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祸水”开山鼻祖,妺喜的真实身份以及战争狂人夏桀亡国之迷

“红颜祸水”开山鼻祖,妺喜的真实身份以及战争狂人夏桀亡国之迷

01

说起夏朝,首先要说夏禹,也就是“大禹治水”的大禹。

“红颜祸水”开山鼻祖,妺喜的真实身份以及战争狂人夏桀亡国之迷

大禹治水

禹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国家朝代的概念,是原始部落邦联制。当时各部落沿“母亲河”——黄河而居。然而黄河这位母亲并不是很慈祥,经常发洪水。禹的父亲鲧受命治水9年,用“堵”的办法,失败被罚,遭流放。禹接了他老子的班继续治水,相传大禹接到治水的紧急任务时,才新婚4天,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_^,他吸取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水13年,终获成功。因为治水有功而受到部落人民的拥戴。

有了群众基础,再加上领导“舜”的赏识,当时部落领袖换届采取的是“禅让制”,老领导把位子让给了禹,光荣退休。等到禹退休时,他采取了“举贤不避亲”的方式,把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启了中国四千年历史的“世袭制”。不得不说禹给儿子取名“启”,大有深意。

启于是建立了夏朝,从此,中国历史的“公天下”转变成“家天下”。夏朝延续了约471年,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才称“帝”。夏朝共传14代,17后,最后一后就是“桀”。


02

桀的本名是癸,桀是商朝给他的谥号,即凶猛的意思。史称夏桀。

“红颜祸水”开山鼻祖,妺喜的真实身份以及战争狂人夏桀亡国之迷

夏桀

夏桀这个BOSS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据说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在水里能杀死大鳄鱼,在陆地上能生擒熊、虎、豹等猛兽。是自称“太阳王”的男人,他觉得自己是顺应天命的真命天子,所以狂妄自大地说:“天上的星星都簇拥着太阳,地上的老百姓也匍匐在我的脚下。既然太阳是永不灭亡的,那么我也不会灭亡。”

夏桀生性暴烈,崇尚武功,可以说是一个战争狂人,一切用拳头说话,经常出兵攻打周边的小部落。从另一个角度说来,桀也算是个有军事才能的人,因为前期但凡他发动战争都是战必胜,攻必克,这也让他更加不可一世。

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夏桀迎来了人生中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他发动大军攻打有施部落(今山东省蒙阴县境内),有施兵败求和,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其中包括妺[mò]喜。夏桀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爱,把她封为元妃,夏朝统治者的妻子称为元妃,相当于后来的皇后。所以说攻打有施是夏桀人生中的重要战争也不为过。


03

妹喜这个妹子生得十分美丽,这是肯定的,男人本来就是视觉动物,喜欢一个妹子肯定是始于颜值的。

“红颜祸水”开山鼻祖,妺喜的真实身份以及战争狂人夏桀亡国之迷

妹喜

妹喜的美有诗为证:“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大意就是说妹喜长得眉清目秀,婀娜多姿,人见人爱。用现代词汇来形容,是属于清纯类的,让人有初恋的感觉。找回初恋感觉的夏桀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

女人这种动物,一旦受宠,就容易恃宠而娇。

据说妹喜有三大爱好,别误会,不是“抽烟、喝酒、烫头”。

第一大爱好是喜欢穿男人的衣服带男人的帽子,佩剑戴冠,女扮男装,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制服诱惑”吧。然而夏桀偏偏好这口,被迷得不要不要的。

第二大爱好是喜欢在酒池子里跳舞唱歌,夏桀于是下令修建了一个足可以在里面划船的大酒池,好家伙,与此相比,后来商讨王的酒池显得格外寒酸。酒池修好,夏桀三千名饮酒高手在击鼓声中下池畅饮,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因醉酒而淹死。

第三大爱好是喜欢听“裂帛”之声,听到撕扯布帛的声音就会开心地笑。现代女性生气时会撕书,摔东西之类,而妹喜不是因为生气,她反而很开心。夏桀喜欢看到妹喜开心,听到她笑。于是夏桀便向民间征集大量布帛,堆在宫里,让人一匹接一匹地撕,惹妹喜发笑。当时是农业时代初期,织造业刚刚兴起,破坏布匹这种昂贵稀有的物品,简直是暴殄天物!


04

正是妹喜第三个爱好为其打上了“红颜祸水”的标签,成为导致夏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一时间,关于妹喜真实身份的各种传说甚嚣尘上。

有说她是有施部落首领的亲生女儿(也有说是养女),有施兵败,于是使出“美人计”,妹喜奉命潜伏到夏桀身边,诱惑夏桀,并且专门搞破坏,最终把夏朝搞得亡国了,史称历史“第一女间谍”。

有说是因为夏桀后来攻打岷山部落,岷山效法有施,献出两位美女,一位叫琬,一位叫琰(请不要联想前面是“双”,后面是“飞”字的两个字的词)。夏桀十分宠爱二女,妹喜则受到冷落,被安置在洛水一带。夏桀只顾眼前美女,忘记昔日恋人,妹喜心生怨恨,这时商部落派来的间谍“伊尹”看到机会,成功“策反”妹喜,妹喜成为商部落驻夏朝宫廷“秘密特工”,两人里应外合,夏朝就此灭亡。


05

夏朝的灭亡真的是因为妹喜这个“红颜祸水”吗?

首先看“间谍说”。

其实夏桀的父亲“发”在位时,夏王室内政失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当时各方诸侯已经逐渐强大起来,几乎不来朝贺天子,其中有施部落就带头不朝不贡,有因必有果,这正是夏桀要攻打有施的原因。有施原以为自己很强大,不服夏朝,觉得夏朝打不过自己,而事实的真相是有施盲目自信,直接被打败了,匆忙间“献美求和”乃是无奈之举,怎么可能事先培养好一个各方面素质顶尖的间谍来对付夏桀?况且如果事先有计划,直接献上就是了,何必要先带头不朝不贡,让自己被狠揍一顿后再献,多此一举。

再来看“里应外合”说。

假使伊尹的确是商部落派来的间谍,得到夏桀信任后,成为夏朝大臣。他怎么可能有机会接近后宫的“皇后”妹喜?并且还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妹喜,并策反妹喜。这么狗血的谍战剧情我是不相信的。何况后来商灭夏,夏桀被流放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琬”,“琰”二女不知所踪,誓死追随她心爱的“太阳王”的人却是妹喜,这简直是真爱!如果妹喜被商策反,早就论功行赏了,怎么可能去陪夏桀流亡,过苦日子?


06

夏朝灭亡,妺喜是需要担上一点点罪名,但不可能成为主因,那么夏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有以下三点:

第一,夏桀本身就是一位荒淫无度、贪图享受的暴君,他继承王位后,觉得宫室过于简陋,就下令在洛阳建造一座倾宫。这座倾宫历经7年才完工,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奴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如此劳民伤财,老百姓不怨声载道才怪。

第二,前面提到过,夏桀的父亲“发”在位时,夏朝就已经风雨飘摇,岌岌可危。面对日益强大的各方诸侯,夏桀只会一味征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国力。与享受相比,战争才是最大的消耗。年年征伐,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发出“时日曷丧,予及如偕亡!”的呐喊。意思是指着太阳道:“你这个可恶的太阳什么时候完蛋啊,我真愿意和你一道灭亡。”这便是成语“时日曷丧”的由来,表达了一种愿意与憎者一同去死的仇恨心理。

第三,“放虎归山”。东边的商部落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早就引起了夏桀的警觉,夏桀担心商部落会造反,就找了一个借口,将商部落首领“汤”抓住,囚禁在夏台。但是,汤早有准备,他用重金收买了夏桀宠爱的两个妃子琬和琰,没错,就是她们俩,让她们在夏桀面前替自己说好话。很快,夏桀就释放了汤。而日后,灭掉夏朝的,正是这位被释放掉的汤。


07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名以其所好,反自为祸。——《淮南子·原道训》

三国·魏·桓范《兵要》:“故曰好战者亡,忘战者危,不好不忘,天下之王也。”

“红颜祸水”开山鼻祖,妺喜的真实身份以及战争狂人夏桀亡国之迷

“红颜祸水”开山鼻祖,妺喜的真实身份以及战争狂人夏桀亡国之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