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中最懂音樂的畫家

詩人中最懂音樂的畫家

唐詩為鏡照汗青 第十一章(上) 看破霓裳羽衣曲

讓我們再把眼光拉回安史之亂前的開元盛世。長安,初春,賓客盈門的岐王府。今天府裡比平日更加熱鬧,因為岐王新得到了一幅精美的宮廷奏樂圖,喜不自勝,立刻請了許多名流朋友來品鑑。就在這次盛會中,又有一位大天才橫空出世了。


看畫辨曲

畫聖吳道子一邊欣賞岐王展示的這幅宮廷奏樂圖,一邊不住地讚歎稱奇:“畫得真是太傳神了!你們看這人物的衣帶,飄得就像有生命一樣。嘖!嘖!”宮廷第一樂師李龜年的注意焦點自然在他的本專業上:“他們正在演奏的是哪首曲子呢?可惜題名之處殘破了,唉!”他這麼一問,在座精於音律的大師們紛紛揣摩起來:“好像是《秦王破陣樂》吧?”“不對,我看倒像是《南詔奉聖樂》,不過也沒把握。”座上的李白不住地搖頭:“如果要猜他們在唸什麼詩,在下還可以試試。但要猜他們在奏什麼曲子的話,在下就無計可施了。”

正在眾說紛紜之際,只聽人群中有人緩聲道:“《霓裳羽衣曲》,第三疊,第一拍。”聲音雖然不大,卻彷彿蓋住了所有的嘈雜。大家驚奇地回頭一看,原來是今天新來拜會岐王的年輕人王維王摩詰,他是和李白同一年出生的青年才俊。李龜年略思索後一拍大腿:“果不其然!”岐王將信將疑,當即命家中樂隊演奏《霓裳羽衣曲》。當奏到第三疊第一拍時,岐王大喊一聲“停”,各樂師立刻保持姿勢不動。一眾賓客細細對照,只見每個人的神情動作果然與畫中分毫不差。這下滿座譁然,再看王維,皆驚為天人。

王維聽辨出的《霓裳羽衣曲》是當年最流行的神曲,而且生命力極強,跨越千年流傳,遠非今日的《江南style》《小蘋果》等可比。據說它是唐玄宗望到仙山後親自編寫的,劉禹錫有詩描述了它的來歷:

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

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最喜歡這首神曲的是白居易,在他的很多詩中都提到了此曲,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長恨歌》中的“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到了明朝,大俠卓一航對此曲也念念不忘,把自己的心上人、綽號“玉羅剎”的女魔頭叫作“練霓裳”。當今名花旦李玉剛先生也還在唱這首曲子,不過曲調可能已經與唐代的大不一樣了。

詩人中最懂音樂的畫家

霓裳羽衣右丞辨曲

曲有誤周郎顧

我們可以把王維的音樂本領和“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拿來比一下高低。王維連音樂都不用聽,僅憑看畫中人物的表情、眼神、手勢就知道是哪首曲子的哪一拍,可謂神乎其技,評得上五顆星。大帥哥周瑜即使已經酒過三巡、醉意朦朧,只要一聽到琴聲中的細小錯誤,就會條件反射地向琴師抬頭一望,彈琴的小姑娘肯定被看得小心臟怦怦直跳,這種音樂造詣也可以打到四顆星,而且很容易出故事。

醉打金枝的駙馬郭曖與妻子昇平公主和好以後,官運亨通,經常在家裡大宴賓客。郭家有個婢女名叫鏡兒,容貌美麗,還彈得一手好箏,賓客中“大曆十才子”之一的李端對她很是傾慕,不住地暗送秋波。鏡兒姑娘對風流儒雅的李端也頗有好感,還以眉目傳情。昇平公主瞧在眼裡,便對李端說:“看來先生很喜歡鏡兒。這樣吧,若先生能以‘彈箏’為題,即席賦詩一首,使得在座客人們開心,我就把鏡兒送給您。”李端聞言大喜,當即站起身來,手握酒杯吟道: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這首《聽箏》將“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用得生動含情,滿座賓客齊聲喝彩。昇平公主大喜,當即將鏡兒送與李端,還把宴席上的金銀器皿一股腦兒打包做了陪嫁,既展現了自己有錢就是任性,又成就了一段佳話,還消除了潛在的情敵,絕對是一石三鳥。李端這首抱得美人歸的詩也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很多人對周瑜的印象都是風流倜儻的儒將,可惜氣量稍小,這是受到了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毒害。正史中的周瑜“性度恢廓”、待人友善,只有老將程普仗著自己在孫堅時代就參加了革命,倚老賣老,不服氣周瑜後來居上的統帥地位,一直與其不睦,甚至多次欺凌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周瑜和程普分任吳軍左右都督,但大局的謀劃和戰爭的首功肯定都應歸於周瑜,事後程普卻逢人便誇耀自己、貶低周瑜。周瑜不僅不與程普爭功,反而謙遜地說自己年輕不夠沉穩,如果沒有老將程公的“扶上馬送一程”,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他多次主動上門拜訪程普以表達自己的尊重,終於令程普從感動到敬重,最後歎服地對別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意即和周瑜交往就像喝好酒一樣,不知不覺之間就被他的風度所陶醉。周瑜就是這樣一位在舉賢薦能上不輸於鮑叔牙,在折節為國上不輸於藺相如的謙謙君子。

詩人中最懂音樂的畫家

但後世開始了“三國之中到底哪家才算正統”的意識形態之爭,東吳政權一直都是打醬油的,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朱熹尊蜀漢為正統的觀念取得了統治地位以後,劉備諸葛亮集團就成了唯一的正面角色,與之作對的曹操司馬懿集團自然被醜化不說,連友軍孫權周瑜也被貶低以陪襯主角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種情況在宋朝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證據就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詞明顯是說“周郎赤壁”而不是“孔明赤壁”。娶了國色天香的小喬,雄姿英發,談笑間就讓敵人檣櫓灰飛煙滅的是公瑾不是孔明。羅貫中不能把周瑜的老婆小喬轉給諸葛亮,只好把周瑜的穿戴“羽扇綸巾”轉給諸葛亮了。


七步成詩

《霓裳羽衣曲》是楊貴妃最得意的舞蹈,專門在盛大的節日裡領舞表演,眾宮女一起隨之起舞,飄飄若仙。不過據說有一次貴妃跳得正得意時,被唐玄宗的另一位寵妃梅妃有意無意地踩了一下裙角,當眾摔了一跤,引為平生最丟臉之事。梅妃最拿手的則是驚鴻舞,是的,你沒看錯,就是《甄嬛傳》裡面孫儷跳的那個。甄嬛在跳驚鴻舞時,安陵容配唱的“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語出大才子曹植的《洛神賦》。

曹植在與曹丕的世子之爭中失敗,自然就成了曹丕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如果當年稱象的曹衝還活著的話,可能魏王之位就沒這兩位哥哥什麼事了。曹丕登上帝位後,有一次揪住曹植的小毛病,打算對他處以極刑來斬草除根,但又不想讓天下人認為自己絕情,就出了個題目:“本來你論罪當死,但看在你我一母同胞兄弟情分上,如果你能在七步之內做出一首詩來詠頌兄弟之情,而字間又不出現‘兄弟’二字,就饒了你的性命,不然就休怪朕大義滅親了!”曹植剛邁出第一步,便脫口吟出了這首流傳千古的《七步詩》: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的母親在殿後見此情景,大哭而出,抱住曹植並指責曹丕,曹丕這才羞慚地放過了親弟弟。《七步詩》的比興手法是典型的《詩經》風格,後來成為大家用以勸誡不可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好教材,曹植從此也以才思敏捷而著稱於世。東晉末年劉宋初年的謝靈運稱頌曹植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說,全天下人的才氣加起來不過和他打個平手,真是拽得不行。不過他承認曹植比他還厲害八倍,成語“才高八斗”即由此而來。所以謝靈運這個人究竟算是謙虛還是驕傲,真的讓人很迷惑。

詩人中最懂音樂的畫家

曹植曾經被封為陳王,李白《將進酒》裡那句“陳王昔時宴平樂”,就是說曹植經常喝酒宴樂,自然也經常誤事。有一次曹操派他率軍出征,這傢伙竟然喝醉了不能成行,要是碰上春秋時嚴於軍紀的田穰苴(又稱司馬田穰苴),只怕後果堪虞。由此可見,曹植的政治能力著實太差,在競爭中輸給曹丕並不冤枉。

關於《七步詩》故事的真實性,歷史上一直存有爭議。曹丕在這個故事裡的表演太像一個托兒,而且曹家人並沒有那麼絕情寡義。《三國演義》把曹操寫成個大白臉,但我傾向於佔了天下十之七八的曹魏比割據蜀中一隅的劉備更“正統”一些的說法。如果沒有曹操,東漢早就滅亡在黃巾軍和董卓之亂裡了,是他為漢朝又延續了幾十年的國祚。而且曹家待漢帝其實不薄,不但曹操自己沒當皇帝,而且曹丕篡位後,漢獻帝退位、被封為山陽公,一直活到曹操的孫子曹睿當政時才善終。

曹操唯一的瑕疵就是幹掉了漢獻帝的伏皇后,但前提是伏皇后一家先想幹掉他,這幾乎可以算是自衛或者報仇,不能算是濫殺。曹操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獻帝作為補償,曹皇后也是重情重義之人,夫妻兩人感情穩固。曹丕篡位時,曹皇后痛哭大罵哥哥。漢獻帝退位後,夫妻兩人在封地一直相濡以沫地生活。比起司馬家在曹魏國力鼎盛之時從孤兒寡母手裡搶奪江山,曹家人對漢室真算不得卑鄙。

雖然司馬氏得國比曹魏還不正,但晉武帝司馬炎其實也算是一個厚道人,曹魏末帝曹奐退位後被封為陳留王,居然還被允許使用天子旌旗,在封國可以行魏國正朔,給晉武帝上書可以不稱臣,受詔可以不拜,最後得盡天年,其待遇和結局是歷代亡國之君中最好的。“樂不思蜀”的劉禪在司馬炎手下也是善終。但是自南朝劉宋的開國之君劉裕起,篡位後就把前朝宗室屠戮殆盡開始成為習慣性的手段。這種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中國人稱之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曹植和曹丕加上他們老爹曹操,再以倒序排列,就合稱為“建安三子”。在電影《赤壁》中,曹操的夢中情人是小喬,這一點導演吳宇森先生也不算完全無中生有,杜牧《赤壁》一詩中的詩句可為其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意即周瑜如果不是運氣好,在赤壁之戰中能借得東風,用火攻大敗人數佔了絕對優勢的曹軍,大喬、小喬就要被曹操收藏到他專門為這兩位美女修築的銅雀臺上去了。小喬的老公,便是風流倜儻的周郎。從“霓裳羽衣”到“銅雀春深”,本人聯想得一頭大汗,終於又成功地繞了一圈回來,真心不容易。

自從王維在畫中看出樂師們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之後,受到大音樂家李龜年的熱烈崇拜,兩人很快結成了好友。

詩人中最懂音樂的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