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的年號對皇帝十分的重要,漢武帝劉徹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首創了年號的概念的皇帝。劉徹在即位後,把自己的年號叫做元狩,並追加“元狩”之前沒有的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在數百位中國皇帝之中,有的在位多年卻只用一個年號,就像乾隆、康熙;也有的皇帝擁有十多個年號,好比漢武帝、武則天等皇帝。用年號命名城市的地方也不在少數。

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就福建省而言,政和縣、建安縣的名字就來自於皇帝的年號。福建省簡稱“閩”,在古代時候,福建的境內有福州、建州兩個府衙,所以呢,就取福州的福字還有建州的建字,一起取第一個字共同命名了。隨後在唐開元二十一年,也就是733年,在唐朝的設立下設福建經略使才開始出現福建。其實,遠在早起,福建是屬於百越之閩越部落,從《禹貢》一書裡面,記載著福建在當時是屬於揚州的。

第一個地方:福建政和縣

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政和縣是福建南平的一個轄縣,位於福建省北部,與浙江省南部相鄰。政和縣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政和縣,當時的政和縣屬於百越之地。到了公元941年,就是五國時期,政和縣被劃到寧德縣北部的關隸鎮,隸屬於福州寧德縣。在公元945年時候,因為南唐的軍隊攻陷了建州,所以福州在那個時候被劃分給了南唐。到了公元978年,北宋建立,政和縣又被納入到了北宋的版圖當中了。公元1000年,宋朝升級自己的領土,關隸鎮升級為關隸縣,去鎮升縣,縣治移到感化裡東岸口黃熊山麓。

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而後期間,到了公元1115年,也就是宋徽宗政和的第五年,政和縣從當時的關隸縣改為政和縣。而後的很長時間裡,政和縣這個名字就有了,這是因為,政和縣這個名稱來源於宋徽宗皇帝的年號——政和,距裡今天已經有了1千餘年的歷史了。

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到了元朝的時候,在公元1289年,元朝政府改建寧府為建寧路,政和縣於是便隸屬到了建寧路。明朝朱元璋隨後又將建寧路改回了建寧府,政和縣再次變回隸屬建寧府。到了1988年1月,政和縣已經屬於南平地區。

第二個地方:古時候的建安縣

建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建甌一定有人知道,建甌是由建安縣以及歐寧縣合併而來的縣城。建安在福建省古時候稱之為建安郡,郡府駐地就是在今天的建甌市了。

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建安郡其實是八閩的第一個郡縣。建安擁有悠久的歷史,是人傑地靈之地。根據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3000多年的時間,早在西周時期建安是屬於七閩地,後來到了秦朝時期屬於閩中郡,到了東漢建安初年,也就是公元196年,這才設立建安縣,因為劃分侯官北鄉土地,建安地名用的是東漢末年漢獻帝時的年號,漢獻帝有很多個的年號,建安是他的第三個年號,建安這個年號的使用時間是從公元196年1月至公元220年3月。

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建安縣算得上是福建地區歷史上最早的幾個縣了,到了唐朝時期唐武德四年,也就是621年,這時候改建安郡名稱為建州,把職位太守改為了刺史,同時移治建安縣,轄區管著建安、建陽、綏城、將樂、唐興、閩縣等等一共有6個縣城。到了624年,武德七年,邵武劃入到了建州里面,所以就用了七個縣城。武德八年時候,625年,建陽也一併劃入到建安範圍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再次改為建安郡,建安縣在這個時候是屬於建安郡。可以看出建安縣是一座有著1800多年建縣歷史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到了民國二年時期,1913年,建安縣與歐寧縣合併,取名時候各取一個字,合併成為建甌,建甌地區,出過不少名人:一、五代的練氏夫人被譽為“芝城之母”;二、宋代理學家、儒學集大成者朱熹,在朱熹的小時候就是在建甌長大生活的;三、出生在建甌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像宋代重臣鄭鈺、還有明代宰相楊榮、近代的中國十大史學家袁樞、中國著名的外交家徐兢等等的名人,都是建甌人。

福建這兩個地方,用帝王年號命名,一個已經被改掉

建甌北緯26°38′-27°21′,東經117°58′-118°57′,就現在來說,是福建省裡面比較低調的一個城市了,也有著不錯的自然風光,不輸其他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