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後期遭原子彈攻擊,日本仍然死不投降,會不會真有亡國滅種的可能?

我有我的領域



如果日本的真的不投降,結果就是日本不但會被同盟國打敗,而且還會被幾個國家分別佔領。也就是北海道會被蘇聯佔領,本州,九州,四國等島嶼會被美國,英國,以及中國聯盟佔領。但是真正完全佔領盟國方面或許付出的代價要到達100萬名軍人。至於會不會亡種,筆者認為除了一部分區域,日本應該不會到亡種的地步。

按照以往的數據與歷史經驗,人口會急劇下降的區域是蘇聯軍隊佔領的北海道。因為俄羅斯與蘇聯都有一個歷史傳統,佔領土地,驅逐人口。就像二戰最後時刻,蘇聯向日本開戰,不但佔領庫頁島南側,還佔領了南千島群島,之後就是驅趕了當地的原住民,逐步換上了俄羅斯人,這樣的做法目的就是把佔領長久保持下去。從一個角度,這塊土地上就沒有了日本人了。

美軍等盟國佔領,雖然會遭遇頑強的抵抗,但一旦佔領,盟軍有很多辦法來進行管理,從東歐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盟軍佔領區要比蘇軍佔領區管理好很多,人口增長快速,盟軍的管理人員也會逐步放棄管理權交給當地,因此冷戰後期,盟軍的佔領區成為蘇軍佔領區域嚮往的地方。

當原子彈投下後,日本高層經過激烈的爭論,終於搶先宣佈投降,這樣就等於向盟軍投降,使得美國單獨佔領日本成為可能,也為日後日本崛起創造了條件,這個決定如果再晚下一個月,日本的局面就是今天的半島,或者南越,北越,東德西德那樣的分離。


橋本看日本




美國核平廣島和長崎後已經沒有了隨時可用的原子彈,必須重新生產,所以日本不投降的話,繼續核彈轟炸日本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日本的噩夢遠不止原子彈一種方式。



日本不投降,蘇聯元帥華西列夫斯基指揮的遠東軍就會登陸日本本土,以蘇聯紅軍遠程炮火的力度,蘇軍推進的日本本土就會就會變成廢墟。



美國不會坐看蘇聯獨佔日本,因此也會抓緊登陸,日本就會受到美蘇南北夾擊,而且美蘇會爭先恐後的設法拿下東京以爭取更多的戰後利益。同時美軍會繼續用燃燒彈等轟炸日本,削弱日本的戰爭潛力。



侵華日軍也會遭到中國國防力量的打擊,秋後螞蚱的日軍會損失慘重。



很快美軍的第二輪核彈雨就會降臨日本。日本腹背受敵,慘遭蹂躪後,會因為找不到有條件投降的機會,國內災民遍地,軍民傷亡極其慘重而選擇無條件投降。


毒刺劍客


日本二戰遭受到原子彈攻擊,會不會有亡國滅種的可能?亡國滅種一詞解釋:國家被瓜分,種族被滅絕。

在這裡我持有的觀點是:亡國一定會的;滅種絕對不會發生的。現在來稍微簡單的概述一下當時的歷史事實。

第一、亡國會發生的條件

1二戰後期,本來打算“一億玉碎"的日本人被美軍的兩顆原子彈炸投降了。其實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時侯,日本高層還是沒準備投降的,畢竟死的都只是平民,軍部和天皇都在。但是第二顆原子彈以及蘇聯宣戰後,日本天皇再也坐不住了,待到美國答應保留天皇性命後,他才願意帶領日本投降。、

2在昭和天皇正式下達《終戰詔書》之從民族情感上來說,日本軍人無法接受失敗的現實,就算用竹槍去拼,其中80%的狂熱份子也會亳不猶豫地發起沖鋒,併為此制定了“一億國民總玉碎"的決戰計劃,瘋狂的軍人要用全日本老百姓的生命作為賭注,保住日本本土。

3為了徹底消滅法西斯及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復活,防止日本法西斯死灰復燃同盟國在二戰勝利過的計劃中,決定將日本本土將被分為四塊區域,由美國、蘇聯、中國和英國這四個國家分別佔領,四個國家可以派兵駐守。

如此一來的話,日本國家政權,就標誌著滅亡了 ,這是鐵定的事實。

第二滅種不會發生的條件

1民族消亡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也是民族發展必然和最終的結局,【除非同盟國,對日本對大和民族展展開全面的大屠殺,否則絕對不會發生滅種的事,我們要知道日本民族的民族耐力性是非常強的】

2有位社會學家曾這樣說過:一個民族的滅亡,並不是指這個民族的人已經全部不存在了,而在於這個民族的人身上已不存在本民族獨特的文化了。大和民族在千多年的歷史演變和發展中,始終將自已本民族的宗教、文化、教育保留和傳承下來,就已經是一個世界奇蹟了。同時大部分猶太人也沒有被其他的民族同化,其中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吸收起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即使在亡國以後,只要文化傳承沒有斷,就有可能再次建立國家政權,就像中東的以色列一樣,而不會發生中國歷史上某些民族被別的民族完全同化而稱為消亡,如稱的、掲、淮夷等民族後來不再存在的種族。】

3語言與教育。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優秀的民族。日本人從古至今,都熱愛追求知識,十分重視教育,富有聰明智慧,智商極高的傳統民族。其中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語言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日語屬於扶余語系(日本-高句麗語系)、韓語屬於阿爾泰語】

所以綜上所述:想要一個國家民族徹底滅亡,必須消滅掉語言,文化,我的觀點是,日本一定會亡國而不會滅種的。

記住歷史,並不是要埋下仇恨的種子,而是為了將來不再捱打!願我們年輕的一代能理性思考,遵紀守禮,努力提升自身素養。因為,我們啥樣中國就啥樣。

點贊轉發評論來(E先生)關注我 少年強則中國強



E先生影評


首先得說明,美國為何會對日本投下原子彈?一種說法是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雖然最終擊敗日本,但美軍自身傷亡消耗慘重。因擔心登陸日本本土時遭到日軍更猛烈的報復,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美軍選擇了用原子彈重擊日本,迫使其最終投降。另一種說法是二戰後期日本敗局已定,美軍對日使用原子彈是為了震懾潛在對手蘇聯。因為二戰後期,美蘇已經從合作轉為對抗,雙方各自都在全世界範圍內爭搶勢力範圍,擴大影響力!

其次,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在日本遭受了美軍兩顆原子彈之後,如果還拒不投降,日本是否會亡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二戰後期美蘇由合作變為競爭,這種競爭表現在各個領域。一旦蘇聯打起日本的主意,或者美蘇同時夾擊日本,並佔領日本。日本的結局不止割地賠款那麼簡單,輕則日本變為兩個國家,一個由蘇聯支持的社會主義日本,一個由美國支持的資本主義日本。重則在日本本土,兩大陣營支持的兩個日本避免不了一場決鬥。因為日本地處太平洋東岸最前沿,戰略位置不言而喻。這些在之後的冷戰都有印證,北朝鮮和南朝鮮,南越和北越,東德和西德等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後綜合上述,我想說日本在遭到那兩顆原子彈的打擊下,依然發揮武士道精神,血戰到底,拒不投降。那亡國滅種大有可能,日本本土少不了多國參與的兩場大規模戰爭。











搞笑中心


我認為不至於到亡國滅種的地步,這是因為:

第一,日本高層已經意識到戰敗是無疑的:

從1944年開始,盟軍就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間斷性的轟炸。日本國內經濟已處於崩潰狀態,人民已食不果腹,工業生產停滯,軍隊的後勤補給基本中斷。雖然軍部提出了應對盟軍可能登陸本土的“一億玉碎”計劃,但他們也知道,這只不過是延遲投降的時間而已。

第二,二戰末期美蘇兩國為首的冷戰陣營已形成雛形:

美國為遏制蘇聯,必定會盡快促使投降,以避免蘇聯染指日本本土。當時美蘇在中國的爭奪已經開始,美國支持國民黨,蘇聯支持共產黨。在勝敗未分的情況下,保留日本留下後路。

第三,美國必須儘快佔領日本,而且需要日本:

美國選擇了把剛剛研製成功的兩顆原子彈投了下去,這給日本朝野巨大的震動,日本的心理防線和信心徹底崩塌。這給了日本高層一個向國民解說的好臺階(避免人民更大的傷亡啊)。之後,美日兩國一拍即合: 在保留天皇制的前提下投降。如此,美國也就不用付出大的代價的情況下達到了儘快佔領日本,而且是獨霸日本的目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滿足大家。若喜歡可添加關注,大家一起交流與日本有關的問題。


浩瀚北斗星


1945年,日本經濟崩潰、能源枯竭,已經沒有退路了。在這樣的局勢下,蘇聯出兵我國東北殲滅了關東軍主力,中國軍隊也開始了戰略反攻,美軍更是切斷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線。而此時在日本國內,日軍還叫囂著本土作戰,甚至還要“一億玉碎”,在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日本終於選擇投降了。

有人說日本要是還不投降,美國肯定會再多投幾顆原子彈,這樣他們就徹底亡國滅種了,其實這是不現實的,原子彈在短時間內難以造出,當時美國已經沒有多餘的原子彈了,投不了原子彈,那美軍可以就再多搞幾次“李梅火攻”,數以萬計的燃燒彈轟向日本本土,日本最少也得倒退幾百年。

在轟炸完後,盟軍就會開始登陸作戰了,美國其實已經做出了登陸本州和九州島決定,為此還制定了“沒落行動”,而且他們還做出了犧牲幾十萬人的準備,美國如果進攻日本本土,蘇聯為了爭奪利益,肯定也會在美國之前登陸日本本土,倘若日軍在這種情況下還不投降,等盟軍攻佔東京活捉天皇之日,就是日本領土被瓜分之時。

然而日本的天皇和軍國主義分子“一億玉碎”的勇氣,還沒等盟軍登陸他們就選擇投降了,說到底,裕仁是怕投降後天皇制度不保,還怕自己會受到制裁,而那些軍國主義分子也是貪生怕死之徒,只可惜那些被洗腦了的日本軍民,在天皇宣佈投降之後有很多選擇自殺。

所以說,日本要是死磕下去,不選擇投降,亡國是必然的,但是滅種倒是有些困難,畢竟大和民族經過千年演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特色,一個民族的滅亡不是指這個民族的人不存在,而是這個民族的特色文化徹底被消滅。


兵說


首先清楚一個事情,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是加快日本投降,是加速戰爭結束。也就是說,日本早晚要投降,投不投就是時間問題。

其實在雅爾塔會議後,盟軍和日本公開的暗地裡的談判就特別多,其實就是在商談投降的條件,而日本之所以遲遲不肯投降,原因就是他們的條件盟軍還沒有滿足。沒有滿足可以,繼續打啊。

日本其實也在考慮投不投降的這個問題,日本高層也早就看到了,這場仗,已經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日本已經打不起了。而關於日本投降與否的條件就是,天皇能不能保住。


日本當初想投降的時候,開出了一大串條件,盟軍基本都不同意。而且,最後日本投降的時候,關於天皇如何處置的問題,盟軍也沒給個明確的答覆。所以,戰爭結束後日本人還是在法庭和政治上與盟軍周旋。

如果日本在捱了兩顆原子彈之後還是死不投降,那麼盟軍只有登陸日本的一個辦法了。而且,這次登陸與以往不同,這次登陸美蘇兩國會南北夾擊日本。而中國的日軍,則是沒有能力和盟軍對抗。也就是說,日本的武裝會被切割開,分散開。



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但根據美軍的計劃,也就是比投降晚一年而已。一旦日本高層發現,日本的各個軍隊在盟軍的進攻下,都已經沒辦法調動了,而且,本土接連被美軍攻克,那麼日本也只能考慮投降。

日本人就是再瘋狂,所謂一億玉碎他們也做不到。你們碎了不要緊,天皇不能碎了。所以,日本人是看準時機投降的,兩個原子彈下來,投降也有點面子。


軍武文齋


1937年7月7日日本華北駐屯軍炮轟宛平縣城,這次事件被稱為“七七事變”,因為這次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戰場正式形成,戰爭初期日本憑藉強大的武力佔領了我們國家大片領土,並在諾門坎挑戰蘇聯測試蘇聯的武力,在蘇聯新式裝備的反擊下日本損兵折將,日本遂放棄北上計劃。繼而趁美國忙於歐洲戰場無暇東顧之際日本不但襲擊了美國駐紮在太平洋的第七艦隊之後,揮兵佔領整個東南亞,亞洲大部分國家徹底淪陷,在佔領區日本軍人肆意屠殺搶掠,簡直是無惡不作。

1945年3月德國無條件投降,宣佈第二次世界戰場之歐洲戰場的戰事結束。歐洲戰場結束以後英美蘇立即就把槍口對準日本,我國軍隊也對日本軍隊進行了全面的大反攻,百萬蘇軍在七天的時間裡橫掃駐紮在我國東三省的70萬日本關東軍精銳,美國空軍則對日本本土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大轟炸,僅東京大轟炸就造成日本軍民死傷10萬人,數百萬人無家可歸,在東南亞日本更是節節敗退,被盟軍一直壓縮到日本本土和周圍島嶼。至此日本敗局已定可是日本國內的極端主義分子企圖讓全國軍民和他們一起殉葬,準備實施“一億玉碎”計劃,後來廣島和長崎先後受到美國原子彈的轟炸後日本才宣佈無條件投降。

日本之所以戰敗是因為日本軍隊對亞洲人民進行肆無忌憚的侵略持續不斷的遭到日本佔領區的內愛國人士的反抗,還有就是二戰末期日本所能用來進行戰爭的資源已經損耗殆盡,無論是鋼鐵石油還是適合參軍的人。日本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繼續負隅頑抗,那麼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部隊一定會對日本本土的每一個角落進行持續不斷的轟炸,在盟軍的進攻之下日本本土會化為一片焦土,日本人民的損失將是空前巨大的,經過對日本的大轟炸之後盟軍部隊會在日本本土進行登陸作戰,對日本殘餘的抵抗勢力進行清剿。

而盟軍登陸日本的作戰力量包括美國,中國,蘇聯,朝鮮和東南亞國家的軍隊。這些軍隊絕對會超過100萬人,這些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國家的軍隊登陸日本之後會對日本軍隊做出他們曾經做過的事,那日本普通人民會遭受甚麼樣的苦難是可以想象的,在對日本進行全面的掃蕩之後盟軍會對日本進行分區佔領,日本政府徹底瓦解,盟軍完全接手日本的防務和治安。至此日本徹底淪陷,隨著各個國家的佔領日本這個民族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真正的日本人會逐漸減少,傳統意義上的日本人已經不再存在,這種情況和亡國滅種還有區別嗎?


微風書房


如果遭遇原子彈攻擊還不投降的話,那麼日本人對天皇的愚忠真是病入膏肓了,但是天皇也不至於愚蠢到在絕對的力量優勢面前負隅頑抗,畢竟他要為了皇室的利益而考慮。加上國內越來越濃的反戰情緒,裕仁宣佈投降自然是不足為奇的事情。


就算假設真的成立的話,日本人也不是神,在面對一種根本沒有抵抗手段的優勢武器面前,再膨脹的自信也會迅速瓦解的。在對廣島和長崎的轟炸後,不管對外宣稱是什麼,美國政府應該還是有多餘的原子彈的,技術因為已經掌握了,所以再製造就是時間的問題了。當然,如果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只會給蘇聯人提供便利。

在新的核武器攻勢來臨前,擁有全面海空優勢的盟軍哪怕僅僅是實行封鎖,時不時地轟炸騷擾一波,日本人也會十分難受的,饑荒都得弄死不少人。戰爭如果真打到這一步的話,日本人的國家肯定戰後被瓜分得更徹底,而人口也得損失加重,到時候美蘇瓜分統治下的日本,就很精彩了,由於青壯年人口大量損失,日本人的血統得被蘇聯和美國兩個太上皇的大兵們好好改造一下。



亡國,或者說是長時間的委任統治還是有可能的,能在原子彈下堅持這麼久日本人的腦回路和瘋狂思想自然會令盟國更加重視,不徹底糾正過來就是對世界和平的重大威脅,至於滅種倒不會,畢竟盟國不是法西斯,而日本國內也是有反戰和愛好和平的人士的。

可以預想到,日本人的負隅頑抗只能加劇他們民族的災難。


普魯士之魂


基因決定一切,任何一個民族都跟每一個物種一樣,要有巨大的基因經歷。例如華夏文明經過了80%以上人口減滅,它比較容易承受人口大量損失,而日本沒有這種經歷,所以損失300萬人口,它就必然投降,它很難承受10%以上的人口損失。

秦滅六國,三國時代,五代十國,五胡亂華,元滅宋,太平天國,都是人口比例大降的時代,華夏民族經歷了,然後再次崛起。

二戰大國中,德國蘇聯中國損失比例最大,而日本人口包括韓國臺灣的話,超過一個億,而中國有4.5億,但是顯然中國比日本更能耐受人口損失。

太平天國人口損失1.6億,國家並沒有倒臺,那麼二戰中國即便損失1.6億也不會倒臺,這和民族基因經歷有關。

實際俄羅斯人也經過蒙古人的基因洗禮,經歷過最野蠻的草原大規模洗禮的民族,都變得漠視犧牲無比堅韌。

中國政權的覆滅關鍵還是看政府的正確性,而清滅明,首先是內亂已經滅了明,國家內部已經否定了明的正確性。所以中國的被侵,大多都是政權的荒謬造成,皇家大亂或者大饑荒是主因。

日本顯然沒有這種巨大犧牲的基因經歷。所以它投降,很正常,整個民族承受不了巨大犧牲的壓力。

漢族歷久彌新的另一個原因是,儒家文化的生殖優勢和華夷優越心態,讓漢族很容易的保持人口優勢和文化自豪感,這也是再次崛起的基礎。

即使日本佔領大半中國,漢族人的堅韌和生殖優勢依然存在,擊敗日本也就是學習的過程,蒙古這麼厲害,也僅僅堅持了90多年,它實際並不比遼金堅持的時間更長,而遼金漢族的比例都很大,而最後滅宋的主角是張弘範,滅明的主力是李自成張獻忠范文程吳三桂等,真正能滅漢的還是漢人。

清末洋人對中國人的評價一直是能很麻木的承受極大的痛苦,食不果腹還能勤勞無比,漢族人對死亡是跟漠然的,死亡是一種忌諱,老人不讓說,死了就死了,所以它更容易堅韌無比。

總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漢族人能長久的控制歐亞大陸最適合生存的東亞大陸,是有原因的。

而俄羅斯即使再大,漢族人也並不羨慕,因為那是苦寒之地,中國歷史並不願意征服西伯利亞朝鮮越南爪窪,而僅僅採取朝貢羇糜制度,還是這種地方不夠好。

如果漢族人過早發現新大陸的話,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攻取,但是以當時的交通管控能力,也僅僅是另一個國家。

東亞大陸一直不象歐洲,它很喜歡大一統,而歐盟到現在也只是鬆散的組織。

漢族人有能力統一東亞大陸,而周圍的蠻夷一直在羨慕嫉妒恨,廝機爭奪大陸,但漢族的人口優勢和文化優勢一直存在,所以從歷史角度講,長期把漢族人至之於低種族的可能性非常難,消滅漢族人更難,還是讓我們漢族人自生自滅吧,反正我們也很擅長內鬥。

日本人還是待在島上吧,德國人也是待在小國狀態吧,因為你們都太優秀,不適合這麼大的國土。

從國土夠大而且適合人居角度來講,只有中美夠格,而美國是個全世界移民之國,所以只有中國是個天賜之國,從五千年曆史角度講,我們配的上這塊大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