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生在小兒發熱治療中濫用激素現象分析

一篇關於一個鄉鎮醫生對小兒發熱的激素使用情況調查表。所採用的方式為抽樣調查,對重慶一轄區的鄉鎮70 所村級衛生室門診處方調查。在小兒門診處方中作出 發熱待查、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腸炎、中耳炎等引起的發熱初步診斷者均納 入為“小兒發熱”範疇。對調查對象提取一年不同時間段小兒發門診處方共 500 份。

調查內容包括:處方內是否含有激素;激素使用配伍情況;其他與應用激素有關情況。

2 結果

本區的 70 所村級衛生室門診小兒發熱門診處方 500 份結果如表 1 所示:

基層醫生在小兒發熱治療中濫用激素現象分析


表 1 小兒發熱門診處方具體情況

從調查結果可分析,基層醫生在小兒發熱的治療中,從提取的處方看出 83.6% 的醫生用用到激素藥物。在含有激素的處理方中使用最廣、最多的激素是地塞米松以 及氫化可的松。常用的給藥方式為靜脈給藥、肌肉注射、直腸給藥。配伍最多的為複方氨基比林 + 柴胡注射液 + 抗生素,抗生素一般為慶大黴素或林可黴素。

3 討論

3.1 是否濫用激素

所謂的藥物濫用指的是在醫療行為中,不合理或錯誤地使用了某種 / 某類藥物,或是在未見適應症時盲目運用某種 / 某類藥物。通過調查發現,村級衛生室使用的激 素處方所佔的比例極高,常用於發熱待查、上呼吸道感染等等。雖然調查是暫無法明確哪種比例是屬於合理使用激素的範圍,但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比率有理由認為在村級衛生室中,在對待小兒發熱的治療中,存在明確濫用激素的情況,且情況普遍。

3.2 激素與發熱

3.2.1 激素降溫機理

對於發熱的治療正確的是“對症治療”,根據發熱的情況、病情等合理使用退燒藥,並聯合物理降溫,絕非是機械盲目亂用激素治療。激素的降溫機制是其通過穩定的溶酶體膜,減少內源性致熱原釋放及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以此對致熱原反應等作用達到快速退熱效果。所以在臨床的治療中,一定要嚴格掌握好激素使用適應症,並且需要在抗生素的保護下合理使用。如果使用不合理或是濫用,雖然暫時可以達到一個較理想降溫效果,但只是表面現象,還可能造成嚴重副作用。

3.2.2 激素對小兒可能產生的危害

激素其藥理作用特殊、複雜,對於小兒來說,可能會造成以下危害。因為其退燒作用是比較明顯,可能會掩蓋小兒真實症狀、病情,對於疾病進一步診治帶來困難,甚至會中斷治療或造成誤診。 如果小兒是由於病毒感染而致發熱,在使用激素後會抑制干擾素合成,機體對病毒的防禦功能也大大降低,病毒有可能擴散。在使用激素處理退燒時,劑量往往較大,退燒後停止使用小兒可能出現二次發熱、噁心、肌肉關節痛等反跳現象,對疾病正常治療帶來極大困擾。小兒正處生長髮育階段,如果反覆多次使用激素會讓骨骼鈣化異常而影響發育,甚至造成不可逆轉骨骼損害。且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會引起機體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誘發並加重感染,還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等嚴重不良反應。

3.2.3 基層農村衛生室常用小兒發熱的治療方法

在基層農村,有很多人所稱讚的“名醫”最常用的小兒發熱治療方法為“退熱三聯針”,即複方氨基比林 + 柴胡注射液 + 抗生素,並將這一方法稱之為治療小兒發熱的“靈丹妙藥”。而從藥理學的作用角度分析,“退熱三聯針”,各個藥物間的配伍使用是讓人質疑的,而且如果用了大劑量的複方氨基比林對於疾病的康復以小兒機體的健康非常不利,同時由於激素的副作用影響,其退熱的良方是值得懷疑且不具有科學性。

3.3 造成濫用激素的原因

通過調查發現,造成濫用激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迎合村民心理:很多基層醫生並不是不知道濫用激素的危害,但卻不用科學的方法治療很大的一點原因是為了迎合村民心理,追求治療的“快速收效”。專業知識不足:大部分基層醫生專業知識不足,不瞭解濫用激素的危害,更不懂得合理用藥的規則。村民知識匱乏:村民對醫療衛生常識不足,不瞭解疾病康復知識,單純認為只要小兒發熱就是有病,而治療發熱的目的就退燒,只要體溫正常了疾病就治好了,只看眼前效果的“短淺目光”助長了濫用激素的現象。

4 建議

針對基層醫生治療小兒發熱時濫用激素的情況,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 慎用激素

普通感冒本質為病毒感染,在感染其使用激素會抑制干擾素合成,患兒對病毒的防禦能力下降。所以普通感冒治療要嚴格限制激素使用。同時,病情未明時也不可濫用激素,這可能會掩蓋真實症狀造成漏診、誤診。在治療時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等診斷明確後再明確是否為激素適應症。

4.2 不可盲目迎合村民心理

進一步加強醫德的教育,完善用藥規範的培訓,讓基層醫生可以根據正常的方法、科學的原理正確開展治療,而不盲目迎合村民心理快速為小兒降溫。

4.3 小劑量使用

不可大劑量使用激素。當病情需要使用激素進行治療時,一定要控制劑量,不能長期、大劑量使用,儘量不使用效果作用力強的地塞米松,可適當使用強的松等,且體溫下降後立刻停藥。

5 結語

綜上,當前基層醫生在小兒發熱的治療中濫用激素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通的。除了上述幾點建議之外,本文還認為需要做好村民的宣傳工作,對更多的村民做小兒發熱的培訓工作,告知他們正常的發熱是人體的自我調節,不需要過度緊張,也不要一味認為出現發熱後一定要“打點滴”才能好得快。只有從社會上杜絕了“發熱就是要快退熱”的思想才能從根本上制約濫用激素的現象。

引至《飲食保健》2019年6卷3期285-286,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