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一名普通群众的抗“疫”纪实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战斗的勇士,更有成千上万朴实而卓越的人民群众组成的坚强后盾,他们捐款捐物、自发组织防疫值守,不分昼夜守护着一方的安康。王俊杰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王俊杰是河口区河口街道大学村村民,抗击疫情以来,他积极参与、捐款捐物、冲锋在前,守护着大学村百姓的安危。

河口区:一名普通群众的抗“疫”纪实

积极参与,危难之时能担当善作为。在得知村里设置值守点需要值守人员后,王俊杰第一时间报了名做志愿者,不值班时,便去卡口处查看设备情况。由于常年劳作,他的膝盖积水严重,但在参与防疫工作的时候,却完全顾不上这些,有时候一天能走上万步,而饭食更是简单,来不及回家的时候,一包泡面便成了三餐……

河口区:一名普通群众的抗“疫”纪实

他说:“作为一名村民代表,不仅要替全村400多口人说话,更要处处为他们的生命安全着想。”值守期间,他认真做好人员登记、体温测量、出入车辆的消杀等工作,每进出一辆车、一个人,他都详细的询问去过哪里、接触过什么人等等,截止目前,累计登记800余人次,累计值班400余小时。

河口区:一名普通群众的抗“疫”纪实

捐款捐物,彰显了一名百姓本色。得知需要给湖北捐款时,他积极响应号召捐款300元,并及时发动好左邻右舍做好捐款抗“疫”工作。在值守点值守后了解到值班人员经常在自家车里值守,没有防寒保暖的场所,他立马协调联系了吊装车辆,将自己煤炭经销点的唯一一个板房拉到了值守点,并送来了炉子和煤炭,为值班人员提供了温暖的值班环境。值守人员经常说:“多亏了王俊杰的板房和炉子,才给我们顶了风御了寒。”

河口区:一名普通群众的抗“疫”纪实

冲锋在前,守护好最后一道“防火线”。“这是我们村防疫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要看好了,把这个守门人当好了,全村400多口老少爷们的生命健康交在了我们的手里,我绝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信任。”他不仅是白天轮守的人员,还主动承担了夜间的值班工作。村民们很多在附近的工厂上班,上下夜班的人员很多,他晚上需要起来十几次,甚至一夜不睡。就像村民说的一样:“有像王俊杰这样的志愿者白加黑的执勤,我们才能睡个安稳觉。”他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但却生动诠释了爱与责任。正是全国上下有千千万万像他这样的人,才点亮了抗“疫”的璀璨夜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任小杰 通讯员 吕丽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