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上世纪初,疲弊无能的清廷终告倒塌,代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时代”。虽已改朝换代,但中国仍处在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军阀争斗的混乱局面。老百姓的日子依然苦不堪言,当时有个说法:“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一位皇帝,革了一条辫子”。

军阀分直奉皖三大系统,各系之下又林林总总存在着无数小军阀,只要有兵有枪,就能独霸一方。要提高实力,没钱不行,于是这些“土皇帝”们,费尽心思搜刮敛财,到了鲜顾廉耻、不择手段的地步。那位孙殿英,甚至把主意都打到清皇陵上。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北洋军阀

不过其中也有不甘同流合污者,如直系军阀吴佩孚。因其字子玉,故有“玉帅”之称。玉质本洁,也有对其不贪财、品质高洁的赞许之意。

1874年,吴佩孚出生于山东蓬莱,22岁考中秀才。一年后,自小受到“男女有别”思想熏陶的吴秀才,因看不惯男女同台演戏,当众大放厥词。扰乱公共秩序要治罪,秀才被革的吴佩孚,跑到京城给人书写、算命谋生。

和大多数出身草莽的军阀不同,吴佩孚是位读书人,自小深受礼义廉耻的熏染,从里到外都透着股清高劲儿,平时也以关云长、岳武穆等古代先贤自比。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玉帅”吴佩孚

靠着算命也博不到前程啊,便从了军,还上过一段时间军校。1904年时值日俄战争,日本驻华武官青木宣纯,曾在北洋军任教官,和袁有些交情,前往拜访。此次来访,是想请直隶总督袁大人帮忙:派人去东北刺探俄国情报,以及招募马贼袭扰俄军。

袁世凯挑选数十名人,吴佩孚也在其中。因表现出色,吴被授上尉军衔,颇得日本人的赞许。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曹锟

之后吴佩孚投到曹锟麾下,因能力出众,备受曹锟器重,器重到什么程度呢?

段祺瑞曾对曹锟说:“管你要样东西,不是金银财宝,只是个小团长。”刚还笑容满面的曹锟知道是谁,当场翻脸:“当年袁大人(世凯)问你要小徐子(徐树铮)你为什么不给?”这下把段祺瑞将住了,但他知道曹锟贪财:“只是这阵子忙不过来,借用一下。”然后又答应赠送军火若干,老曹顺势就坡下驴:“那说定只是借用啊,一定要还我!”

吴佩孚能得到赏识和器重,不是靠溜须贿赂,本人确有真才实学。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冯国璋病逝后,随着曹锟得势,吴佩孚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1921年,吴佩孚被任命为“两湖巡阅使”,手握十余万重兵。直系地盘不断扩大,控制直(河北)豫、鲁、苏、陕、两湖等大片土地。

这引起奉系不满,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以奉系失败告终。吴佩孚声名鹊起,他以洛阳作为大本营,拥兵数十万,成为北方最大的军阀。用曹锟的话说:“只要洛阳打个喷嚏,北京、天津都要下雨”。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虽与曹锟已有嫌隙,吴佩孚又手握重兵,有独掌直系的能力。但他感念曹锟的知遇之恩,仍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几乎到了“愚忠”的地步:

曹锟得知拨给洛阳的军费超过自己两倍多,就指示手下搞倒负责财政的罗文干,目的是打击吴佩孚。但吴仍然表示:“对曹始终服从、始终拥护”。

还有个事更出格,吴佩孚认为武装统一是头等大事,曹锟却迫切想当总统,搞出贿选丑闻。举国大哗,吴对此怒不可遏,但依然北上收拾烂摊子。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张作霖、吴佩孚

吴早年有位知交郭绪栋,对他有引荐之恩。这份人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吴一直铭记于心。等他发达了,就想着回报,帮郭绪栋搞了个山东盐运使的肥差。哪知道郭不满足,想当省长。时任山东省长是曹锟的人,吴佩孚还是软磨硬泡足足用了半年时间,终于让郭绪栋如愿以偿。

在知恩图报这一点上,没人能比吴佩孚做得更加到位了。“做人不能不义”,也是他坚守的准则。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家庭照

1924年,吴佩孚的权势到了顶峰,美国时代周刊把他的照片上了封面,称他是“中国最强者”,认为他是最有可能让中国统一之人。各国对他争相拉拢,连苏俄也为了打破被孤立状态,博取对华利益,首先联络的是实权人物吴佩孚,而非手无兵权被他们称为“梦想家”的孙文。

盛极必衰,随着1926~1927年间的两次北伐,彻底失败的吴佩孚开始逃亡生涯。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军阀割据

在他落魄之时,日本人曾愿奉上“步枪十万,机枪两千,大炮五百门,款项百万”,但吴仍然坚拒不受,日本人的用心他太清楚了。

1932年吴佩孚回到北京后,受到张学良善待,过上种花养鸟的退隐生活。对于曾经的辉煌,他仍心存执念,暗中纠集直系残余,企图借助时局动荡,东山再起。但被各方察觉,纷纷指责劝告。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日军在华北羽翼渐丰,想请他出山担任伪职,被严词拒绝。这令日本人怀恨在心,此后在吴看牙医之时,将其暗害。

绝不因为私利出卖国家民族,这是吴佩孚最令人称道之处。虽是军阀,亦有清名留于世间。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吴佩孚举行国葬,李宗仁主祭,参加者达万数之众。

军阀都是腰缠万贯,可这位手握重兵数十万,却无私蓄、无田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