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真理,战斗的号角: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就是响彻全球的歌——《国际歌》。气势磅礴的旋律,发自劳动者肺腑的歌词,无不令人联想起与这首歌联系在一起的一段可歌可泣的真实历史故事。

伟大的真理,战斗的号角: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1871年3月,法国巴黎工人为了争取工人阶级的权利,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权。后来,巴黎公社遭到了血腥镇压。为了纪念巴黎公社、鼓舞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巴黎公社重要领导人之一的著名工人诗人欧仁.鲍狄埃,于公社失败之后,在同伴的血染尸体和硝烟瓦砾中,酝酿、构思,写出了《国际》这首诗篇。《国际》这首诗刚一问世,迅速在巴黎和整个法国传诵。

伟大的真理,战斗的号角: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十七年后,即1888年,法国共产主义者、法国共产党员、优秀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把《国际》谱成曲,《国际歌》诞生了!

伟大的真理,战斗的号角: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可《国际歌》却在全世界传唱开来。一百多年来,全球不同肤色的劳动者,运用不同的语言,用着同样的旋律,高唱着这同一首歌,鼓舞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反动统治,打碎旧世界,改变自己命运,创造美好的生活,进行着不屈不挠地斗争。

伟大的真理,战斗的号角: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国际歌》成为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1944年以前苏联的《国歌》;联共党歌。

1923年,著名翻译家瞿秋白,最早从俄文中把《国际歌》直接译成中文,从此,《国际歌》在中国大地传唱开来。无数仁人志士,高唱着《国际歌》,奔赴疆场,英勇奋斗;无数革命先烈,高唱着《国际歌》,大义凛然,慷慨捐躯。瞿秋白本人,就是高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坦然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伟大的真理,战斗的号角: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歌》成为国家重要集会、庆典和会议的庄严、肃穆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奏唱的歌曲。

伟大的真理,战斗的号角: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国际歌》

[作者历史课教学笔记整理成文;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