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業應如何重新奪回被鐵路挖走的支線航空市場?

莊蘇穎


高鐵網絡的鋪設,的確對支線航空運輸業帶來了相當大的衝擊,尤其是對1000km距離以下的航線。最經典的案例就是鄭西客運專線2010年建成通車之後,瞬間就讓幸福航空取消了西安飛往鄭州的全部航班,哪怕當時幸福航空推出了99元西安飛往鄭州的超低票價,也無濟於事,可見高鐵運輸線路對於沿途支線航空業的巨大沖擊力。

在這種背景之下,支線航空運輸業如何自救,個人觀點不妨考慮下面的方式:

1、避其鋒芒;

避開已有高鐵線路網絡,轉而在未開通高鐵線路的地區運營支線航空,比如黑龍江的伊春、建三江、漠河,內蒙的滿洲里、鄂爾多斯、烏海等地。沒有高鐵的情況下,由國內其他城市進入到這些地區還是得依靠航空比較最為快捷。而且這些小地方的機場往往都會有比較不錯的航班補貼。

2、關注地利所造成的壁壘型航線;

比如海口、三亞兩地飛往內地的航線、山東煙臺、威海、青島等地飛往大連、丹東等東三省機場的航線。由於海峽的存在,鐵路運輸是沒有競爭力的,支線航空目前生存還是不錯。

再比如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地區的內部各二線、三線機場之間航線,旅遊季來臨的時候都是非常火爆的。畢竟這裡區域面積太大,高鐵線路普及率低,現有公路普鐵時間上都不佔優勢。

3、採購國產支線客機以降低運營成本;

飛機採購成本對於航線運營而言還是比較大的一塊資金支出項,現有的支線航空一般採購的都是巴西航空ERJ或者加拿大龐巴迪CRJ兩大系列機型,單價採購成本往往在5000萬美元以上,要是航線上座率差,對於航空公司而言不知何年才能收回成本。

如今國內推出了ARJ21這一機型,也是採用噴氣式動力,單價3000萬美元,這樣的使用下來就能大幅降低成本,同時也能在票價上推出更有吸引力的價格。

國內的成都航空、天驕航空,以及剛剛成立的123航空等,都開始運營ARJ21這一機型了,拋開其他因素不談,至少採購運營成本要低一些。


總的來說,1000km以下航線支線航空和高鐵之間的競爭目前還是處於下風,只能在夾縫中避其鋒芒,最大程度發揮自身較為靈活的運營特點與之競爭。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