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造船業有救了?俄羅斯人提出兩種方法:其中一種與中國有關

俄羅斯造船業有救了?俄羅斯人提出兩種方法:其中一種與中國有關

22350型護衛艦

俄羅斯同中國的關係,近幾年來持續升溫。中國與俄羅斯在多領域都展開了合作。但是在這個領域,中俄雙方的合作更像是中國在對俄羅斯進行“救援”。

通過努力,中國近幾年的發展稱得上是蒸蒸日上。其中在海上力量方面,中國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也從近海走向了遠洋。而作為曾經與美國平起平坐的俄羅斯,卻慢慢開始衰弱大不如前了。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俄羅斯的實際情況告訴我們,現實真不一定如此。據俄羅斯媒體6月25日的報道稱,原本計劃在近期交付的22350型護衛艦首艦,仍然沒有通過驗收,其交付服役時間被再一次的推遲到今年11月。

俄羅斯造船業有救了?俄羅斯人提出兩種方法:其中一種與中國有關

22350型護衛艦

這艘以前蘇聯海軍元帥,戈爾什科夫的名字命名的中型防空導彈護衛艦,稱得上是命運多舛。這艘早在2003年就已經開始建造的護衛艦,原本預計在2010年就交付海軍服役,但由於俄羅斯的軍工製造水平問題,其交付時間就這麼一直推到了今年,而現在這一期限還要推遲下去,讓俄羅斯國內的一個聲音又再次響起。

另一家俄羅斯媒體在6月26日才再次提出了,求中國幫造船的想法,這與此前美國媒體的想法不謀而合。文章中表示,據傳中國新一代的航母將配備電磁彈射裝置,而這項裝置,世界上除了中國,就只有美國擁有了。俄羅斯在艦艇製造、特別是航母製造方面已經落後了中美整整一代。

該文提出了兩種救俄羅斯造船業出窘境的方法,其一就是投資數十億美元以趕上中國與美國,而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放下臉面求教,當然賣家只可能是中國而非美國,雖然有可能價錢會比較高,但可以肯定的是,此舉將使俄羅斯海軍現代化的進程加速幾十年,從性價比來說這相當划算。

俄羅斯造船業有救了?俄羅斯人提出兩種方法:其中一種與中國有關

俄羅斯造船廠新船下水

俄羅斯的造船業到底衰弱到什麼地步?俄羅斯工貿部長曾在2017年表示,近10年來,俄羅斯共建造了250多艘戰艦和約400艘民用船舶,困擾造船業的危機得到了克服。但實際上俄羅斯民用船舶10年的產量,連中國一年的產量都不如。甚至其在遠東地區建造的全俄最大的造船廠,也多虧了中國的“技術扶貧”才建立起來。更別提那些造船所用的設備了。

可以說俄羅斯7大核心造船廠的硬件,甚至都不如中國一家民企。遙想我國曾向俄羅斯購買阻攔索而不得,讓我們不由不對中國科研工作者的努力表示出敬佩之情,再次感嘆什麼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智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