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1月23日,最新一季的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悄悄上线,宋茜、王鸥、林允、蒋梦婕四位“闺女”,透过镜头记录各自不同的独居生活故事。


先给大家讲一下《我家那闺女》的节目设置,整个节目分为两个拍摄地点,一是演播室内景棚拍摄,邀请各位“闺女们”的爸爸或妈妈做客;二是外景拍摄各位“闺女们”的日常生活。


而这一季,出现了一个特殊情况,本该出现在演播室内的王鸥父母并没有如期到来,改由王鸥亲自录制。


在我眼里,王鸥不是流量明星,但算得上有演技有颜值的实力派演员。


她出道不算晚,直到《琅琊榜》和《伪装者》这两部戏大火之后,才真正被观众所熟知。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随后,她在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中塑造了一个漂亮、有能力的形象,圈粉无数。如果不是因为这档综艺,实在想不到她有这样的原生家庭。


她说:自己人生最灰暗的记忆,全部来源于童年。


在王鸥三岁的时候,父母便离婚了。爸妈离婚之后都不太愿意长期照顾她。爸爸照顾一段时间受不了,就把妈妈叫来,妈妈照顾一段时间也受不了,就把王鸥放在一个亲戚家。


也是因为童年的这些经历,她对自己有很大的自我否定跟自卑感。所以,她在节目说:


“我是觉得爱情很美好,但是绝对不会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爸从小不夸我,我依然觉得,我不配别人喜欢我。”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在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话题#王鸥原生家庭故事#就被推上了热搜,迅速得到了2.2亿次的阅读,也引发了很多人对原生家庭的共鸣。


今天我们主要来谈谈原生家庭的代际遗传,如果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曾经讨厌的爸妈,要怎么办?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袁女士,33岁

婚龄6年

我的父母没有离婚,但是我从高中开始就这么的盼望着。爸爸早年因为厂里效益不好,辞职经商,可是一直没有起色,家里的生活比原来还要不如。妈妈每天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爸爸:无能、窝囊废……等等。


现在,我发现我不能面对丈夫的失败及懈怠,只要他事业受阻,像“窝囊废”这样恶毒的话就会不假思索地吼出去。因为这样的事情,老公和我吵了不是一次两次了,有时候甚至冷战几天不回家,很苦恼。


心理咨询师分析:

看到你的这段话,让我突然想起了电视剧《都挺好》里的一幕:


苏大强因为和保姆情断,又被羞辱,和明玉与明成哭闹寻死,闹到了警局。


在警局苏大强一直咄咄逼人,大骂他们兄妹不赡养老人。明玉气急后,对着父亲吼道“窝囊废”,结果苏大强指着明玉大喊“赵美兰”。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赵美兰是苏大强的妻子,明玉的母亲,在世时对苏大强严防死守,“窝囊废”“没用”这样的话没少说。而赵美兰因为从小重男轻女,是明玉最恨的人。


结果同样的话,竟然从明玉的口中说出来,就像明玉说的那句话:


“这么多年,我拼命地赚钱,拼命地想成功。我就是为了告诉她,她是错的。但我万万没想到,我努力了这么多年,我居然变成了我最恨的人。”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讨厌父母的某些地方,长大后却发现自己的身上不可避免地有了类似的影子,多少会让我们感到无力和失控,这在很多来访者的身上都非常的常见。


就像你会不自觉地想要学着母亲骂丈夫一样,有些人可能会和父母在婚姻上做同样的选择,比如出轨。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1、看到这些“习得”的积极面。

不管你再不愿意承认,即使父母身上这些令你讨厌的特质,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它让我们得以存活。举个例子:


明玉确实在三个孩子当中是最像母亲赵美兰的,虽然不像母亲那么尖酸刻薄,但是她工作中雷厉风行、为工作拼命的“狠劲儿”,的确有母亲的影子。


这使得明玉成了苏家三个孩子当中,事业最成功最有钱的一位。


再回想你是不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因为有些“脾气”而逃过了同学的欺负。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2、处理对父母的恨,哀悼父母无法做到的部分。

在与《内心的小孩对话》这本书中,作者举了来访者帕特里夏的例子。帕特里夏从小没有受到父母的关爱,所以在电影和大街上看到母亲和孩子温馨的场景时都会特别的伤心。


她说:我知道事情已经这样了,过去无法改变。我也知道自己永远都不会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我花费了大量的经历应对这种情绪,但有时候,我仍会感到悲伤。


作者在这里就给帕特里夏提供了一个方法:哀悼。


这个方法来源于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的著作《论死亡与临终》。她概述了人们在临终的悲痛经历中体会到的那些阶段。此后,她的阶段理论被用来描述一段关系的结束。


与父母的关系也一样,当你发现自己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后,也会经历否认、愤怒、挣扎、抑郁和最终的接受的阶段。这个消化的过程就是哀悼,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找自己值得信赖的朋友倾诉,从旁协助;或者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自己的心情,整理思绪。


如果你觉得内心的感觉让你觉得深深的压抑,可以寻找专业的人员帮助,比如像我一样的心理咨询师。


哀悼会让我们慢慢放下,并学会接受:哦,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事已至此,接受才是变好的开始。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3、有意识地发展出自己的方式去应对外界

因为通常来讲,察觉到自己不恰当的行为方式是最难的,因此这一步相对于前两个步骤来说,也更为容易。


当你知道自己的“想要”与“不想要”之后,一切都会变得简单。举个例子:


你的母亲其实是因为对父亲的能力不满,而在内心产生了“他是否有能力负担一家人生活起居”的不安。


她的内心里其实是一个既愤怒、恐惧、又严重焦虑的小孩子。而这样的不安,母亲通过生活的细节传递给了你,比如:每天有的零花钱,开始缩减,或者直接取消。


而丈夫偶尔的失败(可能只是在你眼里的)唤起了你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并和母亲一样通过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向外释放。


我终于如妈妈所愿,对着老公吼出了“窝囊废”


那么,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什么方式可以缓解你的不安与恐惧?都可以试一试。比如和老公表达你的感受,再比如通过瑜伽、冥想来实现。


我们只有不断地观察、学习、练习成熟的应对方式,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