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2號人物楊秀清,為何實權在握還要惹惱洪秀全?

遊書斌


太平天國是中國歷史唯一的一次披著宗教的農民起義戰爭。自金田起義開始,到走出廣西席捲南方,在這中間形成了“一天王五大王”核心權利體系,他們分別是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和翼王石達開,其中西王,南王都先後在東進的戰鬥中陣亡。而楊秀清最後為洪秀全所殺。

楊秀清其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廣西紫荊山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以燒木炭為業。他1846年加入拜上帝會,1851年參與發動金田起義,同年12月被天王洪秀全封為東王,稱九千歲,是太平天國重要領袖之一。僅次於洪秀全。


楊秀清此人軍事才能出眾,善於謀劃全局,聯合各派力量。他野心的膨脹可以說,與其對宗教的把握、軍事功勞變化、洪秀全晚年的失誤有很大關係。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先後分封了兩千多個王,但權利中樞的那幾個人一直沒變過,而此時的天王洪秀全已經為權利所腐化,貪戀後宮美色和金銀財寶,大權漸漸的為東王所獨攬。

昔日洪秀全自稱天父的小兒子下凡拯救百姓創立了拜上帝教,不想狡猾的楊秀清在此後數次公然以“天父”附身的名義裝神弄鬼侮辱甚至毆打洪秀全這個“兒子”,連一貫狡黠的西王蕭朝貴也曾以“天兄”的名義公然訓斥洪秀全,這種公開的以下犯上卻又顯得有根有據,身為太平天國最高領袖的天王洪秀全是不敢怒不敢言,這就為楊秀清的死亡埋下了伏筆。

最後索性深居後宮不問天下事,作為太平天國二號人物的楊秀清逐漸大權獨攬,也得意忘形自封“萬歲”了。楊秀清進入太平天國以後,利用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指揮太平軍攻破清政府精心構築了3年之久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解除了清政府對太平天國的圍攻。

在這場戰爭中,不但體現了他有極強的指揮作戰能力,還體現出他有著堅強的意志。就算是陳玉成、李秀成抵擋不住想撤退的時候,他也嚴令他們不準撤退。而事實證明,他的堅持是對的,太平軍終於用頑強的意志力,打敗清朝政府。


這些戰役,讓楊秀清在軍中樹立起了極大的威信,因此也把所有的軍權都弄到了自己手裡,成為了太平軍最高的軍事統帥。

楊秀清在進駐天京,受封東王后,他實際上行使著攝政王的權力。洪秀全反而整天躲在天王府裡,足不出戶,基本上不管朝政。不是不管,而是他管不了,他沒有建立一套管朝政的制度。而楊秀清精明強幹,什麼事都處理得井井有條。所以,實際上,楊秀清已經完全掌控了政權。

並且洪秀全還給了楊秀清一項特權:可以節制其他四王,並對他們發號施令。楊秀清此時在太平天國內部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僅次於洪秀全,

可以說,所有這一切他都做得不錯,他通過努力,掌控了神權、軍權、政權,而且他這種掌控,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所有人都沒有意見。

楊秀清過於囂張,不懂收斂。一個人手裡的權力越大,慾望也就越大,楊秀清利用職務之便,很快架空洪秀全,並"代天父傳言”之權力,把握了太平天國的實權,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哥大,但他隨之卻"放縱"起來,把太平天國的頂層人物都得罪了。

定都天京階段後,楊秀清肩負了精神領袖和軍事指揮“兩大職責“。在事實上逐步取代了洪秀全成為宗教領袖,通過戰功成為軍事實際指導者,再以人事調動為核心,黨羽遍佈天平天國朝內,犯了洪秀全之大忌,成為眼中釘。

因此,太平天國就出現了“一朝二主”的現象。在政治上,洪秀全是天王,是一國之主,位極人臣,稱“萬歲”。

人在權力面前,往往看不清自己在其中的位置,出現膨脹心理在所難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麼楊的作為觸碰到了對洪的權威,到了容忍的底線。

楊秀清是東王,位於洪下,稱“九千歲”,洪、楊是君臣關係。但在宗教神權上,洪只是皇上帝次子,而楊卻是皇上帝的代言人,在神權上楊秀清的地位反高於洪秀全,實際剝奪了洪秀全是上帝在人間唯一代表的資格。

楊秀清實權超過洪秀全之後,本身就已經與洪秀全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總體而言,楊秀清隨著權勢變大,實際上已經架空了洪秀全,這無法不惹惱洪秀全。對楊洪來說,這是個人權力之爭,對太平天國這個農民政權來說,則意味著命運的改變。在權力面前誰也不會把它拋棄,這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鬥爭,之後的楊秀清被殺,翼王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元氣大傷。


獨秀文苑


洪秀全和楊秀清的關係,不能理解為傳統的君臣關係。其實洪秀全對太平天國的發展壯大,貢獻是非常有限的,殺楊秀清之前洪秀全只是名義領導人,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人,依次是馮雲山、蕭朝貴、楊秀清。洪秀全本人也缺乏卓越的政治軍事才能,實際掌權帶來的只有災難。

洪秀全雖然拜上帝會的創立者,是宗教領袖。但洪秀全缺乏發展宗教組織的能力,馮雲山才是拜上帝會的實際發動者和組建者。

拜上帝會的發展階段,馮雲山才是負責建立壯大宗教組織的實際領導人,洪秀全只是宗教領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拜上帝會的實際領導人。馮雲山被紫荊山士紳王作新捕拿,拜上帝會組織陷於危機之中。面對危機,洪秀全無可奈何,沒能力解決問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傳言,安撫會眾。九月,蕭朝貴也學習楊秀清,來了個天兄耶穌下範。楊秀清和蕭朝貴都有很強的能力,也是實力派人物,在危機中乘機掌握了權力,馮雲山迴歸後,也無可奈何。

楊秀清與蕭朝貴兩人,最初代替馮雲山掌握拜上帝會實際領導權的是天兄耶穌下凡的蕭朝貴。從1848年到1851年策劃金田起義,都是蕭朝貴實際執掌大權領導操作的。

金田起義後,咸豐元年(1851年)十月十八日,在廣西永安城外的一場戰鬥中,蕭朝貴身受重傷,喪失了繼續理事的能力。洪秀全不依靠才能卓越的楊秀清,永安封王中,楊秀清被封東王,統領諸王。蕭朝貴傷愈後也只能屈居楊秀清之下。

隨後南王馮雲山在廣西全州附近的衰衣渡之戰中戰死,西王蕭朝貴在太平天國圍攻長沙時戰死。楊秀清沒有了強有力的挑戰者,徹底掌握了太平天國大權。


(楊秀清)

楊秀清有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太平天國的迅速發展壯大,都要歸功於楊秀清的領導。洪秀全在其中並沒有什麼功勞。但洪秀全作為一個牌位的宗教領袖地位,對太平天國政權還是有一定意義。洪秀全聲稱的楊秀清想廢掉他應該是汙衊,楊秀清沒有必要這麼做。

洪秀全雖然對太平天國從起步到發展,都沒啥功勞,個人才能也十分平庸,但搞政治鬥爭還是有一手。洪秀全挑起了天京變亂,在這場混戰中,楊秀清、韋昌輝先後被殺,數萬太平天國的核心老兄弟在內亂中喪命,石達開被逼領兵出走,太平天國自此元氣大傷。

天京變亂後實際執掌大權的洪秀全能力平庸,與楊秀清天差地別,天平天國從此走上了滅亡之路。


仁勇校尉


因為他的實權來源就是騎在洪秀全頭上發號施令的過往經歷。
眾所周知,楊秀清本身一開始在洪秀全的拜上帝教裡面只是一個普通成員,遠遠沒有達到領導人的身份和資格,結果因為馮雲山在桂平因帶領會眾搗毀廟宇入獄,洪秀全返回廣州營救。在這當口,群龍無首之際,楊秀清抖擻精神,發揮主觀能動性,由於當地非常迷信,於是他假裝請神下凡,實質上就是一種降童巫術,這個楊秀清利用當地人的迷信,經過他偽裝成“上帝附體”的樣子,成功完成了代表天父傳達聖旨的目的,一下子就徹底鞏固了拜上帝會。



馮雲山出獄後,與洪秀全返回廣西。雖然他們知道楊秀清偽裝天父下凡是左道巫術,但看見在群眾中起了這樣大的作用,認為正可以利用。於是,楊秀清在拜上帝會內部,正式取得了代天父傳旨的特殊地位,並一躍成為拜上帝會的領導者之一。
可以想象,洪秀全自稱天父上帝的兒子,而楊秀清自稱是天父本人,那麼一旦最高領導洪秀全與楊秀清發生矛盾,楊秀清只要“請神上身”,那麼,洪秀全必然需要避讓,這怎麼可能會讓洪秀全心裡舒坦呢?

而在建都天京後,楊秀清嚐到甜頭後越來越頻繁使用代天父傳旨的特權,無非是處理內部矛盾,排擠異己,大大激怒了洪秀全和許多太平天國元老。

後來楊秀清更是得寸進尺假借代天父傳旨,要求洪秀全把他由“九千歲”加封為“萬歲”。這件事徹底讓洪秀全火冒三丈,但是洪秀全忍住了,假裝答應他,許諾他過生日的時候就冊封,實際上立刻派出密詔,讓領兵在外的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等人返回天京誅殺楊秀清。



戴老師講歷史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當人在沒錢的時候想有錢,有錢的時候想當官,當官的時候又想當皇帝,當了皇帝之後又想當神仙,試問何時是個盡頭,楊秀清恰是如此。

楊秀清,晚清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天才之一,太平軍自廣西金田起義之後,能夠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把腐朽的清政府打的搖搖欲墜,這在很大程度全賴楊秀清高超的指揮藝術。

太平天國起義之初,由於其政權的特殊性(政教合一),為了凝聚人心,楊秀清弄了個天父臨凡的鬼把戲來招攬人心,每當關鍵時刻,秀清就以天父附體的名義,來進行大事的抉擇。

由於大多數的天平軍都未曾讀過書,思想也都處在愚昧的狀態,對於楊秀清的這個鬼把戲是深信不疑,隨著時間的推移,楊秀清真的以為自己可以靠天父附體,無所不能了。

當天平天國定都南京(天京)之後,此時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都已戰死,起義之初分封的五王,現僅剩下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天王洪秀全又深居簡出。

此時楊秀清權勢滔天,貴為太平軍的二號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其依然不滿足,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力,其開始經常用天父附體的鬼把戲來壓制天王洪秀全。

所謂的天父臨凡,洪秀全當然不信,但由於太平天國政權的特殊性,又不好揭穿楊秀清的老底,所以使得楊秀清更加有恃無恐,為所欲為。

楊秀清先是以天父附體之名,命令洪秀全的女兒只能嫁文臣,不能嫁武將,繼而又下令仗責了燕王秦日綱和翼王石達開的岳父黃玉昆,後來又以天父之名殺了陳宗揚夫婦等等。

東王的飛揚跋扈已經達到了人神共怒的地步,天京城內百姓私下常常議論,如果在大街上,就是遇到東王府的一條狗,你都要趕緊讓路,因為那不是一般的狗。

由此可見,楊秀清是何等的不可一世,當太平軍攻下清軍江南江北兩大營的時候,自認功勞最大的楊秀清,竟然昏聵到以天父之名,讓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這不是在找死麼。

總之, 楊秀清雖然已貴不可言,大權在握,但人性的貪婪是無止境的,他當然想再進一步,取洪秀全而代之,只是沒想到洪秀全先下手了。



清史宴


楊秀清是文盲假不了,但楊秀清知道自己肚子裡沒多少貨,所以籠絡了一批文人幕府,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他的一系列決策肯定是自己幕府做出的。楊秀清阻止洪秀全破壞孔廟,反對他焚書坑儒,也從側面證明他有一批文人班底。那些文人都是儒家知識分子,肯定反對洪秀全迫害文人,破壞文化。

目光短淺的文盲是成不了大事地!陳勝吳廣、黃巢、李自成、洪秀全楊秀清比皆是,只能同患難不能同富貴,日子安逸了就開始內鬥爭權奪利!雖能有過短暫輝煌,最終卻是走向失敗!楊秀清在天京怎麼會沒自己的部隊呢?而韋昌輝奉命勤王也就五、六千人而已,如果不是陳承榕倒戈,還有秦日綱幫忙,那韋昌輝根本反不了天,而洪秀全又不認密招韋昌輝的事實,異至韋昌輝大開殺戒,濫殺無辜,讓整個太平天國走向衰落。

楊秀清如果夠狠他就是另外一個陳友諒。可惜他囂張跋扈,太猖狂,偏偏還沒有陳友諒的狠勁,而洪秀全連徐壽輝都不如,太平天國這麼兩個領導,能成功那得走多大的運。

搖頭擺尾,自相殘食。一個頭領沒有遠見,在金錢美女面前失去了奮鬥精神。不顧大局,只圖享受。最終的結果是必然。沒被敵人打倒,反而被糖衣炮要了命。一群無遠前暴動分子,都想當大哥。殺了大哥當大哥。這樣的組識能不失敗嗎。

東殿太手軟了,首先半軟禁洪,只要待在天王府吃喝玩樂即可,如果不聽話玩什麼衣帶詔就毒酒了!所有王全部外派,家屬留京,無旨進京立斬!沒有第二條路走,因為已經是名義老二,實際老大了,到了這個位置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易經裡已經到了龍戰的卦象了,就看哪個後悔了。

其一,真正領袖馮雲山早亡引起洪秀全權利膨脹;其二,楊秀清接任實際領導權後未建立情報組織監視諸王動向,致使被誘殺;其三,東王親軍實力太弱,手下人造反竟不能平叛;其四,東王個人少了左右逢源的親和力,打了韋昌輝沒能給出甜頭拉攏,增強了屬下造反幾率。

楊秀清確實有很高的天賦,目不識丁卻令行禁止,指揮千軍萬馬,所向披靡。自大,膨脹是很正常的,不驕傲就不正常了!但是因為他沒讀過書,所以不懂韜光養晦,不知道政治秘訣是不要把底牌讓別人看到……他用權勢壓迫眾人,把所有人逼到了死衚衕。

其實楊秀清最不應該打韋昌輝羞辱石達開,恐嚇秦日綱。他應先勤政籠絡天國內幾位核心人物,逐步提撥韋俊李秀成形成自己東殿勢力。駕空洪秀全,繼續讓洪沉迷酒色。造成眾望所歸之勢!同時加強情報與保安措施!天國不亡身家性命也無憂!到底是文盲啊!根本不懂政治該怎麼玩!

表面看起來似“農民起義”,實質上就是邪教亂世!因為,自定都“天京”起,其所做所為並不比腐朽沒落的清王朝更先進,甚至於無論思想還是行動上都更加“反動”。歷史哪有真相?楊大權在握,要真想當老大,弄點毒藥豈不省事?正常邏輯應該是洪身體不行了,又想皇位傳給兒子不旁落,遂起殺心。楊當時的心思肯定是老子大權在握,就不背疑似殺君罪名了,洪的身體已經被女人掏空活不了兩年了。穩穩地被快死的放手一搏。

天京事變這種事任何革命都存在,有才能、有包容力的人最後上位與否決定了革命的成敗,如果馮雲山不死,其嘴炮能力會讓韋昌輝幡然悔悟,或者令韋昌輝眾叛親離,他的包容力絕對可以壓制楊秀清、控制洪秀全。另外叛變這種事失敗幾率還是蠻高的,是東王大意了。

不管楊秀清怎麼聰明,他對洪秀全不忠,是給自己種下的禍根,一個國家一個團體只能一箇中心,要不就亂套了,真是害了自己,消弱了太平天國,幹了清朝人不能幹的事。再一說他沒有大聰明,攻下南京,應集中兵力,乘士氣高漲之勢,北伐打下北京。

楊秀清在沒有取得大清天下之前是不能取締洪秀全的,洪秀全是太平天國的精神領袖,之所以眾多百姓來投反清,重要原因是洪秀全是拜上帝會中自稱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跟著他將來都能進入天國,如果沒有了洪秀全就沒有了天國百姓的信仰,就會鳥獸散了!


歷史深度揭秘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北伐策略失誤損兵折將很大程度影響了士氣,內部爭鬥互相殘殺嚴重削弱了自身實力,清軍連年累月的攻伐使太平軍疲於應付軍力受損,石達開負氣出走在大渡河邊葬送掉天國大部分精銳部隊更讓天國元氣大傷,再加上後期外國勢力對太平天國開戰,更是使得太平天國風雨飄搖,瀕臨覆滅。

而這些原因中大多數都跟楊秀清有關係,北伐失敗、內鬥愈演愈烈、南京城內血流成河、石達開全家被殺負氣出走等事件,直接動搖了太平天國的統治基礎,導致人心浮動,影響了各個戰場的戰局,使太平天國從此一蹶不振。那麼作為當時的二號人物,楊秀清實際上已經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實權的人物,為什麼還不知足?非要惹惱洪秀全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刀下慘死的下場呢?我認為有以下兩點:

一、人心不足蛇吞象,對於權力的無窮追求讓他昏了頭腦

俗話說,不作不死,楊秀清的死怪不得別人,要怪只能怪自己,對於權力的極致追求最終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其實,從太平天國起事之時,天王的地位就已經確定,無論其他各王功勞再大,都要在天王的節制之下,定都南京之後更是進一步明確和鞏固了這樣的制度。但是,隨著太平天國勢力的不斷擴張,軍事指揮才能出眾的楊秀清屢立戰功,為了肯定和表彰他的功績,洪秀全給了他許多特殊的權力,他慢慢的也就開始飄飄然了,在身邊一些人的吹捧下和對他心懷不滿的人的挑唆之下,他利慾薰心野心膨脹不再滿足於已經得到的權力,幻想著擁有更大的權力和地位。因此,他不斷的做出試探性動作,並且在屢屢做出突破洪秀全底線的過份舉動之後,最終成功的惹惱了天國的最高統治者天王——洪秀全,並迅速的被洪秀全誅殺。

二、天王的煩惱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實際上是以拜上帝教的形式,他用天父天兄的理論來控制人們的思想,而實質上跟隨他的諸王對那些虛無縹緲的理論心知肚明心內根本不以為然。對此洪秀全也是明白的,因此,當出現了東王這樣一位功勞越大野心越大甚至功高震主的臣子之後,洪秀全還能睡的踏實嗎?因此,洪秀全很早就對楊秀清有了防範之心,只不過是時機未到,一直到楊秀清做出種種出格舉動之後洪秀全才順理成章的出手殺之,不可不稱之為高明。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太平天國裡的幾個頭腦人物中,洪秀全被稱為萬歲,楊秀清被稱為九千歲。他們兩個人一個是老大,也是就是太平天國的一號人物,一個是老二,也就是太平天國裡的二號人物。

老大洪秀全他在佔領南京之後,就在自己建立的宮殿裡,管起了3000多個女人來,至於外面的軍政大權,洪秀全都交給了二號人物楊秀清。

要說楊秀清能掌握軍政大權,這也是洪秀全的無奈之舉,他何嘗不想自己管理呀?

因為就政治才能,軍事才能而言。洪秀全根本沒有辦法和楊秀清相比,軍中的威望,洪秀全也沒有楊秀清的高。

只不過洪秀全是名義上的老大,像北王韋昌輝,翼石達開,忠王李玉成等高層領導都聽從他的調遣,當然了名義上東王楊秀清也要聽。

要說洪秀全沾光,就是沾在了是創世人的份上。但是,洪秀全不問政事,不代表他不喜歡權力,因為他明白,只有權力能夠讓他過上足夠富裕的生活。

若是沒有權力的,自己最終得到的一切,都將會落空。

所以,面對楊秀清的咄咄逼人,楊秀清一直都是洪秀全的心頭大患。

但是,令洪秀全矛盾的是,他要選擇在何時除去楊秀清?

因為楊秀清很能打仗,他們從廣西金田,一直打到南京,幾乎都是人家楊秀清在帶領千軍萬馬,衝鋒陷陣的。

若是殺了楊秀清,勢必洪秀全攻打大清的生活,就要受阻。

所以,他始終沒有對楊秀清下手。

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讓手握大權的楊秀清,屢屢挑戰洪秀全的權威。弄的洪秀全是一點面子都沒有,這是洪秀全不想看到的。

就在他們佔領了南京之後,他們的事業,也達到了最為頂峰的時刻。

這個時候,對於洪秀全來說,他們還是相當穩定了的。因為暫時他們不想去攻打北方的土地去了,他們有了在南京紮根的想法。

所以,對於洪秀全來說,若是楊秀清還是很過分的話,必要的時候,就可以除掉楊秀清。

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楊秀清獨攬大權之時,洪秀全和楊秀清的矛盾越來越大。

楊秀清心理也不平衡,就是這個名義上的老大,他也不想給洪秀全。

楊秀清覺得自己功勞最大,應該自己當名義和實質上的老大。

洪秀全怎麼可能屈居人下,但是,他對楊秀清的傲慢無禮,並沒有加一指責,公開反對。而且秘密的觀察,找合適的機會,把楊秀清給幹掉。

通過洪秀全的觀察,他發現北王韋昌輝和楊秀清的矛盾很大,所以,他就暗自給韋昌輝寫信,讓他星夜從前線帶幾萬人馬回來。

然後,把楊秀清給殺掉。

當時說的是隻殺楊秀清一個人就可以了。

但是,當韋昌輝把楊秀清的王府給包圍之後,他們竟然把包括楊秀清在內的兩萬多人,全部給殺掉了。

這裡面有相當多的能打仗的精英。

所以,楊秀清的死,也標誌著太平天國開始衰敗了。後來,在經過石達開和韋昌輝的互相殘殺,幾乎導致了太平天國的直接覆滅。

所以說洪秀全和楊秀清的權力之爭,是太平天國走向了覆滅的主要原因。他們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也正是因為楊秀清手握大權,所以,洪秀全對他根本不放心。

不放心就除去就好了,這就是洪秀全的簡單的想法。


史學達人


向敬之

大臣功高蓋主、權重逼主,那都是君王最為忌諱的。

作為太平天國的二號首長,楊秀清早在洪秀全永安封王時,被封為東王,且擔任太平軍的軍事統帥,節制其他諸王。

起義之初,楊秀清還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是由於玩天父下凡附體,代天父傳旨,為當初集聚人心、激發鬥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852年,南王馮雲山戰死全州,西王蕭朝貴死於長沙,楊秀清的權力日漸擴大,逼近天王洪秀全。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後,楊秀清已經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是太平天國實質上的首領。洪秀全雖是天王,但退居二線,儼然一個精神領袖。隨著進入天京後,洪秀全長期不出深宮,楊秀清在京城調度全國軍政,頒發典章規制,勢重如真正的主。

權勢煊赫之時的楊秀清,不再甘心屈居洪秀全之下,於是再一次假託天父傳旨,向洪秀全逼封“萬歲”。洪秀全是天王,是萬歲,而楊秀清也要萬歲,無疑就是要與洪秀全平起平坐。

楊秀清逼封,讓洪秀全更為惱怒。洪秀全雖然長期放權,但對楊秀清結黨自成集團,甚至霸佔天王妃子,已然是心腹大患。洪秀全為共主,是天王,而楊秀清搬弄大家心知肚明但不敢戳穿的旁門左術,成為天王之父,無疑是找到了一把制約洪秀全的威脅性工具,早早地讓洪秀全滿懷忌恨。

洪秀全不甘心在權力讓渡給楊秀清的同時,又被他在名義上弄一個並肩,那就是一種冠冕堂皇的僭越。故而,洪秀全決意對楊秀清動手,陳承瑢告發楊秀清意欲篡位,只是給了洪秀全、韋昌輝清剿楊秀清的一個藉口。

楊秀清之死,死於對權力慾望無窮而無底線的追求,當然也死於太平天國政治合作中極端的個人英雄主義。史學家羅爾綱說:“楊秀清妄逞個人威風,要奪取皇帝寶座,乃天京事變的禍首。”


以禮觀書


楊秀清是太平天國的東王,是太平天國的法定老二,除了天王洪秀全,其他各王都要受到東王楊秀清節制。這還不要緊,楊秀清還有一個特殊權力,就是天父下凡的代言人,也就是說,楊秀清可以天父附體。天父是誰?是天子的父親,是太平天國最高的神,是洪秀全在天上的爹。

這一設計,問題來了,洪秀全在世俗政權上是太平天國的老大,但是在神界,洪秀全還必須聽天父的,雖然天父並不存在人間,但是天父在人間有代言人楊秀清,這樣楊秀清就是太平天國在神界的老大。這種制度設計,雖然承認了洪秀全在太平天國世俗權力結構上的最高領導地位,但是又有一個人能憑藉天父下凡附體約束洪秀全,問題很複雜。

楊秀清沒有天父附體的時候,作為東王是天王洪秀全德臣子;楊秀清天父附體的時候,天王洪秀全要向代表天父的楊秀清下跪聽旨。但是,天父什麼時候來附體?這個楊秀清說了算。這樣一來,楊秀清的權力太大了。

楊秀清這麼大的權力,洪秀全不知道嗎?知道。當年一開始鬧革命,也是沒辦法,創業艱難,要管人不容易,楊秀清這招很管用,能約束那些粗蠻的手下,而楊秀清一開始也不用這個招對付天王,所以洪秀全也就認可了。

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楊秀清開始驕傲起來,動不動用這招處罰其他王爺,甚至要打洪秀全的屁股,後來竟然發展成用這個招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你楊秀清裝神弄鬼嚇嚇手下還可以,你真拿這玩意來逼迫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這不是傻了嗎?洪秀全能信這套嗎?在楊秀清看來,不管你洪秀全信不信,反正我楊秀清自己信了。這件事,直接導致太平天國內亂,楊秀清全家被殺。



楊秀清為什麼要惹惱洪秀全?答案就是:還是讀書少。幾年前還是個作田的農民,農閒燒炭,大字不認識幾個,幾年後貴為王爺,這個轉變太快。打打殺殺,並不要你讀多少書,但是玩政治玩人心,你必須要多讀書。

其實以楊秀清當時的實力,只要暗地裡培養勢力,除掉洪秀全都易如反掌,但他竟然會傻到以天父下凡的辦法逼迫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這不是等洪秀全來殺自己嗎?楊秀清天父附體的把戲把別人騙久了,不知不覺自己也相信了。楊秀清被殺的時候才33歲,沒讀書,加上年輕,誤事啊。


坐看東南了


慾望是一把雙刃劍,它能促使人不斷拼搏前進,也能使人喪失心智。太平天國運動中的幾位高層領導,幾乎都是在爭權奪利的過程中隕落的。在這些人中,楊秀清算是死的最慘的一個,但卻死的並不冤枉。

在拜上帝教創辦之初,楊秀清可算不上二號人物,他的地位其實不及馮雲山和蕭朝貴。不過,當這夥人將聲勢鬧大後,洪秀全卻巧妙地通過提拔楊秀清來限制馮雲山和蕭朝貴,以便加強自己的權力。

永安封王時,各王都要聽東王楊秀清的節制,而洪秀全又高高在上,成為最大的獲益者。不過,天王洪秀全的安排卻因馮雲山、蕭朝貴的戰死而被大亂,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楊秀清乘機迅速擴張了自己的勢力。

定都南京後,洪秀全的心思都沉浸在了色慾和肉慾之中,楊秀清則不斷擴張勢力,甚至連教權都插手。最為明顯的就是,楊秀清常常搞“代天父傳言”的鬧劇,折騰地洪秀全、韋昌輝等人心煩意亂。

更為令洪秀全難以忍受的是,楊秀清不僅僅滿足做“九千歲”,而是想要與洪秀全一樣,給自己貼上個“萬歲”的頭銜。最終,洪秀全還是與之決裂了。

事實上,真正掌握太平天國大權的,不是別人,還是那個躲在天王府內逍遙快活的洪秀全。最終,他授意韋昌輝、秦日綱等人誅殺楊秀清,這才有了1856年的天京事變。在這場政變中,楊秀清尚未來得及抵抗,便被斬殺,東王府上下幾乎全部被誅。

說白了,楊秀清就是因為貪婪而自己找死,一點也怨不得別人。老話常說,知足者方能常樂,但真能知足的人,又有幾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