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在京城做官,就免不了定時上朝打卡,雖然皇帝一般都在卯時(五點-七點)後才開始理政,但碰上個別愛早起的(比如雍正),沒事愛住個遠處的(想想頤和園),再算上趕路、列隊、等傳的消耗,上朝的時間只能早之又早,所以要是趕上朝會,怎麼著也得凌晨一點就往紫禁城裡趕。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當然,上朝時間早不光是清朝一個朝代的問題,大明也差不多,明初的大詩人高啟就寫過一首《早至闕下候朝》,“月明立傍御溝橋,半啟拱門未放朝”,月亮還亮著呢就上趕著跑到紫禁城門前候著,離宮門啟鑰還有很久,這番滋味恐怕不好受。

當然,大明的官員比起清官來還是有點福利的,明代的紫禁城整晚都有宮燈照明,直到後來魏忠賢擅權才廢除了宮燈,清朝把魏忠賢這一套學了過來,除了大門和朝房,紫禁城四處嚴禁燈火。

凌晨站在紫禁城,真真兒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所以有清一代,頗出了幾個倒黴鬼,黑地兒裡一個不小心掉進了御河裡,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好了,言歸正題,我們還是來說說紫禁城的早點攤兒的事吧。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由於上朝時間實在太早,個別大員或許還能提前吩咐下人們提前備飯,但多數京官這個點都在家裡找不到什麼飯吃,不過也沒有在家裡備飯的必要,畢竟紫禁城裡就有現成的早點攤兒。

故宮的景運門和隆宗門之間的區域,叫做天街,這是進入禁門-乾清門的路徑,朝會前自然不得入內,所以大臣們的準備工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這讓內務府和部分太監們看到了商機。

因為律令裡並沒有禁止在紫禁城外經商設點,那會兒也沒城管這一套,太監們打點打點官員,找找廚子、小販就這麼在隆宗門外把早點攤子給開起來了。早點攤子賣的是什麼呢?湊巧步軍統領衙門的壽森給它寫過一首詞:“前朝憶,憶得出隆宗。蘇造肉香麻餅熱,炒肝腸爛杏茶濃。鋪猷日初紅。”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隆宗門正門,門前的牌匾上至今仍深深地鑲嵌著一枚箭頭,猜猜是為什麼?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這首詞簡直堪稱報菜名。(杏仁茶最初只是磨碎的甜杏仁加糖或奶或米漿沖泡而成,後來漸漸地加入了各種配料,因為喝起來無需調羹,所以才有茶名,配圖是如今所謂的“宮廷杏仁茶”,百年前的大臣們並喝不到這麼“奢侈”的東西)

蘇造肉、芝麻燒餅、炒肝、滷煮、杏仁茶,都是挺經典的北京小吃,蘇造肉可能現在不太常見,《燕都小食品雜詠》注:“蘇造肉者,以長條肥肉,醬汁燉之極爛,其味極厚,並將火燒同煮鍋中,買者多以肉嵌火燒內食之。

有說這是後來滷煮火燒的前身。說到這個,不知道當時早點吃滷煮的大臣會不會隨身帶一把茶葉清清口,要不然上朝奏事一開口,那味道想必極美。(蘇造肉如今很難見到了,它幾乎已經完全被滷煮火燒所代替)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不過,京官那麼多,早點攤子未必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畢竟是在紫禁城裡,再沒人管也不能浩浩蕩蕩地開個連鎖店不是,而且京官們品階不一,都湊一塊兒吃飯有時候也比較尷尬,所以很多京官也會選擇在宮外吃早點,東華門外的小吃市場是他們最熱愛的食堂。

比起隆宗門外的早點攤,“東華門食堂”的口味就更豐富了,粳米拿小石磨碾成漿子熬出來的甜漿粥、黃花木耳滷的老豆腐、高湯餛飩、豆汁兒焦圈、螺絲轉兒油炸鬼...(豆汁兒、燒餅配焦圈,再來一份“棺材板兒”大醃鹹菜,雖然不體面,但絕對是經典搭配)

凌晨朝服頂戴的大臣們蹲街上喝碗餛飩,吃個豆腐腦,互相交流交流朝中八卦,想想這畫面倒真是十分有趣。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70年代電影《傾國傾城》中官員們上朝前在東華門吃早點的樣子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軍機處一景,紫禁城裡管飯的機構不多,軍機處三餐齊備,還給夜宵

當然,這些早點攤畢竟還是中下層官員之選,軍機大臣、大學士之類考慮到身份一般不會去這裡吃飯,雖然朝廷並沒有普遍的早餐供應,但給軍機們開個小灶還是可以的。

例如軍機處就常年供應三餐給值班的大臣們,早餐通常是數盤油條、燒餅和各色點心,雖然比不了外面早點攤的豐富,但是坐在暖房裡,悠閒地喝杯茶吃根油條,也還算不錯。

最後,關於紫禁城內的早點,有一個傳奇人物不得不提一下,太監們之所以能在紫禁城賣早點,一是鑽了制度的空子,再者也是因為紫禁城安保極嚴,各個區域都有嚴格的品級限入規定,出行必須要靠腰牌驗證身份,外人根本就不可能進來搶生意。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但沒想到的是,咸豐年間有個叫王庫兒的農民,有天在大柵欄做小買賣時撿到了一塊宮內的腰牌,巧的是這塊腰牌上對於形貌的描述和他非常相似,所以他居然揣著這塊腰牌就跑紫禁城觀光去了。

侍衛們並沒有發現王庫兒是假貨,就把他放進去了。這番成功讓王庫兒膽子大了起來,他開始經常跑去紫禁城裡,然後不知道哪天,他想到了一個賺錢的主意,賣饅頭。

也許是因為宮裡的早點攤味道不怎麼樣,當然也因為王庫兒的饅頭做的特別好吃,所以不光上朝的大臣們會買,宮女、太監都是他的顧客,一大筐饅頭天天被人哄搶,他靠著一個假身份在宮裡賣了整整一兩年的饅頭,好好賺了一筆。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凌晨上朝去哪兒吃飯?講講紫禁城裡路邊早點攤!


然而,咸豐三年,他終於遇見了城管——一群新來的侍衛,本人連同饅頭被當場擒拿,搜出的腰牌也找到了真正的主人,這場“饅頭案”的結局到底如何,史書未載,有說王庫兒連同有關人等被迅速問斬,也有說起在後來的慈安太后的關照下,只是被責打100棍,隨後轟出了宮去。

但無論如何,在王庫兒被緝拿後,紫禁城的早點攤又回覆了壟斷專營時的平靜,當大臣們嚼著太監和蘇拉們做的燒餅時,不知道會不會思念那個碩大的柳條筐裡雪白的大饅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