辣的,生活上再无烦恼。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人光鲜背后,其实都埋藏着难以诉说的痛苦。

而有一些"键盘侠"偏偏喜欢抓住人们的痛点,然后对其进行深度的攻击。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叔本华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我相信现在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年代,但绝不会是一个可以随意进行人身攻击的年代。

所以要尊重每一个人,说不定因为一个人的无心的言论就对他人造成了二次伤害,从而促使了一段本不该完结的生命。

②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

以前我从来都不相信这句话,因为我认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如果自己能够治愈自己,那就不会得抑郁症了。

直到我看了许多文章,经历许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是自己,说服不了的也是自己,但我相信只要能战胜自己,一切都会过去。

大家可能都不知道的是,曾经风靡一时的美国总统林肯也患有抑郁症,而且在他发病最厉害 的时候,险些选择了自杀,在给友人的信中,林肯曾经表示自己是"活着的人中最痛苦的一个"。在任总统期间也未幸免于难。据报道称,他常常失眠,对生活绝望,导致白天工作无精打采,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饱受抑郁症折磨的林肯,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医生的情况下,竟然自己琢磨出了对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这就是"剪报",他把报纸上美国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赞扬的溢美之辞剪下来,放在随身的口袋里,在心情抑郁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以此振奋精神,缓解病情,并最终战胜了抑郁症。

可见战胜自己的重要性,人总是要找一个心灵寄托的,虽然很难,但我一直坚信,也想把这句话告诉你,"人类的努力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千差万别,不管生活看上去多么糟糕,总有你能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霍金

愿----你可以善待自己,同时也善待别人,我也相信你是一个英雄,是你自己的英雄,我能够理解你,我知道你的处境,也看到你的努力了,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别怕,有我在。

短片《抑郁症的生活》: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年轻人,教会我们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