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的六大叛徒,或是宗室之子,或是重臣之後

在三國時期,既有忠義之臣,如關羽、張飛、沮授、審配、臧洪、楊阜、高順等,他們死不背主,寧死不降。還有一些人,則首鼠兩端,毫無氣節,如呂布、張遼、許攸、馬超、張郃等,他們有的最終慘死;有的幸得善終,並建功立業,但終抹不掉變節的汙點。

下面,魏某便說一個特殊群體,東吳的叛徒集團。

東吳的六大叛徒,或是宗室之子,或是重臣之後

一、孫輔

孫輔,字國儀,豫章太守、都亭侯孫賁之弟 ,孫策、孫權的堂兄。孫輔最初以揚武校尉的身份輔助孫策平定三郡。又跟隨孫策討伐陵陽,活捉祖郎等。199年,隨從孫策襲擊廬江太守劉勳,孫輔身先士卒,立有戰功,被任命為廬陵太守 ,後升任平南將軍、假節兼交州刺史。

孫策死,孫權繼立。

孫輔擔心孫權不能保守江東,於是派遣使者與曹操暗中來往。此事被人告發,孫權知道了,不動聲色,派人召孫輔相會,當面揭露其事。孫輔還待狡辯,孫權拿出孫輔勾結曹操的書信,孫輔服罪。孫權盡殺孫輔的近臣,削減部曲,將他流放到東部幽禁。 數年之後,孫輔去世。

東吳的六大叛徒,或是宗室之子,或是重臣之後

二、韓綜

韓綜,字不詳,孫吳老將韓當之子。

226年,韓當過世,子韓綜繼統其眾。是年,孫權聞魏文帝曹丕崩,徵江夏,圍石陽,因韓綜父憂,遂令韓綜留守武昌,並未隨軍出戰。

韓綜任上淫亂不軌,孫權看在韓當面上,並不怪罪。但韓綜內懷憂懼,於是載父喪,將母家屬部曲男女數千人奔魏。

曹魏用韓綜為將軍,數次侵犯吳國邊境,殺害人民,大為孫權所恨。後在在東興之役中,韓綜為魏國前鋒,臨陣兵敗而死。

東吳的六大叛徒,或是宗室之子,或是重臣之後

三、步闡

步闡,字仲思,徐州淮陰人,孫吳重臣、丞相步騭次子。

父親步騭、兄長步協相繼去世,步闡繼任為西陵督,任昭武將軍,封西亭侯。

272年,孫皓徵召步闡回朝,任繞帳督。步闡一家自父步騭開始、兄步協,到步闡,共經略西陵達四十餘年。步闡受召後,非常不安,於是舉西陵城投降晉國, 並將兄長步協的兩個兒子步璣、步璿送晉國當人質。晉國任命步闡當都督西陵諸軍事、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兼遙領交州牧,封宜都侯。

孫吳大將陸抗立派遣將軍左奕、吾彥、蔡貢攻擊步闡。

晉帝司馬炎則遣荊州刺史楊肇率軍前往西陵迎接步闡,車騎將軍羊祜率步軍攻打江陵,巴東監軍徐胤率水軍攻擊建平,以救援步闡。

陸抗應對得力,派親信據守江陵、建平城,抗擊羊祜、徐胤兩路大軍;另親率大兵,討伐步闡,西晉援軍楊肇兵敗撤退,西陵步闡遂成困獸,最終城陷人亡。

四、孫秀

孫匡,字季佐,孫堅第四子,孫權弟。200年,曹操拉攏孫策勢力,以弟女婚配孫匡。孫匡後被舉孝廉茂才,還沒有正式為官,早卒,當年二十餘歲。孫匡與曹氏生子孫泰,官至長水校尉。

孫秀,字彥才,孫匡的孫子,孫權的侄孫!孫秀乃宗室之親,向有威望,手握重兵,於是甚為吳主孫皓忌憚,有處置後快之心!

孫秀害怕,於是帶家眷投降西晉,司馬炎以高官厚祿相封賞。

晉武帝滅了東吳,東吳孫皓投降,很多大臣都是向晉武帝道賀,孫秀愧對祖宗,藉故未去。

東吳的六大叛徒,或是宗室之子,或是重臣之後

五、全懌

全琮,字子璜,吳郡錢唐人,吳國名將、重臣,尚公主孫魯班,自此一門顯貴,拜右大司馬、左軍師。

全懌,全琮三子,父全琮死後,繼領父兵。東吳權臣孫綝使全懌與全端、文欽、唐諮等步騎三萬救諸葛誕。全懌兄長的兒子全輝、全儀惹上官司,帶著他的母親和家將數十人渡江,投降了司馬昭。於是鍾會秘密作書,派遣全儀、全輝的家人去給全懌報信,說吳主因為全懌等不能拿下壽春而暴怒,想要盡殺他的家人,所以逃到北方。全懌等聞訊,內心恐懼不安,於是開城投降。

曹魏以全懌為平東將軍,封臨湘侯。全懌兄子全禕、全儀、全靜等亦降魏,皆歷郡守列侯。

東吳的六大叛徒,或是宗室之子,或是重臣之後

六、孫壹

孫奐,字季明 ,孫堅弟孫靜第四子,孫策和孫權的堂弟。219年,兄孫皎去世,孫奐接替統領其部眾,以揚武中郎將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

孫壹,孫奐之子,其兄孫承卒,奉孫奐後,襲業為將。及孫綝誅滕胤、呂據,呂據、滕胤皆孫壹之妹夫,孫壹弟孫封又知胤、據謀,自殺。

孫綝遣朱異潛襲孫壹,朱異至武昌,孫壹知其攻己,率部曲千餘口投奔魏國。

曹魏以壹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封吳侯,以故主芳貴人邢氏妻之,壹入魏三年死。

結論:

已上就是魏某排出的孫吳六大叛徒,如有疏漏,歡迎網友們賜評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