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後,有一位東方文化聖哲,省級文物,福建省尤溪縣南溪書院

南溪書院,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城南毓秀峰下的別墅(鄭安道(義齋)館舍,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縣尉,去官後寓居於此。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在此誕生。朱熹逝世後,縣令李修於嘉熙元年(1237年)捐資在此修建文公祠、韋齋祠、半畝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築,祀朱家父子,宋理宗賜額"南溪書院"。南溪書院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孔子之後,有一位東方文化聖哲,省級文物,福建省尤溪縣南溪書院


 書院古樸莊嚴,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有韋齋祠、觀書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築。正堂當中立朱熹石膏塑像,兩旁是朱子手書板聯四幅:“讀書起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懸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畫像。書院內的方塘,為朱熹幼年讀書處。朱熹《觀書有感》詩曰:“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詩中的“半畝方塘”即指此處。院左側有古樟2株,枝幹參天,高30多米,樹圍分別為10.8米和7.8米,相傳為朱熹幼時所植,人稱“沈郎樟”。附近還存有朱熹於宋乾道七年(1171年)回尤溪時手書、民國初年翻刻的“韋齋舊治”石碑,碑長約2米,寬0.7米,筆力雄勁,筆勢飛逸。

孔子之後,有一位東方文化聖哲,省級文物,福建省尤溪縣南溪書院


注;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的農曆九月十五日中午,朱熹出生在現在的南溪書院所在地。他在這裡度過了美麗的童年,並留下了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七歲以後,跟隨父親朱松遷居建州(建甌)。14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享年47歲。臨終前將朱熹託付給崇安胡憲(籍溪)、劉屏山(子翬)、劉勉之(白水)代為教養,三先生對朱熹母子給予了悉心照顧。武夷山三先生都是學養深厚、名重一時大學者,朱熹有幸能得到了三先生的悉心教育,他刻苦攻讀,兼收幷蓄,奠定了紮實的學問功底,還潛移默化地受到三先生高潔情操的薰陶。從他一生不慕虛榮、不事權貴的處世準則中,人們依稀可以看到三先生的精神風韻。

孔子之後,有一位東方文化聖哲,省級文物,福建省尤溪縣南溪書院


十八歲那年的秋天,朱熹參加建州鄉試(秋闈),考取了貢生;第二年春天,朱熹上京科舉(春闈),考取了王佐榜進士。先後官拜同安縣主簿、江西南康軍、湖南潭州、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知漳州、煥章閣待制侍講等職。他一生為官方九年,在朝僅40餘日,其餘四十多年時間都在任閒職(半俸:宋制,只發一半廉金之意),先後提舉南京鴻慶宮、武夷山衝佑觀等,他利用這一段時間,致力著書立說,開門授徒。據統計,他一生寫下了126部著作、700多卷,成為"古今著述第一人"。他親手創辦了27所書院,培養了真德秀(宰相)、蔡元定(吏部侍郎)、黃幹(女婿)等362位名重朝野的大學者,為促成"閩學"成為官學地位,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南宋寶佑五年(公元1253年),理宗皇帝為朱熹誕生地御筆親書"南溪書院"匾額,至此,南溪書院就聞名於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