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陈炯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白町村人,曾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1933年9月22日病逝于香港,1935年4月3日,按其生前要求归葬广东惠州西湖畔的紫薇山。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1917年,北京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授予陈炯明“定威将军”。后向孙中山表示竭诚拥护,参加护法运动,任援闽粤军总司令,占领闽西南的汀州、漳州、龙岩等地,建立根据地,称为“闽南护法区”。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1920年8月,陈炯明打败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被任命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1920年12月1日禁赌章程生效后,广州市面几乎没有一家赌博。为此,广州学界发起为陈炯明铸铜像,以纪念禁赌的成功。1921年广州建桥,取名陈公禁赌纪念桥,镌禁赌经过事迹于桥边石柱。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1921年5月,被孙中山任命他为中华民国政府陆军部总长兼内务部总长,积极参与“联省自治”运动。后阻挠孙中山到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破坏北伐。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1922年4月,陈炯明被孙中山免去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内务部总长三职。此后退居惠州,其部属叶举率“陈家军”主力回师广东,于6月16日发动兵变,炮轰总统府和粤秀楼。8月15日,陈炯明回到广州任粤军总司令。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1925年,孙中山逝世的时候,陈炯明曾手撰一副挽联:“惟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1925年,革命军两次东征彻底打垮陈炯明所部后,他避居香港,后将美洲致公党改组为中国致公党。推举陈炯明为总理,唐继尧为副总理。

1933年,陈炯明在贫困中去世,竟然要用其母所备的棺木。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地方军政长官,结局如此凄惨,这是非常罕见的。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陈炯明墓位于广东省惠州紫薇山上,陵墓是民国时期的亭式建筑,墓碑高约3米,俯视西湖。碑铭为国学大师章太炎亲笔题字。其墓园历经风雨主体仍未损毁。

1990年,陈炯明墓被惠州市政府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出于对历史的尊重,惠州市于2012年4月出资2100万元人民币修缮陈炯明墓园。墓园占地面积约7754平方米,除对陈炯明的墓冢、墓碑亭进行修复外,还恢复了墓前广场以及墓园陈列室、管理房、雕塑台等。


军阀陈炯明贫困中去世,用母亲棺木下葬,家乡出资2100万修缮墓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