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1908年莫高窟

1908年2月25日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考察团从新疆进入敦煌,他们来到莫高窟进行洞窟的编号、测绘、摄影和文字记录工作,拍下了莫高窟外景、洞窟(约一百八十二窟)彩塑、壁画等照片。这张照片仿佛在诉说着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公元366年,行脚僧乐樽来到敦煌三危山,看到远处天边金光闪烁,于是在三危山的悬崖上开了第一个石窟。从此一道璀璨的文化就此展开。

莫高窟从公元366年开凿以来,直到元代才停工,我们看到的壁画就是一本艺术的编年史,形如嫦娥一般婀娜的飞天,造福众生的九色神鹿、陪伴唐僧西天取经的孙悟空等等,不同的画风,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文化都汇聚一堂。

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莫高窟是经过抢救修复的,经过元明两朝的废弃,到清朝末年20世纪初被发现的时候莫高窟已呈现荒芜凄凉的景象,崖面坍塌,洞窟残破,堆积如山的流沙因长期无人清理,把最下层的许多洞窟都掩埋了。而这几个人对莫高窟的破坏和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破败的莫高窟

道士王圆禄

莫高窟第17号洞窟被称为“藏经洞”,在西夏王朝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保护文献资料,僧侣们将上万经卷掩藏在此,直到1900年被一个道士王圆禄发现。王圆禄四处奔波,苦口劝募,为保护莫高窟,他向各级官员求助,甚至冒死向慈禧上书。但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又怎会听这小道的话,最终他把文物用4锭马蹄银卖给斯坦因等人,这些文物在海外博物馆得以保存,但也成了文化之殇。


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英国斯坦因等人

美国人华尔纳

英国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将文献资料几乎搬空之后,,他残忍的将大量的雕像和壁画切割下来偷运回国,莫高窟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一次破坏。如今我们在莫高窟看到的雕像基本都是清朝和民国时期修复的,但是近代的工艺和古代壁画的风格早已格格不入,看起来很牵强附和的感觉。


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被窃取的佛像


沙俄匪军

1920~1921年间,苏联十月革命后失败的数百名沙俄白匪在陆军少校阿连阔夫的带领下,逃窜出国,越过边界,从新疆逃到中国后被拘留。最终被安置在莫高窟长达半年之久。匪军在绝望潦倒中,洞窟壁画就成了他们恣意发泄的对象。他们不仅在壁画上乱涂乱抹,他们在洞窟角落生火做饭,不少壁画被油烟熏黑污损。


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污损的壁画

画家张大千

张大千1941年初率妻儿门生,抵达敦煌莫高窟考察,一共待了两年零七个月。期间为了临摹不同朝代的壁画,竟然将壁画一层层的剥去,张大师本人在艺术上的提升甚大,而对于国家和民族则为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张大千临摹画

“敦,大也,煌,盛也。”千百年中,莫高窟一度经历了劫掠、破坏、风化、侵蚀。新中国成立以来,保护莫高窟成为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责任和使命,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千年佛国重新恢复璀璨。也希望中华文化得到发扬和推广。


一眼千年,莫高窟的前世今生

现今莫高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