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人不死,西安或許成為中國首都

從殷商時期開始,中國歷史上有10次遷都記錄,最隆重的莫過於宋朝和明朝的兩次遷都了。明朝歷史上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攻佔南京城,從此定都南京。這座六朝古都自東漢時代起就被認為有王者之氣,如今這座宮殿僅留下了些遺址,但仍不失當年的氣魄。

如果此人不死,西安或許成為中國首都


但是靖難之役後的朱棣一直做噩夢,他開始懷念當時還是燕王封地的北平,於是他開始謀劃遷都北平。也是自明朝開始,北平一直作為中國的首都延續下來,但是,如果不是因為一位皇子的意外死亡,中國的首都就是西安了。

如果此人不死,西安或許成為中國首都


西安著名的鐘鼓樓,正是這個歷史拐點的見證者,西安鐘鼓樓是公元1380年朱元璋下令建造的,鐘樓的屋頂是重簷攢尖式的木建築結構,屬於古代最高建築等級,鼓樓通高34米,比天安門城樓還要高出1米,而且採取了皇家彩繪風格,形制之高,甚至超過了南京鐘鼓樓,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明代,為什麼會有這種突破常規的建築呢?

如果此人不死,西安或許成為中國首都


根據《明史》記載:朱元璋晚年時,曾想把國都遷回西安,特派太子朱標前去勘察。縱觀中國的朝代更迭,有兩個王朝最為強盛,一個是西漢,一個是唐朝,他們疆域寬廣,兩朝都城都是西安,而朱元璋也希望自己建立的大明王朝達到盛世。所以,在西安按照帝都的標準修建鐘鼓樓,就是遷都的第一步,而太子朱標因為考察西安,卻因為旅途勞頓水土不服而一病不起,回到南京後就病死了。

如果此人不死,西安或許成為中國首都


繼承人的意外死亡,對朱元璋的打擊非常大,西安也變成了他心目中的不祥之地,遷都之事從此再也不提。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平,西安錯過了最後一個重溫帝都舊夢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