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天路歷程》這部寓言體的現實主義小說,它的光環有必要在這裡贅述一下: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約翰▪班揚《天路歷程》


《天路歷程》1681年一問世就大受歡迎,一年內重印了三次,賣出了10萬冊(那個時代可以想象這個數字的意義,讀書識字的人並不多)。人們把它當成《聖經》一樣反覆閱看,直到它已經破舊得不能再讀,後來不得不多次重印。它被西方國家稱為“具有永恆意義的百科全書”,是英國文學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他可以和莎士比亞、彌爾頓相提並論,它與但丁的《神曲》、斯賓塞的《仙后》並稱為世界文學三大諷喻體作品。《仙后》吸引了詩人,《神曲》吸引了學者,而《天路歷程》吸引了各種年齡和地位的人,具有更高的“審美意識形態”。 這部作品在全世界各地已有多達二百餘種譯本,是除了《聖經》之外流傳最廣、翻譯文字最多的書籍。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但丁《神曲》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艾德蒙▪斯賓塞《仙后》


遺憾的是這本書直到172年後(咸豐皇帝時期)才翻譯成中文,成為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部西方長篇譯註。

更遺憾的是,其作者約翰▪班揚(被譽為英國通俗文學的鼻祖)寫完這本書7年後就去世了。文學評論界一些人還對他的書的“文學性”質疑,就像作家路遙《平凡的世界》被質疑一樣,因書的受眾者多而使他們喋喋不休,我不得不說,這些“評論家”是不是吃飽了撐的!路遙是在寫完《平凡的世界》2年後去世,偉大的人物都要如此相似嗎。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約翰▪班揚


約翰·班揚出身於補鍋匠家庭,家境貧寒,他參加了1644年的英國內戰,加入了克倫威爾領導的國會軍,之後兩次入獄,《天路歷程》就是在獄中完成的。他親眼目睹了被馬克思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被英國輝格黨稱為“清教徒革命”的英國內戰,目睹了世界近代史的開端,目睹了身為革命主體的城市平民、手工業者和自耕農最終卻沒撈到什麼好處,目睹了動盪中不公平的一切,而他又是一個基督教信徒,他內心的掙扎可想而知。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英國內戰:議會派與保皇派鬥爭


所以書中的隱喻和基督徒形象是映射現實的最好武器。

一句話總結《天路歷程》講的就一件事:主人公 “基督徒”在“傳道者”的啟發引導下,離開家鄉“毀滅城”走向天國“錫安山”的艱難歷程故事。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主人公:基督徒


書中大量採摘了《聖經》材料,所以有著濃郁的基督教文化特色。書中人名大多是聖經中的原型,如基督徒的四個孩子叫馬太,撒母耳,約瑟,雅各。馬太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撒母耳是以色列著名先知,約瑟為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雅各則是耶穌的弟弟,是早期教會的領袖之一。富麗宮的看守人叫警醒,意為保持警醒,不要受異端邪教的誘惑,是聖經新約的重要教悔之一,作者通過這些抽象的集個性與共性於一體的典型化的人物名字,讓當時的普通人也能夠看得懂。另外以上的名字在聖經中來說是上帝所喜悅的,另外提到的一些人物是上帝所厭惡的,比如專制暴君魔王亞玻倫、“傲慢”、“自大”等,他們的命運也都因此走向失敗。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魔王亞玻倫


基督徒在走向錫安山的路程中,展示了人間,天堂,地域複雜的生活畫面,展示了現實的艱難,這些畫面當然是諷刺英國王朝復辟時期貴族階級的腐敗和貪婪,你能從中看到當時英國社會的眾生之相。

同樣,經典的意義在於可以映射千年。讀者現在也可以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從不同人物或形象身上得到教訓和啟迪;也可以從中找到映射社會的影子,直接分辨出什麼是好與壞。


1, 本書的整個框架告訴了怎樣得到理想的生活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這個宗教故事的框架線索是:基督原罪--——信主——贖罪——得救——沐浴主恩。基督徒在尋求真理與光明的道路上遇到了絕望潭,艱難山,制服了魔王亞玻倫,成功逃出疑惑寨與絕望巨人的阻擋,經歷了浮華市場的考驗,度過了無橋之河,到達了天國,實現了美好理想。

這整個過程是不是就是我們自己一生的奮鬥史,就像遊戲中的打怪升級,我們披荊斬棘,走過萬般坎坷,最終迎來想要的生活。

基督原罪”就是我們人生之初的無知,“信主”相當於我們從迷茫(絕望潭)中找到了最初的信仰(奮鬥)目標,可是這個目標讓我們為之付出一切(艱難山)卻傷痕累累,你不得不為自己原來的無知而付出代價;於是你來到了“贖罪”的過程,你必須制服魔王,逃出疑惑,推開絕望巨人,經歷名利場的考驗;如果你能堅持下來,最終你會“得救”,你的生命再一次得到昇華,此時你才變得成熟穩重;這時你已人到中年,就能夠“沐浴主恩”可,享受天倫之樂,或者是你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實現了夢想。這整個故事使我們領悟到為人處事的智慧,汲取對待人生險惡的勇氣。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人生的階梯


2,書中的人名直接告訴了你該擁有什麼品質。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正面的形象:傳道者,基督徒,守信,幫手,善意,曉諭,耐性 ,警醒,機靈,敬虔,審慎,慈善,盼望,學問,經驗,警覺,誠摯,仗義大俠 ,以諾,摩西,以利亞 ,睿智,慈悲 ,神勇先生 ,妙手,衛真,誠信老人,堅忍等。

反面的形象:魔王亞玻倫,頑固,俗人智,循規蹈矩,溫良,任性,愚陋,懶惰,自戀,刻板,虛偽,水性楊花,亞當第一,色慾,獵豔,驕縱,羞愧,貪婪,傲慢,自大,自負,虛榮,柔順,疑慮,膽怯,扯臊,巧嘴,恨善法官,嫉妒,痴迷,馬屁精,罪惡爵士,肉慾爵士,奢華爵士,虛榮爵士,淫蕩老爵士,貪婪爵士,無賴先生,惡意先生,縱慾先生,放蕩先生,蠻橫先生,傲慢先生,敵意先生,謊言先生,殘忍先生,陰暗先生,暴躁先生,沾光,世俗先生,戀鈔先生,吝嗇先生,詐騙先生,底馬,疑心,絕望巨人,無知,棄義,小信,怯懦,猜疑,罪孽,偷懶,輕浮太太等。

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身上可能雜糅的品質嗎,你該“取”什麼,該“去”什麼,一目瞭然。


3,書中的地名就是我們每個人生必須經過的考驗。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一潭死水,我可以給他命名為“絕望潭”吧


代表地獄的:毀滅城,絕望潭,縱慾城,德行鎮,虛榮國,死陰谷,迷惑城,空談巷,浮華鎮,巧嘴鎮,貪慾縣,斂財鎮,錢財崗,疑惑寨,背信城,實在鎮,寬路門,殺人徑,迷魂地等,越過這些地方你就能到達

代表天堂的:艱難山,富麗宮,生命水之河,愉悅山,以馬內利之地,篤信城,良緣國,錫安山等;

這是多麼直白的告知。


4,浮華市場不僅映射當時的現實更映射今天的現實。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深圳: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浮華市場”


基督徒和守信在浮華市場,五花八門的市場上,倒賣的是各種各樣虛化的東西,房子,土地,金銀珠寶,榮譽,頭銜,國家,慾望,樂趣,生命,身體,靈魂等等,欺騙和謀殺在這裡是正常的。

唯獨沒有真理這樣的商品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最假的真理

他們因為追求真理,遭受辱罵痛打遊街示眾,因蔑視名利而受到懲罰,可以聯想到作者因步道而屢次被捕入獄,他把資產階級王朝復辟時期的世俗社會濃縮到一個集市中。那是一個經濟和物質利益至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買賣的經濟行為來衡量和操作的社會,世俗世界就是自私和道德墮落的世界。而清教徒就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一群人。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願真理的光芒照耀


《聖經》上說“你當買真理,就是智慧,訓誨和聰明也都不可賣。(《箴言》第23章第23節)”班揚自己也曾受過監獄刑罰.。但是從不抱怨,因為經上說,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享受福氣(《彼得前書》第3章第9節)。

作者希望基督徒深惡痛絕三件事:1,脫離正道 2,憎惡十字架 3,走向地獄。這些話都寓意深刻,

我們今天的社會現狀呢?很多人的價值觀不是功利主義的嗎,物質慾望與經濟利益至上為原則,自私自利和道德淪喪為標準,身在“名利場”,皆是酗酒者!哪有獨醒之人!屈原如果在世,又該跳汨羅江了!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屈原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不過文化和道德在各行各業漸漸被重視,文藝復興的旗幟在漸漸升起。

應該肯定的是,雖然《天路歷程》是一部宗教寓言小說,卻沒有狹隘的宗派主義,其宣揚的基督教關於救贖的思想,收到不是基督徒廣大讀者的認可和歡迎。


宗教,它既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根植於現實的希望,正是這種希望使信仰得以確立。《聖經》上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你信了,那才叫宗教。宗教精神的基本向度就是對人間苦難的博愛關懷和對超越存在的終極訴求。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也許欠缺真正意義上的宗教信仰。我們自己也欠缺信仰,我們口頭上經常會說,我信仰快樂至上,我信仰自由意志,其實你的快樂和自由也許正是你自己的枷鎖你卻不自知。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也許你真會擁有一種信仰,可現實中也總會遇到信仰危機的時候,因為對信仰目標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慾望總會碰撞。也許是文化的碰撞,也許是你內心抉擇的碰撞。


但我覺得不管怎樣,如果你能像書中的主人公“基督徒”一樣,走進窄門,爬過絕望潭,見著十字架,刺穿亞伯倫的胸膛,砍下絕望巨人的頭顱

走完全程,你終會到達你自己的“奶與蜜的聖地——錫安山上”。

淺析《天路歷程》中的基督教文化藝術形象,可以自觀

奶與蜜的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