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禁野令出臺,1400萬人恐面臨失業?好消息:未“一刀切”

“最嚴”禁野令出臺,1400萬人恐面臨失業?別怕,並未“一刀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農民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被封鎖在家中,為何時能出門打工賺錢而發愁時,又有農民恐怕將會因為一紙嚴令而失業,這紙嚴令就是“最嚴”禁野令。此前科技部發表言論稱,蝙蝠是新冠肺炎最可能的源頭,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討論,一時野生動物成了眾矢之的,“禁野”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可是當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後,我們才意識到“禁野”對社會的重大影響。


“最嚴”禁野令出臺,1400萬人恐面臨失業?好消息:未“一刀切”

據統計截至到2016年全國野生動物養殖產業專兼職從業者有1409萬多人,其中食用動物產業從業者有626萬人,產值高達1250.54億元。而隨著這一紙嚴令的下達,現在所有的野生動物養殖從業者都面臨失業的風險。可在失業之前擺在他們面前的更大問題是養殖的野生動物禁食後這些動物怎麼辦?

“最嚴”禁野令出臺,1400萬人恐面臨失業?好消息:未“一刀切”

目前絕大多數被禁食的野生動物都已經被封控隔離了起來,四川王仕全黑斑蛙養殖基地目前有黑斑蛙幾十萬只,往年春節前後黑斑蛙的價格最高,但是受疫情影響計劃被打亂,這些未能及時賣出去的黑斑蛙被封存在基地中不僅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辦,更關鍵的時先在每天還需要上千元的養殖成本。還有的養殖戶因為養殖的野生動物不能銷售被隔離起來,下一步不知道怎麼辦,只能暫時放棄養殖工作而從事起了其它行業。

“最嚴”禁野令出臺,1400萬人恐面臨失業?好消息:未“一刀切”

有人提議針對以後不能養殖但是此前有養殖的活動物可以採取“放”、“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放”就是選擇合適的荒野、林區或者保護期進行分類分數量放生,這樣不僅可以補充受損的野生群體,還解決了動物的去處問題。但是對於牛蛙、大蝸牛和福壽螺等外來物種需要仔細考慮對待方法。“補”指的是對於此前合法的養殖動物,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然後放生或者處理。

“最嚴”禁野令出臺,1400萬人恐面臨失業?好消息:未“一刀切”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通知提出,中華鱉、烏龜被列入水生動物兩棲爬行類動物名錄中,意味著這兩個此前被列出禁食名單的物種又被“踢出”了禁食目錄。對於此前從事龜鱉養殖的養殖戶來說這是個好消息,而對於整個野生動物產業來講也是好消息,此次禁食並不是“一刀切”,這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治理態度和法治思維,相信一些有爭議物種比如野豬、蛇、野鴨、鱷魚、林蛙等也都會很快確定下來,養殖戶們可以再等等,密切關注國家的政策,等待最終的確定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