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自戀5個方面的最新研究


瞭解自戀5個方面的最新研究

導讀: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自戀的5個特徵中,哪一個可能是健康的。

01

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理解自戀者這個詞的含義,因為它確實被廣泛地應用於從名人到政客的每個人身上。儘管心理學對自戀者構成的理解已經相當成熟,但對其基本的潛在維度仍存在相當大的爭議。你可能已經知道浮誇的自戀者和脆弱的自戀者之間的區別,這種區別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即一些自戀的人似乎有一種真正膨脹的自我感覺(浮誇),而另一些人對他們真正的自我價值有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脆弱)。事實上,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浮誇只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的遮羞布。

另一個關鍵特徵涉及到一組從高到低的品質(特徵)與個體需要滿足的特定標準的精神疾病診斷之間的區別。心理學研究人員傾向於認為自戀是一種持續的品質,可以用一系列性格特徵類形容詞來描述,這些形容詞在自我報告問卷中出現,給人們用來給自己打分。然而,對於這種評級的潛在層面,仍有不同的爭議。西安大略大學(UWO)的Matthew Brown和他的同事們(2020年)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作為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一個項目的一部分,他們試圖完善自戀的測量方法,並更好地描述其潛在的維度。

除了理論上的考慮,最廣泛使用的自戀測量問卷仍然是自戀人格量表(NPI)。40個項目的NPI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衡量,但最基本的項目要求被試在兩個固定的選項中做出選擇,這兩個選項的得分代表自戀或不自戀(例如,“我本質上是一個謙虛的人”和“謙虛不適合我”)。

因此,自戀人格量表(NPI)在比較不同維度的程度方面無法很好地實施。為了克服這一限制,其他作者建議取消配對選項,並對反映自戀選擇的項目附加簡單的評分量表。然而,正如Brown等人報道的那樣,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些分數是否符合之前提出的三維框架。他們研究的目的是管理自戀人格量表(NPI)的評級規模版本,以確定它與最初的強制選擇測量相比會有何不同。

02

Brown等人對本科生樣本(527名被試,71%為女性)和在線臨床樣本(700名被試,69%為女性,平均年齡33歲)進行了測試。除了完成新版本的自戀人格量表(NPI),被試也要使用五因素模型人格特徵進行自我評定、還要填寫一份關於藥物使用的問卷,做焦慮和抑鬱症狀的測試,以及附加的以臨床為導向的人格評定量表,用以評估自戀的陰暗面(如精神病性和絕對主義)。如你所見,這是一項綜合性的研究,其多項指標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修訂後的自戀人格量表(NPI)在數據統計和分析時的表現。

在比較了兩個樣本對自戀人格量表(NPI)和相關人格測試的反應後,作者得出結論,自戀人格量表(NPI)包含了5個維度,而不是3個維度。看看你會如何評價自戀的五個方面:

可操縱性

l 我可以讓任何人相信我想他們相信的東西;

l 我通常能以自己的方式擺脫任何事情;

l 我看人就像看本書一樣簡單;

優越感

l 我即將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l 我就是成功本身

l 我覺得我就是個獨特的人

虛榮

l 我喜歡展示我的身體

l 我喜歡照鏡子

l 我喜歡欣賞自己的身體

領導力/權威性

l 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優秀的領導者

l 我喜歡成為他人的權威

l 我更喜歡當個領導者

浮誇的幻想

l 在我得到一切我想要的之前,我永不停歇

l 我知道我很棒因為大家都這麼跟我說

l 我希望有人來寫我的傳記

在考慮你會如何回應這些問題之後,考慮一下這些問題在你認識的人身上有多適用,或者在公共生活中,你認為有自戀特質的人身上有多適用。當你做這個思維實驗的時候,可能特別有趣的是去思考那些你在媒體上讀到的公眾人物的個性特徵,當他們努力獲得政治職位、成為名人、網紅,用盡方法吸引你們成為他們的粉絲。不要只是稱某人為自戀者,你可以用一種更微妙的方式來理解他們。

03

除了思考這5個NPI量表對自戀人格的特徵有多好之外,你可能還會思考這些維度中哪些比其他維度具有更廣泛的適用性。如果你想從事公共服務行業,把自己看作一個好的領導者明明是很好的。那些希望成為領導者但不認為自己有領導才能的人似乎註定要一輩子活在失望當中。

同樣,不管你為自己設想的未來是什麼,擁有健康程度的自信也可以是適應性的,即使它涉及到一定程度的優越感。虛榮的人可能有點煩人,尤其是當他們似乎只對自己的外表和穿著感興趣,但他們似乎沒有任何惡意或想要傷害別人。

為了支持這一思路,聖母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NPI與其他的測量方法的相關性,從經驗上區分自戀的自適應和自適應不良的特徵。神經質與領導能力和優越感亞量表之間的負相關關係表明,這些品質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具有適應性。

虛榮心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外向性,似乎也具有一些適應性特徵。所有這三種品質可以被視為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來尋求成功。控制慾和浮誇的幻想為自戀的病態形式奠定了基礎。

綜上所述,很明顯,自戀將繼續成為人格研究人員著迷和爭論的源泉。然而,同樣清楚的是,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可能確實有一些健康的特徵,可以支持你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References

Brown, M. F. D., Stanton, K., & Watson, D. (2020). Replicable factor structure and correlates of an alternate version of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doi: 10.1007/s10862-020-09790-y

作者:Susan Krauss Whitbourne, Ph.D.

翻譯:Lynn

審核:唐詩

來源:Psychology Today《The Newest Way to Understand the 5 Facets of Narcissis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