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機械財經將中國重卡分為四個階段的發展

機械財經將中國重卡分為四個階段的發展

第一階段,工業體系建立階段(1949年-1978年),

第二階段,技術引進起飛階段(1978年-2000年),

第三階段,大力發展階段(2000年-2009年),

第四階段,走向世界舞臺階段(2009年至今)

關於第二階段,我們分別撰文描述了斯太爾,奔馳重卡的技術引進,今天我們看看另一個別具特色的重卡技術的引進,它就是太脫拉,太脫拉的技術引進由當時的長征汽車於1983年開始引進。

太脫拉與中國結緣

其實太脫拉很早就與中國結緣,我們在中國早期進口的重卡中就曾提到我國曾大量進口太脫拉的T111。T111型卡車是在五十年代初進入我國,這也是首批進入到我國的太脫拉卡車。

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T111

後開又進口太脫拉T138,T138型是T111型的直接繼承者,加入了一些新功能,如液壓動力轉向。T138系列以4X4、6X6的驅動形式居多

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T138

長征汽車與太脫拉

長征汽車製造廠前身為北京新都機械廠,始建於1950年,隸屬於北京市公安局。

長征汽車在1983年引進太脫拉技術之前一直模仿太脫拉產品。

1958年以捷克太脫拉T111型載重汽車為原型仿製出第一輛XD250型5噸越野汽車,主要為軍工產品。

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XD250

後來又在1973年仿造T138,生產一款名為CZ160的國產卡車,除駕駛室外,太脫拉的風冷發動機、脊骨式車架和斷開式車橋都直接仿造。

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CZ160

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改進後CZ160

長征對太脫拉執迷可謂根深蒂固,即使到了80年代成為重汽聯營公司一員後長征也沒有跟隨重汽聯營公司的其它三家整機廠,去引進斯太爾技術,而是真正的和太脫拉走到了一起,開始正大光明的引進太脫拉技術。

長征引進太脫拉T815

1983年,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與捷克莫託科夫公司太拖拉汽車製造廠達成向中方轉讓太拖拉T815重型卡車的協議,由河北長征汽車製造廠組裝生產。T 8 15 汽車是太脫拉汽車廠80 年代的新產品, 是在太脫拉111、138、148 型汽車基礎上研製的新型汽車

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T815

該項目的合作方式為技貿結合。捷方提供T81 底盤, 包括前、中、後橋、分動器、變速器等40 種零部件的產品圖紙、工藝、工裝資料、試驗方法、試驗報告及試驗標準等技術資料; 中方從1988 年至1990年每年向捷方購買整車1100輛, 散裝件996 輛; 同時雙方表示在1990年至1995年間繼續進行技術貿易合作的願望。協議規定捷方將免費派專家協助和指導長征汽車廠製造和試驗T815 汽車, 長征汽車廠將分批派技術人員赴捷學習T815 汽車的設計製造技術

五年後的1987年,第一批國產化太拖拉T815試製成功,長征太拖拉由此開始服役於共和國需要它的地方

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長征太拖拉T815

管式車架+擺動半軸成為了太拖拉的一面特有旗幟,內八字的輪胎狀態甚至在國內還鬧出了交警說其輪胎沒裝好而被攔下的笑話。獨特的擺動半軸讓輪胎擁有巨大的跳動行程和良好的接地性,使其擁有強悍到令人髮指的越野性能。

捷克太脫拉汽車和中國重卡的淵源

後記

1987年批產後長征的太脫拉成為長征的主要產品,1992年達到年產1000臺的產量。太脫拉的獨立懸掛、擺動半軸、三橋驅動、脊樑式骨架和風冷發動機等成為非常獨特的重卡技術,在遍地是斯太爾的年代可謂有獨特的亮點

1978年-2000年這段時間,重卡行業我國引進斯太爾技術,奔馳技術,太脫拉技術,重卡整車技術上升很快,發動機濰柴,杭發的斯太爾技術,變速箱的法士特,車橋領域的漢德,他們技術上也都有很大進步,但是受市場及法規的影響,重卡行業並沒有像計劃中的那樣大力發展,許多中卡公司推出的中重卡車在各個領域排擠著重卡企業,有些重卡企業舉步維艱,甚至在倒閉邊緣。

直到2000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超載的嚴查,我國重卡行業才真正的迎來春天,才開啟我國重卡行業的大力發展階段。

我們會在接下來幾期介紹後兩個階段,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