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自從六個月開始就體重18斤,到九個月的時候還是18斤正常嗎?怎樣讓寶寶茁壯成長?

小蝴蝶來來來來


要分情況,不一定是異常的。


一 導致寶寶體重不增的原因如下


1寶寶存在長期的便秘、腹瀉等消耗類疾病


2遺傳因素,父母較清瘦,寶寶則體重增長緩慢


3寶寶平時體力消耗大,如運動多


4排除以上因素,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進食不足

下圖為0-3歲男童女童的體重、身高、頭圍的增長情況

根據嬰幼兒體格發育規律,嬰兒滿月時體重平均增重1.0千克~1.1千克;生後第2和第3個月平均增重約1.2千克和1.0千克;4~6個月平均每月增重0.45千克~0.75千克;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重0.22千克~0.37千克,全年共增重約6.5千克。1歲後,體重的增長速度進一步減慢,並且能獨立行走,活動量增加。

解決辦法

1 如有以上疾病等問題積極治療。一般導致的體重增長不好,多是由於餵養不足。家長要積極調整餵養方式。寶寶現在9個月,一歲以內的寶寶飲食結構=母乳+輔食,母乳充足儘量是母乳餵養,因為母乳是寶寶最天然最理想的食物,也更利於寶寶的消化吸收, 如母乳少,不足的部分可以添加配方粉。

2 當然一歲以內還是要以奶為主,奶是寶寶最主要的營養來源,輔食為輔,每天至少應保證至少600ml的奶量,一般情況下寶寶每天能尿滿6塊尿不溼,就說明餵養是充足的。

3 另外,輔食中的主食攝入不足也會導致寶寶體重增長不好,這個月齡的寶寶輔食中應該有米麵、蔬菜、肉蛋, 其中米麵類的主食要佔到輔食總量的一半以上,剩下的一半為蔬菜和肉蛋,其米麵主食的性狀應該為煉乳狀,也就是說舀在勺子裡不會掉下去,如果主食過稀,即便寶寶吃了同等分量的食物,也同樣會導致營養不良,影響體重增長。

4 正確的餵養方式應該是每次餵養時,第一步先餵奶,待寶寶吃奶吃到多半飽時,再繼續喂輔食,讓寶寶一次性吃飽。

5 最後,這個月齡的孩子要多增加活動量,比如鼓勵寶寶多趴、多坐、爸爸媽媽多和孩子做遊戲、多活動、多逗引寶寶笑一笑,寶寶心情好也會吃的很好,天氣好時也可以帶孩子出去轉轉,因為多活動有利於消耗,這樣孩子也就“餓得快”,對於孩子體重增長也有很大幫助。


兒科醫生鮑秀蘭


我家二寶從10個月到12個月一直體重維持在20斤左右,我也曾經一度很擔心,去體檢時大夫說我家孩子個子偏高,體重正常,我這才放下心來。所以說,孩子體重有一段時間不長,並不說明孩子一定長得不好。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孩子身高長了,體重沒有太長,可能孩子屬於那種“先長個兒後長肉”的。可以參照兒童身高體重表,只要處於正常範圍之內,而且孩子的精神和身體狀態都不錯,就不要太擔心。

如果孩子身高也沒長,體重也沒長,查查身高體重表也低於正常範圍,那就要好好排查一下。

一、營養不足。考慮一下是不是奶量和輔食沒有添加到位。如果是這方面的問題,那就給孩子調整一下飲食。

二、吸收不好。每個孩子的體質都可能有差異,可能孩子的腸胃吸收不好,導致營養攝入不足。

三、疾病。比如肚子裡有蛔蟲,蟯蟲等,營養都被蟲子吸收掉了,孩子就會瘦。另外,比如感冒、疝氣、腸膠痛等等疾病的影響,也會影響寶寶不能夠好好吃奶和吃輔食,導致體重不長。這種情況首先還是要把疾病治好。

四、遺傳因素。每個孩子的體質都多多少少受到父母基因的影響。比如說,有些人就是怎麼吃也長不胖。所以有些孩子能吃卻不長肉也是可能的。

如果孩子只是體重不長一個問題,我覺得家長還是要放平心態,不要過分的糾結,可以觀察一段時間再說。我家孩子過了體重不增長的那個階段之後,就又開始恢復正常長肉,目前已經一歲九個多月,各方面發展的都很好。

倆娃媽碼字不易,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贊、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哦,謝謝!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現在的倆娃媽,多平臺原創作者。不喜雞湯,不崇尚權威,秉承逗比的精神,努力用實踐檢驗理論,聚焦於“家長力”的真正增長。

豆媽逗娃


我家的老大出生時六斤八兩,平均每個月二三斤的長,六個月的時候就長到十八斤四兩了,那時候正是夏天,閨女白白胖胖的特別招人喜歡,後來生了一場病,體重就降下來了,後期再怎麼喂就一直沒超過這個數,到一歲半的時候才長到十九斤,家裡的老人說她是sha身子的,吃的多,體重沒怎麼長,個子倒是騰騰的長的挺快!


納納和悅悅


我家寶寶7個月時8公斤,現在10個月了8.5公斤,三3個月長了1斤,有1個月的時間體重一點變化都沒有,不過身高還可以最快的1周1㎝,但精神狀態不錯,看著雖然瘦,吃飯睡眠都好,半歲開始出牙,8個月時8顆牙!其實這是正常的,有一段時間寶寶會厭食,有一段時間也許吃的不錯!過了半歲某個階段體重長的慢也正常!寶寶的身高和體重有時候也來源於遺傳,也和個人體質有關係,我老公和我都比較瘦,我家寶寶也瘦,我也曾經擔憂過,諮詢過醫生,說體重只要在標準範圍內就行,你之所以覺得你家寶寶瘦是因為現在周圍的寶寶都太胖的緣故,太胖不見得是好事,只要娃睡眠飲食正常,精神狀態好就行。


玭心而論


個人感覺是正常的,就拿我家孩子說吧,我家寶寶在一歲的時候30斤到2歲半還是30斤,但是寶寶的身體狀況很好,也沒有感冒發燒過。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能吃,能睡還能玩就是正常,不用過於擔心。只要注意寶寶的營養搭配,多運動,健健康康的就好。


寶媽艾米


答: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3個月內,是長得最快的階段,個子和體重都“長勢喜人”。這3個月增長的速度,等於之後9個月增長的速度。

所以很多寶寶都是6個月之前嗖嗖嗖長個子長體重,6個月之後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幾乎不長肉了。

這個正常的情況,往往弄得有些新手爸媽很是灰心,覺得自己沒養好寶寶,然後拼命從自身找原因,生怕是哪裡多得不對,拖累了寶寶的體重。

其實,6個月後寶寶不太長肉肉,很正常呢。

進入6個月的寶寶,發育速度開始減慢,體重表現得尤為明顯,一般來說每月只會增加600克左右(身高倒是可以每個月增加1釐米左右)。

那寶寶吃下去的東西都去哪了呀?

雖說寶寶體重增加不明顯,但寶寶的智力水平卻提高很快,這也是6個月的寶寶,在整個發育過程中比較明顯的特徵之一。

而且6個月後的寶寶運動量猛增,也會消耗掉很大一部分能量,也是“光吃不長肉肉”的原因之一。

只要寶寶吃喝拉撒睡正常,精神也不錯,只要體重達到正常值就行啦,爸媽不用太多擔心。

如果爸媽對寶寶體重增長不太滿意,覺得寶寶太瘦、光吃不長肉,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以及寶寶的各個系統器官發育是否都是正常的,正常的話且沒有病態的表現,寶寶的發育一切良好的話,就算暫時不太長肉肉,也沒太大關係。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寶寶9個月,體重維持在:男孩17~21斤;女孩16~20斤都屬於正常範圍。請參考下圖《嬰兒體重身高增長表》:


從6個月到9個月,寶寶體重沒有增加,甚至有些寶寶體重不增反減,都十分普遍。其原因有很多種,且聽我逐一分析:

寶寶體重不增加的原因和應對方法

1,母乳餵養時,後奶攝入不足。

正常分泌的母乳分為前奶和後奶。前奶清淡,主要成分為蛋白質,作用於為寶寶補充水分;後奶濃稠,主要成分為脂肪,作用於為寶寶提供能量和熱量。

很多寶媽擔心哺乳會讓乳房大小不一,因此頻繁左右換奶,從而造成寶寶後奶的脂肪含量攝入不足,因此寶寶體重難以增加。

應對方法:母乳餵養時,應該讓寶寶吃空一邊之後再換到另一邊,這樣才能保持寶寶充分吸收到母乳的全部營養物質。

2,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

如果家長平時不注意寶寶個人衛生,寶寶伴有消瘦、腹痛、吃手、磨牙、食慾差、睡眠不踏實等症狀,多是寶寶腸道有寄生蟲。

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會掠奪寶寶體內的營養物質,造成寶寶體重不增加。

應對方法:沒有好辦法,找醫生開驅蟲藥吧!

3,輔食不當

寶寶6個月之後開始添加輔食,第一口輔食必須是富含鐵的食物,而且要易於消化。寶寶缺鐵會影響食慾,還會出現缺鐵性貧血,並影響寶寶正常生長髮育。

與此同時,如果第一口輔食過量或過硬,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或積食。進而讓寶寶出現排斥輔食,母乳無法滿足寶寶生長髮育時,寶寶體重自然不增加或增長緩慢。



4,活動量大

寶寶6~9個月,已經學會翻身、坐爬這些基本動作。活動能力強了,寶寶調皮搗蛋的本領大了。

與6個月之前能吃能睡相比,寶寶此時吃得多,但是消耗也大。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良好,出現體重不增加,也是正常的。

應對辦法:無需特別干預。


5,寶寶經常生病,感冒、發燒、腹瀉等。

寶寶從6個月開始,來自母體的抗體逐漸減少,寶寶容易受疾病困擾。像感冒發燒,腹瀉脫水都會導致寶寶的體重下降,並且寶寶沒有食慾。

應對方法:平時多加強護理,保證寶寶每天奶水的正常供應,尤其是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活性因子,對提高寶寶免疫力大有好處。

6,父母遺傳

有些寶寶遺傳粑粑麻麻的偏瘦體質,無論怎麼吃都長不胖,或者體重增長緩慢。

如何讓寶寶茁壯成長?

其實,應對的方法已經在上面給出了。更多育兒問題,請您持續並注我的今日頭條。謝謝!


爸爸不講理


為人父母后,大家對寶寶的體重增長尤為關心,從六個月大到九個月大,寶寶的體重一點都沒有變化,父母們就會擔心是不是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了。

其實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吃奶和排便都正常,就不用太過於擔心。寶寶九個月十八斤屬於標準範圍內,具體標準如下:

寶寶體重沒增長的原因

寶寶3個月體重沒有變化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寶寶生病

如果寶寶生病後,體重就會減少幾斤,身體恢復健康後,體重慢慢上升到原來的體重。

2、寶寶沒有吃飽

每個寶寶都會出現厭奶期而不願意喝奶,如果輔食也沒喂到位,寶寶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營養跟不上身體發育的腳步,體重自然不會增長。

3、泡奶溫度過低

如果泡奶粉的白開水溫度過低,奶粉就不能很好溶解到水裡,寶寶就不能完全吸收營養,或是拉白色粑粑。

解決措施

為了讓寶寶能順利增加體重,寶媽們可以這樣做:

1、寶寶恢復健康後,請做有營養易消化的的粥類和麵條。寶媽燉了骨頭湯後,再用湯和處理好骨頭的肉煮粥或是麵條,既營養又容易消化。

2、每天保證寶寶喝600毫升的奶量,另外也額外添加輔食。寶媽先提前讓寶寶喝一定的奶奶後,再給寶寶喂輔食。避免寶寶吃輔食後過飽不願意喝奶。

3、控制泡奶粉的水溫度,不要低於50度。水溫太低,奶粉會有結塊。水溫過高會破壞營養。

另外,寶寶的體重也會遺傳父母的身材,父母比較麵條的,寶寶也會比較苗條。


悅媽育兒


嬰兒自六個月開始體重18斤,到9個月的時候還是18斤,正常嗎?

不知道寶寶身高有沒有測量,如果身高也沒有增加的話,則不正常;如果體重不變但是身高又增加的話,則屬於正常。


一般,寶寶6個月以後,體重長的比較慢,而身高長的比較快。所以,很多寶寶之前胖嘟嘟的帶著奶膘,七八個月以後開始感覺個子長了不少,體重變化不大;寶寶9個月,應該會爬了,而且速度還不慢,每日的運動量也能幫助消耗熱量,也不容易長胖;另外,夏季天氣炎熱,寶寶胃口不好,不愛吃飯,有些寶寶甚至夏天還會瘦兩斤呢。而且,題主家寶寶,9個月的時候,體重仍舊18斤,按照寶寶身高體重標準表,實屬正常範圍,不胖不瘦正好呢。

我兒子叮叮現在32個月了,從過年的26斤到現在6月末28斤,半年多才長了2斤但是身高增加了5cm左右。但是今天剛稱體重,27斤,一個月瘦了1斤,身高反而又高了一點。

其實,寶寶的身高體重只要不明顯低於同齡人,寶寶精神睡眠正常,不會哭鬧不止鬧夜即可。另外,定期給寶寶稱體重,量身高,體重不增,身高增長也是正常發育。

怎樣讓寶寶茁壯成長?


寶寶飲食需要注意,夏天天氣炎熱,寶寶出汗多容易缺鋅,可以補充鋅劑;寶寶個子抽高,每日爬行運動,容易缺鈣,可以多吃些含鈣高的食物(比如:豆製品)以及幫助鈣吸收的維生素d食物(比如:蛋黃,動物肝臟,魚肝油等等,也可以直接補充D3);還可以補充一下DHA,幫助大腦發育。


注意,對寶寶來說並不是越胖越好,平時還應該營養均衡,母乳(或者奶粉)與輔食相結合,每日陪著寶寶多運動一下(陪著爬行,而不是提早訓練走路,需要按照寶寶的自然生長規律,不要太著急),增強體質,增加抵抗力。

祝,健康!


叮麻育兒


前幾天我也遇到一位粉絲諮詢我同樣的問題,正好一起回答一下。

6個月,嬰兒體重、身高增長速度下降屬正常

新生兒出生後的第一個月,身高、體重增長速度極快,到3個月後,生長速度逐漸放緩,但依然屬於“肉眼可見”的生長。

老百姓說“見風長”、“像吹氣球一樣長”,就是這個意思。

到了6個月以後,寶寶的生長速度會進一步變慢。這裡面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

  • 開始吃輔食了,一些寶寶對輔食的接受度差,或者家長給寶寶的輔食安排不合理

  • 寶寶運動能力進一步增強,會坐會爬了,每天的活動量加大,能量消耗增加

  • 添加輔食、運動能力的變化,對寶寶而言是巨大的,一些寶寶的吃奶量、睡眠狀況也因此受到影響

擔心寶寶長得慢?關鍵看生長曲線

這個題主提到寶寶的體重從6個月到9個月幾乎沒增長,其實不必太擔心。

一方面,18斤的體重對於6個月的寶寶來說已經算是較高水平,到9個月時還是18斤,也仍然屬於正常參考值範圍。

另一方面,孩子雖然體重增速減慢,但只要進食正常、情緒穩定、睡眠充足、反應機靈活波,就不用太擔心。

實在擔心,可以從吃奶量(9個月寶寶建議每日吃奶量達到800毫升左右)、輔食的搭配(看下圖嬰幼兒膳食寶塔)、睡眠時間的長短、活動量的多少等方面進行自查,並及時糾正不利的方面。

孩子的發育除了體重,還要看身高的增長,建議家長下載WHO提供的兒童生長曲線,定期測量並在其中標註孩子的身高體重。只要生長曲線保持平穩上升,哪怕上升速度有所減緩,也都是正常的。

我是小毛阿姨,國家註冊營養師,專注母嬰營養健康。關注我,獲得更多母嬰育兒專業知識和貼心經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