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國家的海軍來說是核動力航母重要還是核潛艇重要?為什麼?

閃擊伯爵2


首先說,想要裝備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兩個主要條件必須滿足,一是技術,二是資金。而且這兩個條件,從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立項之日起就一直伴隨。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不是問題,那麼技術就成為唯一的限制因素。比如當今世界,只有兩個國家既裝備核潛艇又裝備核動力航母,他們是美國和法國。

但是美國和法國在核動力航母的裝備規模上,也不只是體現了國力問題,還有核動力技術問題乃至航母綜合技術水平問題。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的核動力系統可靠性差,存在動力不足的缺陷。而且包括彈射器系統在內的關鍵部件都依賴美國提供。兩國在核潛艇裝備規模上也有天壤之別。

俄羅斯海軍是一個“不發展核動力航母,只發展核潛艇的典型”,俄羅斯海軍曾經有設計製造核動力航母的經驗,但目前的經濟實力並不支持。對俄羅斯來說,擁有一艘航母是最緊迫的事情,不只關乎戰略威懾力,還有面子。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船臺大修,禍不單行連續發生事故,導致俄羅斯唯一的航母面臨報廢邊緣。

就在俄羅斯人為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擔憂的時候,新一艘“新西伯利亞號”核潛艇服役了。也在一定程度上維爾羅斯挽回了一點面子。實際上,蘇俄的海軍學說也不太重視航母艦隊的作用。這是導致蘇俄航母建造水平落後的主要原因。現在軍費不寬裕,只能更加註重核潛艇力量的建設。當然,這也符合俄羅斯中短期內的戰略指針。

印度是個新興軍事大國,軍事實力世界排名第四。印度海軍就是優先發展核潛艇,畢竟核潛艇是核大國最隱蔽最有效的威懾平臺。印度海軍中短期戰略是著眼印度洋,因此常規動力航母已經足夠滿足需要了。更重要的還是,印度沒有製造大型航空母艦的經驗,也沒有設計製造超級航母核動力系統的技術能力。


高峰軍事觀察


對於一個大國強國來說,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兩個都很重要,如果二選其一那就要看國情和現實來選擇。就目前來看全世界也只有美國和法國擁有核動力航母,當然法國的核動力航母不能和美國核動力航母同日而語,如果非要比較那隻能用大烏見小烏來形容!想擁有核動力航母,需要強大財力和科技實力不是一般國家能建造和養起的。要說核動力航母的優勢,那也不是一般武器可以替代的!核動力航母續航能力強,可以遊弋在世界個大洋,航母還是流動的國土,只要你的航母到哪個大洋,也就把國家的實力延伸那裡這是一種強大的威懾力!航母和平時期可以搶險救災,撤喬。戰時可以遠距離打擊和威懾,一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比一般國家的整個海軍還有強大當然我說的是美國。那麼核潛艇重不重要呢?當然也很重要,就目前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比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要多的多!聯合國五長都有,印度也在邁入門檻。核潛艇是戰略性武器,戰略武器指能對敵戰區縱深戰略目標實施攻擊的具有大面積摧毀作用的武器。這種武器,戰略上具有阻嚇、摧毀敵方作用和能力,並對敵具有戰略牽制作用的武器。相對核動力航母核潛艇造價要低,威懾力卻要強,所以在財力不允許同時擁有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的情況下,一般大國會先選擇核潛艇。雖然核潛艇沒有核動力航母用處多,但是核潛艇是戰略性武器!




煙淡而無味


問這個問題就像問一個人吃飯重要還是喝水重要一樣,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都是一國海軍的殺器,沒有誰更重要這一提法;當然,目前世界上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只有法國和美國兩個國家,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卻不在少數,如五常和以色列、印度。

兩者可以說是完全不同板塊上的尖端武器,又是同樣彰顯一國核力量的重要武器。核潛艇也分為攻擊型核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無疑彈道導彈核潛艇代表著一個國家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潛射彈道導彈加上核戰鬥部,跨越五洲四洋的毀滅性殺傷能力,也是海軍戰鬥力的重要基礎。


核動力航母則是大國海軍的象徵,將核動力應用於航母動力系統不是一般國家可以完成的,前蘇聯也僅僅留在建造階段,真正實現的只有美國和法國,而法國也只是半成品。核動力航母彰顯的更加是常規武器中的尖端科技成就。


標槍毒刺


那肯定是核潛艇重要,潛艇是否核動力完全是兩種概念

簡單參考各國海軍歷程就知道了,美國和法國是目前唯二的兩個既擁有核潛艇也擁有核航母的國家,但是兩國都是先有核潛艇,後才建造核動力航母。其他的英國、印度、龍國都是擁有核潛艇但航母是常規動力。前蘇聯核潛艇數量世界第一,但直到解體前才建造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在此之前甚至建造過核動力巡洋艦,可以看出各國選擇都是先發展核潛艇。

主要是因為對於潛艇來說是不是核動力完全是兩種概念,軍事屆有句話,再爛的核潛艇也可以吊打最先進的常規潛艇。潛艇水下航行時,作為主發動機的柴油機無法工作,是依靠自身儲備的電力來支撐,所以潛航一段時間就必須浮出水面或者以靠近水面以通氣管狀態讓柴油機工作補充電力。電池的電量和輸出功率有限,最高水下航速只能20節左右,巡航的經濟航速更是隻有3-4節。而在水下潛艇間對抗時,進行各種加減速和機動都必須時刻考慮到自身電池電量儲備問題。

目前常規潛艇雖然有AIP不依賴空氣技術,但還是採用自帶能源,水下航速同樣不高

潛艇一旦更換上核動力就完全是天翻地覆的不同,以上這些通通不用考慮,可以在水下30節航速飆車到底。不說別的,在目前反潛魚雷也只有50節航速,而且最大巡航力也只有一個小時情況下,意味著即使對方潛艇發動偷襲也必須要潛到距離核潛艇20海里內才行,否則永遠不可能打中。核潛艇人員編制較少,目前攻擊型核潛艇普遍在60~80人左右,依靠自身儲備不需要補給可以在水下呆6個月都沒問題,這意味著核潛艇可以攻擊到全球任何一個海域,對於世界上其他國家海軍來說,反潛圈要擴大至全球,這種被賊惦記的感覺很難受。


因為核潛艇水下動力寬裕,可以悠哉的上泵噴推進,而常規潛艇只能使用七大葉傾斜螺旋槳

相比較之下航空母艦有沒有使用核動力,最大意義在於可以省下航母自身燃油重量和空間,對於排水量8萬重型航母來說,相當於可以省下8000噸左右重量,約佔航母自身排水量的10%。但是實戰意義也就是可以少帶一艘油料補給艦,因為整個航母編隊自身消耗實在太大了。航母無法自己裸奔,給航母護衛的驅逐艦也需要油料補給;整個航母戰鬥群有七千多號人,這些人的吃喝拉撒也要補給;像尼米茲級航母自身攜帶的6000多噸航空燃油也只夠給全部艦載機加滿兩到三次油;要是空襲扔炸彈,彈藥庫的清空速度也賊快。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供應級快速戰鬥補給艦,每隔1.5天就要給在波斯灣部署的三個航母戰鬥群(小鷹號、林肯號和星座號)運送次補給,在高強度出擊情況下,彈藥和油料消耗量非常驚人。

所以在國家財力有限,側重發展的話,那麼毫無疑問是優先選擇核潛艇。核潛艇和常規潛艇戰鬥力區別實在太大,而核動力航母只是減少點消耗補給,常規動力航母戰鬥力與核動力航母也就多浪費幾千噸排水量,需要多帶一艘油料補給艦區別。


五嶽掩赤城


當今世界,能夠體現一個國家海軍強大實力的,只有航空母艦和戰略核潛艇。航母航程遠,可以攜帶很多的高科技武器、戰機等。而戰略核潛艇存在的意義,考驗的是這個國家在遭受了核打擊後有無二次核反擊能力。但兩者相比較的話,誰更重要呢?有的說航母更重要,也有的說核潛艇更重要,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

要分析兩者誰更重要,首先要從它的作戰任務入手。航空母艦有艦載機,可以擁有強大的空中打擊能力和船舶的強大機動性,擁有很強的遠程打擊能力。在幾次局部戰爭中美軍的航母完美的展現了這一點!而戰略核潛艇則可以深藏在海下,隱蔽自己的核彈,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將核彈發射出去,是核反擊能力的基石。

對於無核國家,發展戰略核潛艇沒有意義。因為核力量不是隨便一個國家都可以擁有的,研發的難度和維護的成本都很高,一般國家承受不起。常規潛艇倒是可以發展,但是它的攻擊性能和威懾力來說遠不如戰略核潛艇。還不如航母的攻擊力量強,所以對於這些國家來說,航母的作用要更強!

核力量是五常的基礎,所以對於五常國家來說,戰略核潛艇的重要性遠強於航母。如果一個大國沒有航空母艦,頂多就是不能像美國一樣到處溜達,炫耀武力。如果沒有戰略核潛艇,幾乎就代表著有沒有核反擊能力。

戰略核潛艇代表的是有效的核反擊能力,而核反擊能力是讓本國核力量具備實戰能力的前提,對於有核國家而言,它的重要性是遠超過航母的。這就是我們國家為什麼一定要研製出戰略核潛艇的原因。

不過對於小國家來說,不用發展戰略核潛艇,因為技術上難度太大。那麼就剩下航母了,我們大家都知道航母是很花錢的,保養和日常的配備就讓它們吃不消了,所以即使發展出來航母,其航母戰鬥群也很難具備戰鬥力。但是對於它們來說,航母的地位也還是比核潛艇更划算,而對於實力雄厚的大國來說,相比較航母,核潛艇才是最重要的!


話說通航


首先要肯定二者都重要,戰略性各有側重,在和平時期,軍事政治經濟博奕,航母比核潛重要些,在戰略核威懾上核潛比航母顯得更重要!總之,戰略核潛艇,隱身核轟炸機,陸基戰略導彈構成三位一體核反擊力量,再加上核動力航母打擊群將成為大國必不可少的強大軍事力量!





遍地黃金888


常說天上不可能降餡餅,更不可能降核潛艇和航母,那麼,萬一落下來了,而且核動力潛艇和核動力航母只能要一艘,選哪個呢?

從價值上來選,那必然選擇核動力航母,因為商品的價值是由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顯然造核動力航母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更長,總體上核動力航母也比核潛艇更難建造。何況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都是國之重器,有價未必有市場。

圖釋:山東號

但是核動力航母和核動力潛艇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顯然不能單純用市場價值來評估,還應該結合這個國家的基本軍事策略。

航母是一個移動的軍事基地,在獲取區域制空權、制海權、遠距離兵力輸送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對於主張軍事擴張的國家至關重要,比如美國心心念念做世界警察,嘴上說的不要,行為上確是全球執法,必然會更傾向於航母。

圖釋:某型號核潛艇

但是航母需要配套設施,比如想要奪得制空權編隊中需要有預警機,航母需要能夠起降預警機(我國航母目前還無法起降固定翼預警機),需要整個航母編隊的配合,單純發展一艘航母作用不是很大,還需要花錢配齊整個編隊,因此對於防禦型國家來說,為了節省軍事經費,未必喜歡航母。

圖釋:預警機

核潛艇的主要任務是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特點是隱蔽性,威力是可以實施突襲,攻擊力強,戰爭中具有強大的核反擊能力,是防禦型國家的利器,因此我國很長一段時間更側重於核潛艇。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核動力航母是吞金巨獸,一艘核動力航母配套的各種艦載電子設備光造價就得80億美元,加上艦載機數量和人員配製,巡洋艦,護衛艦,後勤補給艦,還有後續維護費用,形成一個航母打擊群費用就是一個天文數,一般國家也是無力承受。而美國建造一艘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造價也在18~22億美元之間,比核動力航母造價低不少,且核潛艇是“水下幽靈”,來無蹤,去無影,還可攜帶核彈頭,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和戰略值班任務,確保國家在遭受核打擊時第一時間發射核彈頭,具有強大的威懾力。

核功力航母適應於遠洋作戰任務,對於霸權主義國家有很強的威力,稱霸全球少不了核動力航母,但對於和平發展的中國來說,需要但不太實用,過去經濟落後時,海外利益稀少,沒必要花巨資發展航母。現如今,經濟全球化,貿易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同世界的利益越趨緊密,再加上國家還沒有完全統一,西方國家對我國耿耿於懷,發展核動力航母己經是時不我待了。所以國家的策略,先有核潛艇,再發展航母,就己經證明了核潛艇的重要性。


軍事網迷


核動力航母重要

如果兩者只能選擇一個,那麼無疑是核動力航母更為重要。

有人會覺得這麼說是不對的,因為核動力潛艇,可以是戰略核潛艇,裝備核導彈,其作戰效果和威懾力要遠遠超過核動力航母。

如果僅僅從戰鬥力和戰鬥結果來看,裝備核彈的核動力潛艇,確實有著大得多的優勢。

但這裡需要注意一個前提,那就是戰略核潛艇是否能開火。

因為一旦開火,那麼就等於核戰爭爆發,這個結果,幾乎沒有國家能承受得起。

舉個例子:

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其實就可以看作是美國和航母和蘇聯的核潛艇之間的爭鋒。最終結果如何,蘇聯敗退;

戰略核潛艇固然強大,但按動核按鈕的代價太過巨大。

而航母不同,航母是常規作戰的利器,不管是封鎖海域,還是對陸攻擊,都可以承擔。

而發動普通攻擊所帶來的後果,要遠遠低於核攻擊,所以航母的實用性和使用頻率要遠遠大於核潛艇。或者這麼說吧,這麼多年過去了,整個世界範圍內航母的戰功累累,而核潛艇可有出手過一次?

對於一個有核國家而言,選擇核航母,對方要是敢對你的核航母進行核打擊,那麼必然會做好遭遇核報復的打算,而如果不進行,常規戰爭,航母的優勢無以復加。

如果是一個無核國家,那麼航母更是首選,你弄個核潛艇,連核彈都帶不了,攻擊核潛艇的威懾力要遠遠弱於航母的。


葉飄刀


財力有限的時候還是先上核潛艇。

核潛艇

潛艇戰時的威懾能力很強,二戰時期的德國海狼給人們留下的恐怖印象就不說了。二戰後的局部戰爭中,潛艇也有亮眼表現:英阿馬島之戰中,在英國宣戰後,英軍核潛艇首先趕到馬島海域,“征服者”號核潛艇隨後擊沉阿“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阿軍的海上運輸線立即被切斷。為英軍奪取馬島海域周邊的制海權立下頭功。核潛艇的成本及建造週期也低於核動力航空母艦。例如美軍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造價約31億美元,福特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造價120億美元,兩者差出4倍。因此,從戰時的生存力和威懾力看,投資核潛艇是比核動力航空母艦更合適的買賣。

在此多說一點,核潛艇與常規潛艇的最大區別在於核潛艇的無限續航能力。核潛艇的續航能力只受核潛艇艇員的生理限制。因此核潛艇可以長期潛伏在水下游弋待機。而常規潛艇即便是AIP潛艇都需要浮上水面充電。這樣就提高了暴露風險,對潛艇的隱蔽性和生存性不利。而且,核潛艇可以一直保持較高的航速,比如15節甚至20節,這在追逐敵方水面艦只、反潛機動的時候非常有利。而常規潛艇的電力不足以這麼揮霍,多數情況下只能是3-4節航速慢慢走。所以,常規潛艇更多的是埋伏待機。從機動範圍和攻擊能力上看要比核潛艇差出不少。

核動力航空母艦

核動力航空母艦比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強的也是續航能力,另外還可以省出燃油艙空間給彈藥和航空燃油。美軍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彈藥攜帶量和航空燃油量是3000噸和1萬噸,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相應數字是2000噸和8000噸。這樣一來,很多人就認為核動力航空母艦更經濟。然而,如果把視角放到整個艦隊的話,考慮到護航艦隻都是燒油的,這種節省對於整個艦隊的油料補給而言沒有多大價值。另外多出來的彈藥量在高烈度武裝衝突中也只夠多盯2到3天而已。並不會減輕多少補給艦的壓力。而且,設計核動力航空母艦,核反應堆也不同於潛艇反應堆,其功率要更大一些。法國就吃了這方面的虧:“戴高樂”號直接採用了潛艇反應堆,輸出功率不足以驅動航空母艦達到30節航速,只好改艦載機,費勁巴力多年。現在設計下一代航空母艦,法國人也不提核動力了。

總之,由於核潛艇的性價比高,能同時裝備得起航空母艦的國家大部分還是先上核潛艇,航空母艦嘛還是常規動力的就行。也就美國財大氣粗,兩樣都要核動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