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共性问题:一做题就发懵?本文帮你答疑解惑

明明上课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发懵!”

“这道题我记得老师讲过的,为什么我一做题还是不会呢?”

“这种题型我好像见过,但是想不起来到底应该怎么做了!”

以上这三种问题,是高中生在做题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析一下高中生不会做题的原因。

高中生共性问题:一做题就发懵?本文帮你答疑解惑

1、还停留在“坐等”的状态

高中阶段和初中、小学不同,同学们不能等着知识自己到你脑海中,要学会主动汲取知识。

即使这样的车轱辘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做不到,即使到了高三,也还是没有适应高中的学习,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考结束,看到成绩的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高中生共性问题:一做题就发懵?本文帮你答疑解惑

2、上课听懂了但是没有吸收

有时候老师上课讲了一道题,学生听得非常清晰明了,甚至自己再做一遍都能够顺利解决,但题目稍加改变,自己做起来就会感到吃力,甚至联想不到原题或考点。

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每堂课后合理利用时间,充分归纳、细化、吸收、掌握课堂内容,将老师的解题思路变为自己的思路,这一过程至关重要。

高中生共性问题:一做题就发懵?本文帮你答疑解惑

3、不懂装懂

高中生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都会不懂装懂,一道题,一个知识点明明不会,老师问谁还不会,有的学生就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不吭声。

这样的做法最终害的是你自己,今天不会一个知识点,混过去了,没什么,明天再来一个,觉得也没什么,但是这个雪球注定会越滚越大,到了你承受不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什么都不会了。

高中生共性问题:一做题就发懵?本文帮你答疑解惑

4、不做针对性的训练

上完课后老师一般都会布置作业,有的学生会在老师作业的基础上,对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学习了三角函数之后就会系统的做一些三角函数相关的练习,通过系统的练习之后就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而有的学生在面对作业的时候只是浅尝辄止,做了两道题目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其实题型千变万化,没有那么快能够掌握透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