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歷史上有哪些英年早逝的軍事名將?

你髮香散得匆忙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一個軍人最好的歸宿,就是在最後一場戰鬥裡被最後一顆子彈打死。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將軍死的令人扼腕嘆息,現羅列一下:

1、項羽(30歲):霸王的一生實在是波瀾壯闊而偉大無比,他二十二歲起家,二十六歲就做到了西楚霸王,三十歲就兵敗自殺。他是那個時代東亞最偉大的軍事家,可能沒有之一。

2、霍去病(23歲):在他去世的歲數,很多人可能大學都沒有畢業,或者畢業了也只是幹著庸庸碌碌的工作。而霍去病則已經和他的舅舅一起,成了北擊匈奴的巨大英雄。不知道是不是殺業太重的原因,上天讓他早早地離開了人世。

3、謝玄(45歲):淝水之戰的晉軍前敵總指揮,北府兵的締造者和首任統帥,東晉最成功的北伐軍率領者。四十五歲的年紀在古代已經不算太小,但對於他這樣的將領和孱弱的東晉來說,卻實在是巨大的損失。

4、高長恭(32歲):說起高長恭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一說蘭陵王估計知道的人就不少了。這位在歷史和遊戲裡都大名鼎鼎的偉大王爺,以《蘭陵王入陣曲》聞名,卻最後死於自己兄長的一杯毒酒。

5、王忠嗣(43歲):玄宗皇帝的養子,肅宗皇帝的摯友,烈士的遺孤。靠著戰功而不是皇帝的憐愛獲得的北境守護的位子,卻最後敗給了皇帝自己的野心和李林甫的貪婪。

6、岳飛(39歲):這個實在不用多說了吧?

7、朱文正(29歲):朱元璋的嫡親侄子,在洪都保衛戰裡有著絕佳的表現。只可惜他在戰場是天才,在政治覺悟上卻實在是個弱智,最後把自己的叔叔逼得親自到南昌拿鞭子抽他,最後抑鬱而終。

8、戴安瀾(38歲):黃埔名將,嫡系中的嫡系,第200師師長,入緬甸前曾有遺言:“如果師長戰死,以副師長代之,副師長戰死,參謀長代之,團長戰死,營長代之……以此類推,各級皆然!”偉哉將軍,戰績輝煌;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青言論史


從古至今,戰爭就不斷。一場戰爭的勝利離不開軍事將領的有效指揮。歷經大小戰爭,有的將領能夠馬放南山,功成名就之後,享受人生。但有的將領卻因種種原因,英年早逝,著實可惜,歷史上這樣的將領不在少數。接下來試羅列幾個。

一、霍去病

說到歷史上英年早逝的將領,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霍去病,他去世時只有24歲。24歲,現代人可能很多都是剛剛畢業,謀生存的時候,可霍去病早已成為了帝國最高的軍事統帥。17歲開始,就展現了他過人的軍事天才,在他短暫的一生之中,隨他的舅舅幾次征討匈奴。19歲到21歲,在征討匈奴的兩次河西戰爭中,取得輝煌的勝利。漠北一戰中,在狼居胥山舉行封禮儀式,“封狼居胥”也成為了歷代將領的最高夢想。22歲的他就做了全國最高的武職。不知道是否因為殺戮太多,還是其他原因,在24歲的時候,生命戛然而止。

二、高長恭

高長恭是北齊人。大家對這個名字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大家聽過“蘭陵王”。這個指的就是他。他是皇室成員之一,出身名門。564年,北周進攻洛陽,邙山之戰打響。高長恭前往洛陽救援,在金墉城下,成功解圍,北周軍隊潰逃。這一戰,高長恭聲名大震,此後歷任地方長官和郡公。但這樣一位名將,最後卻死於君臣猜忌,被賜毒酒而死,時年32歲。他還是一位帥哥,每次出征打仗都要帶上面具。歷代都有不少關於他的文藝作品,宋詞中就有以他的封號作為詞牌,現在也有以他為原型的電視劇和遊戲。

三、孫策

江東孫吳政權的開拓離不開他。他繼承了父親孫堅的事業,此後不斷開拓江東事業,在他的周圍聚集了一大批人才,如周瑜、魯肅、張昭等人。他有“小霸王”之稱。只可惜,天不假年,死於小人隻手,在刺客所傷,不久之後病逝,年僅26歲。

四、王忠嗣

也許,在將星聚集的唐朝,他並不為後人所知。但他絕對是唐朝的猛將。因為父親戰死,玄宗見他年幼,將他收為義子,並賜名“忠嗣”。長大後的他,開始得到重視,734年,在人生的第一場惡戰玉川戰役中,便大顯身手,用偷襲的方法斬殺敵軍數千人,取得了難得的偷襲的勝利。此後又大敗吐蕃軍隊、突厥等部落。在桑乾河一帶,三戰三捷,奚族、契丹聯軍全軍覆沒,諸部落只得向唐王朝投降。此後的他曾擔任過節度使。後因遭李林甫的猜忌,在臣下的哀求之下,玄宗將他降職到丹陽當太守,一年以後,45歲的他鬱鬱而終。

到了近現代,中國人為了捍衛民族,更是一大批的將領捨身忘死奔赴戰場,很多人都在青壯年時期就付出了生命。如姚子青、郝夢齡等人。總之,英年早逝的將領真的多矣,不一而足。


WarOH協虎


封狼居胥霍去病

天縱英才霍去病,長驅六舉,電擊雷震,飲馬翰海,封狼居山。


年僅17歲即被任命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率輕騎八百直蹈匈奴大營,斬獲敵人2028人,斬單于祖父輩籍若侯產,俘單于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受封冠軍侯。


19歲即被任命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瘀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


22歲時,率騎兵5萬,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率軍北進兩千多里,敗匈奴左賢王,殲敵7萬,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祭地禪禮,兵峰一直逼至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盪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逃,漠南無王庭。

他和衛青發起的匈奴的進攻性戰爭,改變了漢朝長此在匈奴戰爭中的守勢狀態,一舉打敗匈奴。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長城一帶,此戰為漢朝進擊匈奴最遠的一次。


年僅24歲因病早逝,陪葬茂陵,諡封“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


縱觀古今之年少英雄,誰可與之抗擷,其生命雖然如流星一般短暫,卻如一道耀眼的光電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壯哉!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惜哉!英年早逝,恨不再向天借五百年!

快哉!追亡遂北,橫掃匈奴,縱橫馳騁!


如此年少英雄,如此豪氣滿懷,如此英姿勃發,誰人可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霍少將軍!


朝聞歷史


名將太多了,我就拋磚引玉來一個吧。我說的這個人物是西方歷史中最年輕的君主之一,卻又創下許多令人驚歎的功績,他就是——馬其頓的亞歷山大三世。

世稱亞歷山大大帝,古希臘北部馬其頓國王。生於佩拉,到16歲為止一直由亞里士多德任其導師。30歲時,已經創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之一,其疆域從愛奧尼亞海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他一生未嘗敗績,被認為是歐洲歷史上最成功的軍事統帥之一。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6年繼其父腓力二世王位成為馬其頓國王,並掌握王國的實際權力,因此有能力實現其父的擴土計劃。公元前334年,他向波斯帝國統治的小亞細亞地區發起進攻,開始長達十年的東征。他擊破波斯,並推翻大流士三世,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為了尋找並抵達“世界的盡頭和大外海”,亞歷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6年侵略印度,但最終應軍隊要求不得不撤軍。前323年,年僅32歲的亞歷山大大帝死於巴比倫,沒能來得及實現他入侵阿拉伯的計劃。不過此時馬其頓已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國大陸的龐大帝國。

亞歷山大的遺產包括他擴張領土導致的文化融合。他建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最著名的就是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他將希臘文化一直向東傳播,導致希臘化時代的到來,直到15世紀仍然能在拜占庭帝國中發現這些痕跡。他以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為偶像,最終自己也成為一個近乎神話的人物。後世有許多軍事領導人和軍校都參照過他的戰術。


烽火觀察


中國歷史上最讓人扼腕嘆息的十大英年早逝人物之二:霍去病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西漢的抗擊匈奴名將霍去病,可能是英年早逝的英雄中最為人所知的,當然桐華的奇葩小說一定要直接無視。霍去病去世的時候年僅二十三歲,筆者曾在茂陵霍去病墓前大膽設想:冠軍侯如果不英年早逝,很有可嫩匈奴滅亡的時間要提前很多年了。

霍去病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是衛子夫姐姐衛少兒的兒子,因為父親平陽縣小吏霍仲孺不敢認他這個私生子,所以衛青應該對他的成長影響巨大。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年僅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 跟隨衛青參加漠南之戰。這是漢軍第一次大規模主動進攻匈奴主力。初出茅廬的霍去病獨自率領八百精銳騎兵,奔襲數百里,斬獲匈奴兩千餘人,斬殺單于的叔祖父,俘虜單于的叔叔,一戰成名勇冠三軍,也成為當時幾路漢軍的唯一亮點,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十七歲在現在還是一個高中生的年齡,而霍去病就因戰功封侯了,縱觀幾千年歷史也是十分少見的。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獨當一面成為河西戰役的統帥。在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出擊匈奴的渾邪王、休屠王部,共殲敵四萬餘人。戰後又成功平定了歸降匈奴人的叛亂,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河西戰役意義非凡,不但為漢朝開疆拓土把河西走廊納入版圖,而且斬斷匈奴側翼,為以後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二十一歲的霍去病率兵五萬出代郡(今山西北部)尋找匈奴主力決戰,向北行軍兩千餘里,深入漠北。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斬殺七萬餘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漠北之戰過後,匈奴勢力被徹底從漠南清除到漠北。 同年,霍去病因為戰功顯赫,被任命為大司馬,和大將軍衛青並列,二十一歲位列三公。

就在霍去病躊躇滿志,準備徹底蕩平匈奴。誰料到僅僅兩年之後,也就是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二十三歲的霍去病突然因病去世!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陪葬武帝的茂陵裡面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被後代各朝各代都被奉為名將,也是當之無愧的抵抗匈奴的民族英雄。他的騎兵突襲戰術的成功運用對於中國軍事史意義影響深遠。他如同流星一般炫目卻又短暫,生如夏花之絢爛,贏得身後青史流芳百世。


後世有數不清的著名詩篇讚頌霍去病,這裡只節選幾則: 王維《出塞作》: 玉靶角弓珠勒馬,漢家將賜霍嫖姚。 《寄袁二(一作鄭沂)》 長安年少羽林郎,騎射翩翩侍武皇。 弓影醉開孤月滿,刀頭新買百金裝。 聽雞曉闕疏星白,走馬秋郊細柳黃。 應募玉門關外去,請纓生系左賢王。 名作《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胡無人》 李白: 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 《廣陵行》韋應物: 雙旌擁萬戟,中有霍嫖姚。 《後出塞五首》杜甫: 借問大將誰,恐是霍嫖姚。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二首》杜甫:  漢朝頻選將,應拜霍嫖姚。 《送國棋王逢》杜牧: 守道還如周柱史,鏖兵不羨霍嫖姚。


集賢院居士


中國歷史悠久,王朝更替,外辱內患,不斷的有戰爭發生,也就造就瞭如雲的名將。在名將中也有一些尚在青壯年就離世-“英年早逝”,下面就介紹幾個英年早逝的名將。

  1. “國士無雙”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在劉邦取得楚漢之爭勝利中,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最後因功高被劉邦忌憚,最終被呂后與蕭何算計被處死,時年36歲,“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2. “封狼居胥”霍去病,更是在年僅24歲,驟然離世讓人惋惜。18歲出徵,六次出征取得全勝戰績,更是以八千驃騎縱橫草原,飲馬瀚海,追亡逐北封狼居胥。霍去病猶如一顆流星劃過,用短暫的生命換來了,大漢王朝對戰匈奴的勝利,為後世所敬仰。

  3. “江東猛虎”小霸王孫策-孫策驍勇善戰,作為東漢末年的群之中之一,割據江東為東吳的三分鼎立奠定了基礎,在一次狩獵過程中遇刺身亡,僅僅26歲。

  4. "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周瑜,正史上的周瑜並非小肚雞腸之輩,而是漢末名將,一直為孫策、孫權所倚重,主導了赤壁之戰的勝利,36歲時病逝於巴丘。


  5. 唐朝名將羅士信,羅士信作戰勇猛,帶兵有方,治軍嚴格,賞罰分明,在作戰中身先士卒,得到了部下的擁戴。羅士信隨秦王李世民攻伐王世充,屢戰屢勝,名震一時。因功授絳州總管,封郯國公。平定王世充之後,羅士信再從秦王鎮壓劉黑闥義軍。在洺水城的防禦戰中,羅士信一軍陷於義軍重圍,城破被俘拒降,為劉黑闥義軍所殺年僅27歲,諡號“勇”。

  6. 抗金名將岳飛,作為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帶領岳家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最終被秦檜構陷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處死,年僅39歲。

  7. 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以勇猛善戰著稱,取得了大破陳友諒,攻取元大都的勝利。洪武二年,北伐中原的過程中,死於軍中,年僅四十歲。

歷史名將較多,英年早逝的也就不一一列舉,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