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通!為了活下去 他寧願“死“在國外…


想不通!為了活下去 他寧願“死“在國外…

拼了!長城專注到用“一條腿”走路


非要往國外衝,不是長城不愛國,而是隻有做兩手準備的企業,才不容易被市場淘汰。


眾所周知,汽車行業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而最本質原因是由於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


越是同質化,越要拼競爭力。


目前全球製造體系越來越成熟,汽車供應鏈模塊越來越完備,汽車行業技術壁壘在消失。


當一家車企推出爆款新品時,其他車企能夠不慌不忙的迎頭趕上。對消費者來說,產品選擇豐富了,價格更加優惠。


但是對於車企而言就有苦說不出了。產品同質化後,缺乏高高的護城河,自己家的產品容易被其他車企模仿。


因此,車企必須強化再強化自己的競爭力,用產品打動人心。


那個坐在奔馳引擎蓋上哭的女人,估計也沒想到自己投訴的質量問題,引發了車企口碑的地震海嘯。


想不通!為了活下去 他寧願“死“在國外…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銷售市場萎縮,車企行業面臨更大的價格壓力和利潤下滑,行業景氣度有所下滑。


不管是國五到國六切換導致的去庫存問題,還是購置稅優惠退出、宏觀經濟出現下行壓力……殘酷淘汰賽已經開始了!


此時,長城汽車的業績卻實現了逆勢大漲。2019年,長城汽車銷量1,060,298輛,距離107萬輛的銷量目標還有9,702輛,達標率99.09%。


當時,中國市場狹義乘用車下滑達到9.3%,長城汽車竟然微增0.69%。


1月,長城汽車乘勝追擊。中國乘用車產銷143.6萬輛和160.7萬輛,同比下降28.1%和20.6%時,長城汽車1月銷售新車數量達到80261輛,而汽車出口銷量也同比勁增了18.36%,達到4442輛之多。


從車型數據來看,哈弗品牌以76.9萬輛的出色成績,連續第10年奪得中國SUV市場年度銷量冠軍;


高端的WEY品牌年度銷量也再次突破10萬輛,累計銷量超過32萬輛;


歐拉品牌銷售新車3.9萬輛;


長城皮卡實現年度銷量14.9萬輛,同比增長7.85%。


而長城優異成績的背後,一是整體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哈弗H6、M6、F7、長城炮等高價位車型銷量佔比提升。


比如哈弗H6在去年12月銷量突破4萬輛,達到41706輛,累計79個月成為中國SUV銷量冠軍。

此外,哈弗的F7和M6表現也尤為突出。F7是年輕消費者最喜愛的哈弗,而在更低價格區間的M6也成為了細分市場競爭力強大的對手,在12月M6的銷量達到19013輛。


想不通!為了活下去 他寧願“死“在國外…


此外,整體終端價格穩定、庫存合理是推動長城汽車業績改善的第兩個關鍵點。

本來,2019年長城汽車的銷量完全可以更高。因為很多車企都會在年末為了達到銷量目標而對經銷商進行壓庫,使得當年批發量更“好看”。


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12月,廠家批發銷量216.2萬輛,同比下降1.0%,環比增長6.3%,雖然相對歷年的12月拉昇,今年12月的批發環比拉昇不強,但是12月銷量弱於11月則不符合常理,更不用說像長城汽車這樣的強勢龍頭企業。


而長城汽車卻放棄這樣的做法,讓經銷商身上沒有更多的壓力。

也正是因為如此,經銷商沒有“出貨”的壓力,才能保證終端市場價格的總體穩定。


有人疑惑,為何車企紛紛降價賣車的時候,長城的高價位車型銷量反而佔比提升?


原因就是長城一直是主打性價比。長期以來,長城以切入SUV低端市場深入人心,導致品牌支撐力不足。從戰略上,長城通過轉做高端SUV,提價樹立品牌形象。而長城董事長魏建軍指出,從產品角度,長城性價比依然是很高的。


這意味著,不論是哈弗的低端牌子還是高端牌子,性價比都是長城品牌的重中之重。


第一,長城汽車的外觀都比較時尚。以長城WEY——長城力推的高端品牌為例,從車輛外觀和內部設計上來說,WEY系列已經達到了媲美國外高端品牌的水平。即便是低價SUV,也有空間大、外形時尚、內飾漂亮等優點。


第二,長城還具有足夠的安全性。

以哈弗H6為例子,全車整備質量有1.7噸左右,整體偏重,而很多重量被分配給了安全方面,特別是用料上。而汽車的安全性是許多購車族的首選理由之一。


第三,長城的新技術應用,讓車有了白菜價。在一輛裸車價格10萬出頭的哈弗H6上,可以看到許多新技術的應用。比如L2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車家互聯技術等等。WEY系列在動力配置上,更是比同等價位的外資車輛配置高出了不少,即便同合資品牌相比,也毫不遜色。這類技術讓哈弗的價格變成了“白菜價”。


第四,長城的車比較皮實。最最關鍵的是,除了汽車本身的花費之外,大頭一般是保養和保險的錢,哈弗皮實耐用,保養費用較少,養車更加便宜,這也是用戶考慮的重要方面。


想不通!為了活下去 他寧願“死“在國外…


同樣的價格長城是最好的,消費者更加傾向於購買長城。


在俄羅斯市場,哈弗品牌甚至以458%的超高同比增長率,躍居中國汽車品牌銷售第一名。


因此,即便是在車企寒冬來臨之際,長城也能夠通過產品打動人心。


想不通!為了活下去 他寧願“死“在國外…

逆風飛揚 長城汽車推進全球化!


2019年,長城的海外市場銷售了新車6.5萬輛,同比勁增38.68%。


所以,長城加速全球佈局,也是情理之內。2020年,長城加快了國際化的佈局。


“作為中國汽車品牌,出去沒有壞處,只有我們出去才能看到差距,不管是生意上的差距,品牌打造的差距,技術上的差距。當然,你也可以看到自信,看看中國的優勢。”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經這樣說。


2019年6月,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圖拉投建的全工藝整車工廠順利投產;


2020年初簽署了收購通用汽車印度塔裡岡工廠和泰國羅勇府製造工廠協議。


其中,俄羅斯的圖拉工廠成為長城汽車進軍歐洲市場的橋頭堡,並連接厄瓜多爾、馬來西亞、突尼斯等KD工廠共同支撐起長城汽車在海外市場的發展。


而泰國和印度工廠則輻射整個東盟地區,將產品出口到東盟其他國家及澳大利亞等國。


想不通!為了活下去 他寧願“死“在國外…


從全球版圖看,除俄羅斯、印度和泰國外,目前長城汽車已投產的包括了保定、徐水、天津、重慶等地的整車工廠,以及厄瓜多爾、馬來西亞、突尼斯等海外KD工廠。未來,平湖、泰州、張家港三座整車工廠也將竣工。


從2018年以來,長城集團零部件業務部門相繼獨立,開始市場化運營。


長城汽車逐漸培養的四大零部件公司,分別是蜂巢易創、諾博汽車、曼德電子、精工汽車。這四家零部件企業,各有神通。


其中,蜂巢能源是動力電池領域的供應商;諾博汽車生產汽車外裝、座艙、橡膠三大系統零部件產品;曼德電子提供電器系統的解決方案;精工汽車提供發動機、變速器、電機等汽車零部件有色金屬配件配套服務。


零部件業務的剝離,使得長城汽車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


長城能走到今天,看似是一朝一夕,背後花了十幾年功夫。


該怎麼去描述長城?形象點說,今天的長城,就像在打一場太極,緩慢,平和,看似溫吞,實則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