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蒋介石的劝告,1922年孙中山广州遇险差点成了俘虏

1922年6月11日,时任广州军政府粤军总司令的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围攻总统府,炮击位于观音山的孙中山住所越秀楼,在广州公开发动的反动武装叛乱。

陈炯明与孙中山都是北阀军的战友,他们为什么会反目成仇呢?深究之下,历史告诉我们:原来,在和北洋政府对抗的过程中,陈炯明主张通过和平的手段统一中国,而孙中山则主张用枪杆子来统一中国,所以两人在政见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最终反目、进而演变成军事对抗,乘支持孙中山的北伐军在攻打江西的机会,陈炯明率兵两万包围总统府,差点直接把孙中山给抓走了。

不听蒋介石的劝告,1922年孙中山广州遇险差点成了俘虏

关于陈炯明的叛变,最早警告孙中山的是担任第二军参谋长的蒋介石,在当年4月22日晚上,蒋介石就告诉孙中山,陈炯明不除,根据地便不稳,北伐就存在隐患,可惜孙中山没有采纳蒋介石的意见,最终蒋介石一气之下辞职回了老家。

5月20日,陈炯明已经命令他的心腹叶举,率领秘密潜入广州,寻机图变。

不听蒋介石的劝告,1922年孙中山广州遇险差点成了俘虏

6月16日晚上11点,广东卫戍司令魏邦平、海防司令陈策接连用电话向孙中山报告,说陈炯明晚上将会叛乱,要孙中山赶紧离开总统府,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但孙中山仍然将信将疑,他在电话中说:无论如何我不能离开,我只为国为民,不图个人利益,陈炯明为何要反我。

不听蒋介石的劝告,1922年孙中山广州遇险差点成了俘虏

到了晚上12点,总统府秘书林直勉等人又跑到总统府,向孙中山报告陈炯明部队会在深夜1点攻击总统府,要孙中山赶快离开。但孙中山还是一个意思,他说自己把警卫部队都调出了广州城,意思就是对陈炯表表达了足够的信任,因此陈炯明没有理由害他。就算陈炯明真要杀他,那他身为大总统,如果阻止不了,为国献身也是应该的。总之,就是不愿离开,这可把秘书急怀了。

到了午夜1点钟,总统府里已经能听到远处部队集合的哨声了,这时林直勉等不住了,他们再次来到越秀楼,先是劝说孙中山离开。孙中山依然不听。林直勉等人见劝说无效,只能来硬的,他们连拉带拖把孙中山裹上一件白布长衫,鼻梁上换一副墨镜,把他打扮成医生的样子,一边拖一边拉,把孙中山架出了总统府的越秀楼。

不听蒋介石的劝告,1922年孙中山广州遇险差点成了俘虏

这时总统府早就被陈炯明部队给包围了,好在林直勉比较机智,他们在撤离的途中几次被叛军挡住,都说是到病人家中急诊,得以安全通行。最后他们来到天字码头,登上江防司令陈策来接他的宝壁舰,后转永翔舰,再转永丰舰,最终得以脱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