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到底有多冷?因为寒冷,导致有个朝代灭亡

明朝的灭亡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天灾,进而导致缺粮,特别是关中一带尤为严重。那么这天灾是什么呢?大旱?还是暴雨?亦或是人们过度砍伐造成的洪涝?其实是温度骤降从而引起的灾荒。

相信大家对"冰期"都多少有些了解,全称则是"冰河时期"。很多人都认为"冰河时期"与现代相隔甚远,已经是上千年之前的事情了。其实不然,冰川作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只是强弱的不同而已。

古代到底有多冷?因为寒冷,导致有个朝代灭亡

三百多年前冰川就曾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暴动,使全球气温骤降,进入到严寒时期。中国也是全球的一部分,自然会受到冰川作用的影响,造成了明清之时的"小冰期"。

小冰河期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说,是一种气候现象,在它所发生的时期里,气温会大幅度下降并引发各种各样的灾害。明朝末年正值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第四次小冰河期巅峰。由于其带来的恶劣天气,包括明朝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这一时间段内发生了剧烈的动荡,进而直接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古代到底有多冷?因为寒冷,导致有个朝代灭亡

古代的冬天相比现在应更为严寒和漫长。"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他们八月就开始飘雪,可想而知他们的冬天有多漫长。

古代的冬天这么冷,那人们是如何过冬的呢?

古人们发明的"地龙"算是现在的地暖吧,就是利用管道通热水,这些热水会流到每一个房间,地龙也并非只有富贵人家才有,普通的家庭也会有,只是相对简陋些。

古代到底有多冷?因为寒冷,导致有个朝代灭亡

他们通过热水将地面温度升高,这样人待在房间里也就没有那么冷。这是个双向作用的,到了夏天他们就将冰块放入,冷气也会通到房间的地面,很像现在的空调出冷风。

古代的宫廷建筑师们,在如何为皇宫供暖方面可谓是费尽心思。其中一种就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

古代到底有多冷?因为寒冷,导致有个朝代灭亡

但是像"小冰期"那种严寒天气,这些都是没用的。

像"小冰期"这种自然现象的异动,通过生态链的传导,最终,影响了人类社会。虽然,这些都无法抗拒,但是,有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应对并非不能最大程度的化解。有人担心历史是否会再来一遍,然而,更需担心的应该是我们有无做好准备。与其去猜测下一个未知的时间点,还不如脚踏实地设计更有效地应对举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