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探究隆庆新政对民生的影响

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探究隆庆新政对民生的影响

明朝时期的明穆宗是明朝史上在位时间相对比较短的皇帝之一,明穆宗的隆庆年号仅仅使用了六年,但就在明穆宗在位的这六年期间,他却进行了一项比较重大的政治改革即隆庆新政。由于自小的经历原因,明穆宗是一个相对比较沉默寡言且性情温和的皇帝,隆庆新政也是在许多大臣的共同努力之下所实行的政治政策,在实行政治政策方面,隆庆帝会非常大度的听从大臣们的意见,这也是隆庆新政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隆庆新政是一系列的治国新政,包括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改造措施,这些治国新政使得这个时期的小农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民生状况产生了很多的积极影响,不仅仅抑制了土地兼并、贪腐等方面的情况,还让明朝在对外关系上站在了相对比较强势的地位,当然除去积极影响之外,隆庆新政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它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皇权旁落的状况,而这样的状况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十分不利,而且在隆庆新政实施之后,税收开始增加,百姓之间相对繁荣的商业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打击。

隆庆新政的政治措施:垂拱而治、优选人才

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探究隆庆新政对民生的影响

隆庆帝因为从小不受重视且在太子之位待过很长时间的原因,他本人形成了非常淡薄低调而又谨慎小心的性格,在他执政期间最大的追求就是垂拱而治,一些国家大事他全部都是交给自己手下的大臣们去做的,明穆宗“垂拱而治”的成功,源于有能力的人才被发掘出来,在明穆宗不直接敢于朝政,简政放权,使朝臣聚心聚力,共同管理国家,让隆庆新政下国家能够处于相对稳定和繁荣的局面。

隆庆皇帝一上位之后,就立马改变了因为他的父亲对于道术痴迷而造成的政治混乱现象,除此之外,他还非常欣赏那些勇于纳谏的大臣们,对于大臣的政治想法会进行全方位的接受和采纳。隆庆帝在真正掌握大权之后,对当时的政治环境进行了非常严苛的整顿,面对当时官场贪污腐败盛行的局面,他带领着大臣们开始进行严苛的考核制度改造,与此同时,他开始大规模的查处贪官污吏。隆庆帝在进一步的完善官员考核选拔制度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各种政治手段提高官场的效率,整个隆庆年间的政治风气也开始往更加好的方向不断发展。根据《明史》记载:“先朝政令不便者,皆以遗诏改之。召用建言得罪诸臣,死者恤录。方士悉付法司治罪。罢一切斋醮工作及例外采买。免明年天下田赋之半,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逋赋。释户部主事海瑞于狱。”

这些完善官员选拔考核制度以及改变贪污腐败盛行的政治风貌和政治手段对于民生问题产生了不小的积极影响,国家在对政治场上的风气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生存现状。因为贪官污吏的减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压力骤然减小,那些深受地方贪官污吏压迫的百姓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这些百姓的生存状况以及生活条件在不断的改善。同时官员选拔制度的严格和完善使得民间的许多读书人有了更好的晋升机会,政府鼓励大批非进士出身的官员入仕提拔等同于给了普通读书人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的政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当时百姓的生存意志,使得民间的读书风尚开始进一步的扩大。这样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对于读书的渴望和百姓对于特权阶层的向往,同时,吏治逐渐清明的情况在不断地改善百姓的生存环境,民生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隆庆新政的军事政策:加强边防、重用武将

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探究隆庆新政对民生的影响

蒙古骑兵

隆庆皇帝在位期间针对嘉靖时期的边防弊病为当时的边防事务做了一定程度的军事改进政策,针对这些军事方面的边防问题,当时明朝内阁提出了加强北边的军事防备及修筑加固长城的建议。在加强边防军事实力这个问题上,明朝的官员采取的是通过提高相关待遇的方式招来精明强干的官员去驻守边防的方法,经过物资的补齐、边防的加固以及官员的共同努力,曾经好似随时崩溃的明朝边防开始逐步的稳定下来,针对边防的局势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改造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蒙古军队从此再不敢踏足明朝的边境。经过隆庆新政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之后,已经岌岌可危的边防事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巩固,在这个基础上边境百姓的生活也开始变得安稳祥和起来。

隆庆新政对于边防弊病的解决使得边境的百姓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曾经朝不保夕的危机得到了彻底的解决,百姓的生存状态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解和改善。在边防问题得到解决之后,靠近边境地区的商业活动开始频繁起来,军事方面的措施进一步的促进了普通民众的低成本商业活动的普及,曾经生存都非常困难的边境百姓在商业方面的活动频率开始增加。当然除了这些相对积极的民生影响之外,军事政策也对当时的民生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军事政策的实施过程之中免不了战争的爆发,生存在这些战争爆发周围的百姓很多都遭遇了不幸,而且在进行军事改造之时所需要的大量钱财都是由百姓来提供的,这些改造所需要的钱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不过这对百姓的生活质量没有太大的影响,毕竟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安稳宁静的生活环境才是最根本的生存基础。

隆庆新政的经济措施:隆庆开关、放开海运

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探究隆庆新政对民生的影响

月港贸易的盛况

隆庆新政在经济方面的举措主要是放宽对于海外贸易的限制,在隆庆年间,隆庆皇帝也宣布了解除海禁的政策,史称“隆庆开关”,不过海禁政策是朱元璋下达的一个祖训,所以为了应对当时的文官抵制问题,隆庆帝做出了一个相对比较聪明的决策。

根据《浅谈“隆庆开海”之影响》可知:“明朝进入了隆庆时代。明朝政府面对倭寇之乱屡打不绝的现实,认识到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说的“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问题,……就诏告群臣:“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由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短暂的合法的地位。”隆庆新政的开海政策使得当时的明朝商人开始走出国门,拓展了明朝商业的海外市场,同时明朝的商品出口数量也呈直线上升趋势,商业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政策的改变使得当时的社会经济实力呈现普遍上升趋势,这些改变使得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百姓,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经济实力得到了飞速的提升,曾经死气沉沉的生存状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当然商业贸易繁荣的同时也增加了百姓财产损失的可能性,一些盲目投入商业活动的人出现了倾家荡产的情况。除此之外,这个经济方面的开海政策应该是隆庆新政之中对百姓影响相对比较大的一个举措。

隆庆新政的外交措施:隆庆和议、俺答封贡

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探究隆庆新政对民生的影响

殷会利、钟捷、范新国画:《俺答封贡》


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隆庆和议正式达成: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其兄弟、亲戚和部下皆享有官衔;双方互开贸易,建立和平有序的贡市贸易关系,史称“俺答封贡”

明朝在谋求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也采取了强势的武力威胁手段。在对外交往的过程当中,国富民强才是拥有话语权的绝对条件,明朝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力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外交方面明朝隆庆年间的政府部门占据绝对的话语权,在使用绝对的武力镇压之后,明朝政府又给当时的蒙古族首领送了大量的礼物和一个被册封的尊贵头衔,在强势的武力镇压和经济补偿的相互作用之下,蒙古与明朝的关系一下子变得亲近缓和了不少。

根据《明史》记载:“九月乙卯,俺答寇大同,诏严战守。癸亥,俺答陷石州,杀知州王亮采,掠交城、文水。……冬十月丙戌,寇退,京师解严。甲辰,谕群臣议边防事宜。宁夏总兵官雷龙出塞邀击河套部,败之。十一月癸亥,祀天于南郊。”外交政策的改变使得当时的百姓自尊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外交关系的缓解给明朝百姓安稳的生活增添了新的保障。

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四个方面,探究隆庆新政对民生的影响

鄂托克前旗清水营明代马市


结论:

隆庆新政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确实提升了当时明朝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但是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社会基础,决定了被压制的百姓永远是生活最艰苦的基层,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使当时的百姓获得很高的幸福感,明朝政府迫于财政支出的压力,加大了税收的力度,所以当时的明朝百姓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承担了比以往更重的税收压力。只能说,在封建社会时期任何利国利民的改革政策对百姓的生存都有双面的影响,百利而无一害的政策并不存在。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参考文献:《明史》、《浅谈“隆庆开海”之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