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保持火爆状态,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6月新能源车销量7.17万辆,同比增长74%,1-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35万辆,同比增长约120%。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不同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充电桩行业正迎来一大波退市、倒闭、被收购的浪潮。充电桩本是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命脉,是纯电动汽车保持稳步快速增长的基石,但是充电桩企业在短短两三年内却从前途无量到哀鸿遍野,面临着行业的大洗牌。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7月初的时候,富电绿能因为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披露《2017年年度报告》,而被新三板进行了终止挂牌交易处理,虽然富电绿能董事长表示因为新三板的流动性较差,不利于企业融资,才从新三板退市,准备到港股上市。

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富电绿能在新三板的退市,意味着充电桩行业已经远离资本追逐的风口。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7月31日,一则关于深圳容一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解散公告,再度将行业内的目光聚焦于充电桩市场。公告显示,容一电动公司于2018年7月31日依法解散,进入公司清算程序。

关于解散原因,容一电动公告称,因研发资金投入过多,未能及时转化为效益,而且融资方式不当,公司运营财务成本过高,公司近年来持续亏损,已无法继续经营。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其实容一电动并不是第一家宣布解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今年年初,充电网科技公司便被曝出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布停止运营,另外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被沃尔收购。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片大好,充电桩被认为是千亿级蓝海的情况下,充电桩企业却难以为继,面临破产清算、被收购等尴尬局面呢?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第一,投资巨大,盈利前景不明。充电桩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都有些盲目的乐观,于是大量企业涌入,拿到投资的钱就往充电桩领域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内人士逐渐意识到,单靠充电服务目前很难实现盈利,因为车桩使用率普遍较低,充电服务的费用连满足充电桩的运营成本都较为困难。但是想通过布局充电端口汇集足够多的消费人群、拓宽产业链赚钱又为时尚早。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第二,充电桩建设问题较多。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表明,行业生存并不如预期那般乐观, 从充电桩的建设到运营都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核心城市的地皮很难拿,而如果充电桩不建设在核心城市,将难以达到合适的车桩使用率,毕竟越是排名靠前的城市,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越多。

即使充电桩建成后,仍有燃油车占位的问题,而不同企业充电桩又不兼容导致成本增加,甚至支付难统一都成为充电桩建设的难题。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第三,没有其他行业稳定的利润支撑,在充电桩领域难以快速扩张。目前充电桩行业已经形成龙头,比如以国网、普天、上汽安悦等三大央企或国资背景的运营商,以及特来电、星星充电两大民营运营商,其中国网、特来电、星星充电构成了充电桩行业第一阵营,上汽安悦及比亚迪等处在第二阵营中。

排名靠前的充电桩企业,要么是国家电网这样的巨鳄,要么像比亚迪这样背靠整车企业,而特来电背后则是国内铁路电力设备的龙头供应商特锐德。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从新三板退出的富电绿能此前曾是充电桩行业第一个实现盈利的企业,但是其盈利主要靠的还是销售吉利新能源汽车,在失去吉利新能源汽车的代理权后,也失去了最重要的利润来源。虽说下一步富电准备到港股上市,但是上市的进程还是令人担忧,而且目前整个融资大环境并不好。

如果没有行业巨头扶持,又没有稳定的利润来源的话,中小型充电桩企业的生存将会极为艰难,或者被大企业蚕食收购,或者面临破产清算。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虽然大多数充电桩企业目前的发展如履薄冰,但它们仍在苦苦支撑,因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充电桩这类配套基础设施必然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

而且国家此前也发布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和标准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到2020年完成500万台充电桩的国家规划,意味着充电桩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千亿元的行业规模绝对值得咬牙坚持。

“容一”不容易,充电桩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了

容一电动并不容易,充电桩行业也暗流涌动,只有在这场淘汰赛下能够活下来的企业,才能够分得充电桩行业的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