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為什麼不能選P2P?

前一陣子幾個家鄉的朋友讓小編推薦些投資理財的渠道,大家表示股票風險大不能盯市,沒時間學習投資;銀行、基金等風險小的利率太低不想去投資,有沒有其他好的投資理財渠道呢?小編當即建議正火的P2P投資,大家卻投來異樣的眼光,建議小編投資理財不要選P2P。問其原因,大家都認為P2P是騙子,和前期二三線城市爆發的民間投資騙局聯繫在了一起,覺得所有的P2P都有可能是騙局。

投資理財為什麼不能選P2P?

小編與他們解釋溝通了一陣發現,說P2P都是騙子的主要是不瞭解P2P的經營模式,就更不用提了解P2P的風險點在哪裡。P2P是基於互聯網支付的新金融形態,回報利率相比傳統金融和基金來是較高的,又低門檻,50,100元即可投資,做的是銀行不能涉及到的業務。事實上,P2P的實質是比銀行借貸還傳統的民間借貸形式。記得小時候小編家裡遇到點事,父親需要錢週轉生意,由於資質不夠不能申請銀行貸款,就只有四處找親戚朋友借錢並打下欠條。一借也是1年,每月還息。那時候一個月二分的利息,也就是1萬塊利息就要還200元。小時候看父親掏高息替父親不值,可是沒有那些錢週轉小編家也無法渡過難關。只是那時候還沒有互聯網,沒有P2P網絡借貸機構,只能線下找熟人借錢。現在通過互聯網將更多需要借貸的陌生人聯繫在一起,借貸由網絡借貸中介機構撮合,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P2P平臺。

互聯網本身的用戶基數更多,借貸手續基於網絡變得更加容易,發生的頻次更高,隨之風險發生的概率也就更多了起來。這要求網絡借貸中介機構具有優秀的風控能力,對自己平臺的資產端,也就是借款人進行嚴格的還貸能力把控。可是還有人說了,這些平臺關上門自己做,誰知道這些平臺做的事說的話是真是假,會不會也是騙局?

投資理財為什麼不能選P2P?

沒錯,對任何需要投資的行為持懷疑態度是非常對的做法。現下P2P網絡借貸中介受國家金融辦監管,正在積極準備備案,日後對P2P平臺的驗收標準也會越來越嚴格和統一,必將大幅減少金融詐騙風險。同時行業內也有小編風車理財這樣的第三方理財創新服務企業,承擔起行業內專業的裁判角色,幫助投資者過濾掉大量風險較大的P2P平臺、篩選出綜合實力較強的平臺,並整合平臺資源、簡化投資、提供記賬提醒回款等功能。P2P投資理財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構成部分,隨著國家監管的落實,行業終將越來越好。

事實上,小編周邊很多想要試水P2P投資理財,但在聽到“風險”二字時卻猶豫放棄了。特別是那些遭遇過民間投資騙局的人寧願把錢放在家裡不增值,也不敢去學習如何辨別投資中的風險。大多數投資人想獲取可觀的收益,卻又不願意承認投資即存在風險,一聽到要進行風險控制,就覺得風險即將爆發。殊不知所有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那些騙子之所以能夠騙走本金,不都是絕對強調收益,絕口不提風險嗎?而且國家已經放話,今後銀行理財都不能再說保本了,我們投資人還停留在不能接受風險存在的階段,顯然是跟不上投資形勢。不如現在就開始,重視並學習認知風險,重拾投資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