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01 緣起

如果我們要評選出一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那不管按照什麼樣的標準來打分,《教父》都必然名列前三!這是一部跨越了圈層的電影,無論是閱片無數的資深影迷,還是被稱為“沙發土豆”的普通觀眾,它都具有同樣的吸引力。正如著名影評家肯尼斯·圖蘭所說,這部電影的魅力無可抗拒,“就跟吃薯條一樣,你不可能只吃一根就停下了!


《教父》就是那種只要看到片頭或是在電視換臺時瞥見一眼,就會一鼓作氣看到結尾的電影,它是那麼架構精巧、引人入勝、無與倫比的傑出!但鮮為人知的是,這部電影的誕生過程,也同樣籠罩著一層傳奇的色彩!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1920年,一個名叫馬里奧·普佐的意大利裔男孩出生在曼哈頓島,他的家位於一個叫做“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的地區,那是曼哈頓島上最著名的貧民窟,成千上萬最底層的移民階層聚居在這裡,因此,這個地區素以骯髒的居住環境、嚴重的族群衝突,以及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聞名。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普佐嘗試過很多養家餬口的方法,但都以失敗告終。最後,走投無路的普佐決定試著寫小說,看看能不能迎來一線轉機——畢竟這是唯一可行的無本生意!

說幹就幹,1955年,35歲的普佐完成了自己的處女作《黑暗競技場》,1965年,普佐又寫出了第二部小說《幸運的朝聖者》。這兩部小說的口碑都很不錯,但遺憾的是,銷量卻對不起口碑——兩本書加起來只帶給普佐6500美元的稿酬。

在《幸運的朝聖者》這本書中,普佐刻畫了一個受到犯罪集團影響的人物,出版社的編輯對他說,如果能讓這個人帶有一些“黑手黨”的色彩就更好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普佐剛欠了2萬美元的賭債,正是需要錢的時候。聽了編輯的話,普佐決定寫出一本更加商業化、更符合讀者口味的小說。為了儘快還上欠下的錢,他連夜寫出10頁的小說大綱,並給這部小說起名為《黑手黨》。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不幸的是,前後有8位出版商拒絕了他。經受不住打擊的普佐差點撕毀自己的手稿。幸好,在與第9位出版商會面的時候,普佐的黑手黨故事終於打動了冷血的編輯,而且出版商還答應可以預付給普佐5000美元的定金,以讓這位好賭的作家稍緩燃眉之急。

1967年,瀕臨破產的派拉蒙影業公司用區區1.25萬美元的價格,從普佐手裡買下了這部小說的改編權。當時普佐已經身無分文,急需用錢,不得不簽下這份可憐的合同——多年以後,派拉蒙影業公司的副總裁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說:“普佐寫書的時候,我們得不時給他點麵包讓他活著!”

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也異常坎坷,第一道難關就是選誰當導演——先後有12位導演拒絕了這份工作,其中包括了執導《警網鐵金剛》的彼得·耶茨和執導《小巨人》的阿瑟·佩恩等大牌導演。

就在派拉蒙影業的高層對此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叫巴特的創意總監推薦了一位有志於當導演的29歲青年——他以拍“黃片”的方式賺到了自己全部的大學學費——這個青年就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一個初出茅廬、經驗不多的意大利裔年輕導演。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一個欠著賭債的編劇,一個瀕臨破產的影業公司,一個喜歡拍“黃片”的導演——這樣一個亂七八糟的班底,是怎樣破除重重魔咒,跨越圈層,最終領銜億元票房俱樂部,成為無數世界重要人物至愛的呢?時移世易,何以在上映後近半個世紀令觀眾始終沉迷,影人頻頻致敬,甚至讓現實中的黑幫爭相模仿?

後浪公司新出版的這本《教父電影全劇本》,是由派拉蒙影業官方授權的插圖評註版劇本,能讓你“真正讀懂”《教父》,是影迷不可錯過的重量級珍藏。

展開此書,從緣起至落幕,200餘幅正片與棄片畫面,精心整理的終稿劇本與刪減段落,十餘位主創的獨家訪談,影帝戲骨的選角風雲,宛若紀錄片般“雙聲軌”式呈現於眼前,以沉浸式體驗重新拼貼史詩神作那令人難以想象的誕生之旅。

我們既可以順著這套完整版的劇本,在腦海中復現畫面,細細咀嚼每一句經典臺詞;也可以在觀看電影,享受影片魅力的同時,將這本書當做花絮中的評論音軌,聽導演和編劇為你講解創作靈感,瞭解影片幕後那些精彩的故事;你還可以將這本書當做一個研究入口,對這部結構精妙、細節豐富的影片進行深入挖掘——即使你此前已經看過幾十遍《教父》,也一定會有全新的發現!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02 雕琢

為了拍好《教父》,導演科波拉掏出一個秘密武器,那就是他的《教父》筆記本。在這個筆記本的封面上,科波拉用最顯眼的大字寫下:“權力,權力,權力,權力,權力——永遠別忘了,對於限制權力、操控權力的痴迷,是人們對這本書如此感興趣的原因!

在這個筆記本中,科波拉將小說原著按照場次進行拆分、圖解、批註,並不厭其煩地列出每場戲的要點和處理方式。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這本筆記是科波拉最重要的依據。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有一些並沒有出現在小說或劇本當中的情節,例如,在蘆葦灘殺人這場重頭戲當中出現的奶油餡煎餅卷,就來自於科波拉的個人經驗。作為一個意大利裔移民,科波拉的父親總會在下班後,帶回用白盒子裝著的奶油餡煎餅卷。而那句將血腥的殺戮與家庭生活戲劇化地並置在一起的經典臺詞“把槍留這兒,帶上奶油餡煎餅卷”,則是由那位扮演克萊門扎的演員即興發揮的。

科波拉最初的設想是用婚禮作為這部電影的開場,這樣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所有主要人物交代清楚。但他的一位朋友建議他去看看《巴頓將軍》的開場——巴頓在國旗前發佈激勵人心的演講——那真的非常有趣!

科波拉採納了這個建議,於是他重寫了博納塞拉這場重頭戲,並將其作為影片的開場。在《教父》筆記本中,科波拉這樣寫道:這一段更為清晰地點明瞭教父的權力,以及彰顯他是多麼看重他所說的“友誼”,即對他宣誓效忠。

在小說原著中,普佐筆下的康妮為了安撫對夫婿的選擇極為不滿的父親,最終同意舉辦一個“意大利佬”式的婚禮。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在影片中,很多片段都是對意大利人婚禮習俗的真實還原,例如克萊門扎跳的塔蘭泰拉舞、康妮裝滿錢的絲質口袋、安裝在花邊線路網上的彩色燈泡、將包好的肉三明治拋向空中——在科波拉的印象中,這些細節都是最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婚俗。

另外,這部影片還開創了一種雖然違反了傳統的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但卻熠熠生輝的全新電影攝影手法。

在拍攝《教父》時,攝影師戈登·威利斯在某種意義上,還只是個新人。但他駕馭光線和影調的能力堪稱大師級別!無論是整部影片當中低調光的拍攝手法,以及有選擇性地利用化妝,讓白蘭度的眼睛隱於暗處,都讓觀眾在看到柯里昂出場的鏡頭時,就會感到一股湧動在暗處的不詳潛流。這種手法在當時極具爭議性,但威利斯的意圖是向觀眾隱藏維託·柯里昂這個人物的內心活動,用黑暗將他的邪惡具象化。

​在幽暗的環境下攝影的技巧,為威利斯贏得了“暗黑王子”的稱號,而威利斯也給這部經典影片注入了一層泛金琥珀色的光暈。這是對那個已然逝去年代的視覺上的隱喻。此後的無數年代片都複製了這一技藝。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03 封神

1972年3月,紐約的五家電影院面向公眾上映《教父》,是夜,該片就創下了5.7萬美元的首映日票房記錄,而它也成為電影史上第一步單日平均總票房超過100萬美元的電影。到了今天,這部電影在美國國內的總票房已經達到1.35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則達到2.5億美元的驚人數字。

我們完全可以說,《教父》不僅締造了電影製作的新歷史,也創造了電影觀影的新歷史。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為何這部影片直到今天仍如此引人入勝?除了《教父》所探究的獨特的黑手黨亞文化帶給觀眾的興奮感,以及電影中緊張的動作場面和戲劇性場景讓觀眾回味無窮之外,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首先,這部電影擁有相當考究的細節。每次重新觀看《教父》,都會有些不一樣卻又不尋常的細節浮出水面:卡洛被殺後,邁克爾腳下碎石摩擦的聲音;斯特林·海登大開大合的表演;尼諾·羅塔為片中盛大婚禮所做的曼妙音樂;以及西西里的絕美風光。

這些細節並非無意為之的巧合。導演科波拉竭力把自己作為意大利裔美國人的生活風俗和日常經驗注入到電影當中。而且,他還集結了一批天才參與到影片的創作中:從攝影師到美術師,從化妝師到特效師,從服裝指導到選角導演,從白蘭度到帕西諾——直到今天我們才意識到,拍攝出這樣一部絕世經典的團隊,究竟是怎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夢幻團隊啊!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其次,這部電影在營造了恢宏的史詩感的同時,又講述了一個私密的家族故事。無論是父子關係、兄弟情義,還是在家庭內部探求自身的身份,這些主題並非簡單地彼此相關,而是具有被無限開掘的內涵。邁克爾從冷眼相對、反感拒斥他的家族,到下定決心、最終成為家族的一部分,這是一場經年累月的靈魂掙扎,每看一次都會令人唏噓不已。

無怪乎美國甘比諾犯罪家族的二當家薩爾瓦託雷·格拉瓦諾在看完這部電影后,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電影結束時我徹底呆住了,我是說我都不知道我是怎麼走出影院的。它或許是虛構的,但是對我來說,這就是我們的人生……不只是結尾處的屠殺,也不單是片中那些暴徒、殺戮,還是別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而是還有開場婚禮,還有那些音樂、舞蹈,那就是我們,我們意大利人!

《教父電影全劇本》:沒有什麼電影是非看不可的,除了《教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