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之‘’七雅‘’指的哪些?有什麼變遷?

滄海筆墨生


七雅是:琴、棋、書、畫、詩、酒、茶。也有的把“”換為“賞花

古代文人常用“四大雅事”,來衡量一個人“丰姿灑落,人才出眾”的標準。“四雅”是“琴棋書畫,無所不通”。

也有文人雅士追求“焚香、烹茶、插花、掛畫”這“四藝”為高雅。

看看,是“四雅”也好,是“四藝”也罷,都可以看出古代文人雅士一個個都富有優雅浪漫的言行,也都流露出溫雅情調的氣質,也難怪古代文化人,不論是腰纏萬貫,還是窮困潦倒,都不缺美女如醉如痴一般終生相隨相伴。

(也奉勸一下今天的單身男人,好好學一下“琴棋書畫”,讓自己“無所不通”,肯定沒房沒車也不愁老婆。)

但有人覺得這不行啊!看,“四雅”也好,“四藝”也罷,都越來越讓人不舒服,這樣一來,搞得我們文人墨客、詩詞雅士與人家大家閨秀的標準沒有什麼區別啊!

雖然古代流行“陰陽”,而不流行“中性”,不會把男人看作女人,但被人稱為“風流才子”也似乎不大好聽,即使“風流才子”這一標籤也不屬於違法亂紀,但自己還想在官場上混一官半職呢,還要幹一番事業光宗耀祖呢,這“風流才子”的標籤難免會給人不靠譜、難擔大任的感覺。

於是,追求清新雅緻的文人墨客,為了方便自己前程似錦、為了避免自己落入俗套,就心照不宣地在“四雅”中加了“詩、酒、茶”,作為“七雅”,當作自己的能鶴立雞群的標準。

畢竟多三門課程,真正在學習時經常撩妹子談戀愛的“風流才子”之類的同學,在考試中難以得到超凡脫俗的高分。

於是,撫琴、作畫、弈棋、吟詩、吟唱、飲酒、品茶(或賞花),也就成為了儒雅之士更高級的追求。

【琴】 典故有“高山流水遇知音”。

先秦琴師伯牙與善於聽琴的樵夫鍾子期相遇,鍾子期死後,伯牙摔琴不再彈。

【棋】 典故有“謝安下棋”。

東晉以八萬人馬,打敗前秦八十萬大軍。當捷報傳回,謝安不驚不喜,依然繼續下棋,頗有“胸有驚雷而面如明湖”的風度。

【書】 書的典故舉不勝舉,在此就不舉例了。

【畫】 典故有“米芾臨畫”。

北宋一書畫商拿一幅唐代人的真跡來,要賣給米芾。米芾以價高為由,要對方先將畫留下,考慮五天後再決定是否買。五天之後,米芾讓商人把畫拿走了。第二天,商人拿著畫又來了。米芾笑著說,“我知道你今天一定回來,專門在家等你。”於是把真跡還給了書畫商。

【詩】 詩的典故與【書】一樣,多如牛毛,也偷懶不舉例了。

【酒】 典故有“李白斗酒詩百篇”、“曹操煮酒論英雄”。

【茶】典故有“以茶代酒”

三國東吳國君孫皓,嗜酒,每次有客人至少飲七升。但韋曜博學多聞,不善飲酒。孫皓常常為他破例,自己喝酒,對他則“密賜茶荈以代酒”,這也是“以茶代酒”來歷。

誰說酒亂性。孫皓被人稱為暴君,飲酒也不胡作非為。

茶,還有夫妻間“相敬如賓”的故事

看看上面七雅,是不是自己心目中一個理想完美的男人的標準?


碧水青山0


農夫認為古代文人之七雅為:

琴,棋,書,畫,詩,酒,茶。

因為古代的文人十之八,九指的是男士。婦女由於受"三從四德“,及"女子無才便是"德“等封建禮教倫理的束縛,很少在外拋頭露面。從古代很多文學作品和戲曲中所見到的都是文人相聚,是以酒,茶招待,很少有同性的文友一同賞花。賞花大都是女人最大的愛好。如著名秦腔歷史劇《火焰駒》中的花園賞花一幕。長篇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也有很多小姐,姑娘賞花的細節。


秦一農夫


古人的七雅,指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花,這是中國文化傳統文化中的七大雅事。

宋代時期七雅流行,中間變更了茶和禮,也作為七雅之一,期間把7件雅事彙集到一起的活動稱為“雅集。”

定期在一起,由文人進行聚會和主題傳播,活動的內容都是圍繞這七件雅事而開展,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曾寫過一首言志詩:“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漸漸不理他,而今般般結交付,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不僅讓他無限的感慨,由大雅降為大俗,也讓我們現在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壓力和文人雅士的無奈。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的雅事不再像以前那樣的成規模和成系列的,但是茶席,香集以及文人筆會等各種各樣的形式單獨存在,有的時候會有詩話,筆會等等小型的聚會,也越來越多,這都是過去古人七雅活動的一種延續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