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格格金默玉:为帮哥哥抚养四个孩子,她做了这些从未做过的事

1949年,正值全国解放之际,北京城的大街上,人们热烈的为解放军进城进行夹道欢迎仪式,金默玉也很兴奋地参与其中,她跟着大伙儿当起了街道积极分子,和他们一起拿着玻璃瓶和竹夹子到各家打扫厕所。与此同时,她的那些王府兄长们,早已都谋划好了出境之路,她的大哥曾邀她一同前往香港,她想了一想,觉得还是呆在北京踏实些。

哥哥们纷纷要离开北京城,临行前,大哥拉着金默玉的手说:“我把我的孩子就暂时托付给你照顾了,以后我会回来接他们的。”金默玉答复哥哥说:“你放心走吧,只要有一口我吃的,就少不了你这四个孩子的吃的。”金默玉大概未曾想过,从那时起,锦衣玉食的格格生活再也不复存在了,接下来等待她的,是无比艰难的谋生之路和漫长的坎坷生活。

金默玉先是在北京东单租了一个四合院,之前肃亲王留下来的产业包括各地的房产,基本上在哥哥们的手上败光了,大哥离开后,家中除了大哥的四个孩子、二哥的两个孩子、大哥的老保姆和她的女儿,九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压在了金默玉身上,而此时,哥哥们留给她的就只有100块钱。

末代格格金默玉:为帮哥哥抚养四个孩子,她做了这些从未做过的事

尽管受了新思想风潮的金默玉,但终归还是格格出身,之前过的可都是王室奢华生活,哪里曾为生计发过愁。哪怕在她19岁时,她不顾王府十七格格的身份,曾自己偷偷找过一份在日本公司当顾问的坐班工作,但也不是因为缺钱花才找的。当时刚从日本留学回来,却幻想自己能做一个大记者、歌唱家,可把王府里的丫头吓够呛:一个王府格格怎可在外抛头露面做职业妇女?

金默玉不这么想,她觉得女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所以她找了这么一份工作,但她的花销却大得很,通常下了班就请同事吃西餐,她还特别喜欢打扮自己,烫着卷发,描着细眉,穿着碎花旗袍,除了这些,她也玩些时髦的运动,比如骑马和打网球。总之,那时的她,活得潇洒得很,没有半分格格的样子。

末代格格金默玉:为帮哥哥抚养四个孩子,她做了这些从未做过的事

那时的王府尚有一点家底,吃穿不愁,她还可以随意花钱,可是,原来的王府已经不存在了。为了这一家九口人的生计,金默玉不得不想法子来养活大家,起初,她不得不靠变卖一些家当来糊口,如:钢琴、留声机、沙发、地毯、皮大衣……由于她根本没有金钱的概念,一大堆皮大衣被她只卖了两百元,她还担心别人怕少,又从家里拿出一些堆在一起,后来还是街道有人提醒她:“你咋那么傻呀,那么多东西你只卖了两百元,你知道你的一件皮衣就顶六百元哪。”

靠卖家当毕竟只能是应急之计,不能坐吃山空,还得谋一条生存之路才行,金默玉听说了打毛衣可以卖钱,这位昔日的格格就亲自织起了毛衣,技术熟练后三天就可以织一件了,即使如此,靠织毛衣卖毛衣得来的钱,以当时暴涨的物价来计,连一家子的买菜钱都不够付。此后,金默玉又开始琢磨生存之道,她在居住的地方开了一家洗衣坊,她对洗衣的肥皂非常讲究,买了市面上最好的肥皂来洗衣,结果一个月下来,洗衣坊挣的钱还不够买肥皂用的。

幸好在1950年末的一天,大哥从香港寄来了一笔生活费,斟酌再三,这位倔强的格格决定将这钱用来做生意,她在居住的宅院里,拉上家里的佣人,雇了一位厨子,开起了餐馆,取名“益康食堂”。起初,她想开一家西餐厅,因为当时的北京城西餐馆极少,而且她对西餐这个路子也比较熟悉,可是金默玉很快就发现,来光顾的客人大多只是图个新鲜,很少再有回头客,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吃大锅菜,而西餐分量少,怎么都吃不饱。这下,让原本就没那么好生意的餐馆,客源更少了,金默玉不得不顶着压力,站在门口冲着过路的人喊:“进来尝尝吧,能吃饱。

末代格格金默玉:为帮哥哥抚养四个孩子,她做了这些从未做过的事

这个法子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眼见生意要黄,金默玉不得不另找其他路子,当时有人跟她提议,说北京城里川菜卖得最火,只要做得正宗,不愁赚不到钱。一番分析后,金默玉决定将益康食堂改变经营策略,将原来的西餐馆变成了一家川菜馆,她坚信的经营原则就是那位朋友说的“要做得正宗”,没想到,川菜馆的生意真的火起来了,这家巴掌大的店面一跃成为北京城里有名的馆子,很多四川籍的名流,成为了这里的常客。

生意好了,但开餐馆却也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对于她这位王府格格而言,从小她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从来未曾为钱发过愁,如今却要为分分角角计算着,开餐馆已是不易,还要拉扯哥哥的四个孩子照顾左右更为艰辛。有时候,店里的员工看她是个娇小姐,还处处找她麻烦给她难堪,倔强的金默玉根本不吃这一套,店里伙计要是旷工,她就自己亲自端盘子,厨子闹情绪,她干脆就自己学了做菜亲自下厨房,慢慢地,大家开始对这位格格佩服起来。

顾得了生意这头,家里的孩子又难能兼顾了,原本开餐馆就是想给侄子侄女们更好的生活,金默玉又开始犯愁了。而此时的她,已近36岁了,还未曾婚嫁,按照王府的惯例,原本她应该是要许配给哪家王爷或是与满族皇家结亲的,以前,家里也有人上门为她提亲,都被她拒绝了。1954年,因缘际会,金默玉认识了花鸟画家马万里,当时的马万里虽然在画画界极负盛名,却遭遇了人生低谷,甚至有自杀倾向。

末代格格金默玉:为帮哥哥抚养四个孩子,她做了这些从未做过的事

金默玉像一个温暖的太阳,她的出现让马万里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俩人由相识到彼此欣赏,后互生爱慕,很快喜结良缘。婚礼准备得很潦草,请帖是丈夫手写的,穿的旗袍是借来的,金默玉却觉得自己很幸福。

只是很可惜,他们的婚姻维持了不到4年,1958年2月的一天,金默玉突然被从家中被带走,给她定的罪名就是她的出身:肃亲王的女儿,特务川岛芳子的妹妹。一个是她的父亲,在她4岁时就不在人世了;另一个是大她12岁的胞姐,从小过继给了日本人川岛浪速,俩人未曾有过密集来往,金默玉对这个姐姐的所做之事知之甚少,对她的思想行为不敢苟同。但是,文革时期,血脉至亲,不容争辩,这个出身,让她在监狱一呆就是长达15年时间。

末代格格金默玉:为帮哥哥抚养四个孩子,她做了这些从未做过的事

为了不拖累丈夫马万里,金默玉主动提出离婚之请,丈夫坚决不肯同意,她就托他妹妹来说服马万里,在签下离婚协议之后,她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担心这老头子没人照顾了。据说,离婚后的马万里心里也一直没有放下过金默玉,家里的房间布置得一如他们结婚时的原样,丝毫未改,这份情深义重,却是如此结局,真是造化弄人。

1973年,金默玉在度过了15年的监狱时光后,重获自由,之后她被安排在了天津一家农场里,成为了一名农场工人,再后来,她结识了第二任丈夫当时的农场土专家施有为,两人婚后住进了农场里的一个小房子里,在这里养鸡养鸭度过了一段清贫但是十分温馨的时光。

1976年,长期的农场重体力活,金默玉病倒了,农场给她办了病退,领着微薄的薪水;1979年,她给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写了一份求人的信,求一份工作,没想到,等来了却是更让人开心的消息——来自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平反通知书。

末代格格金默玉:为帮哥哥抚养四个孩子,她做了这些从未做过的事

平反后,金默玉来到了阔别40年的北京,尽管此地已经物是人非,却还是格外亲切。1982年,受以前日本同窗的邀请,金默玉和多年未见面的同学们再聚日本,大家都对她一生坎坷经历却还能保持如此豁达开朗的性格而敬佩,同学们很热心地邀请她留在日本,一来这里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二来对她身体康复也是极有好处的。金默玉听了之后,很是感动,不过她还是谢绝了大家的好意。虽然自己曾经蒙受委屈,但是都已经过去了,况且现在国家一切都在好转,她希望还能尽自己一点力量做些什么。

1992年,金默玉和丈夫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开办了“爱心儿童日语班”;1996年, 他们在河北廊坊市的爱心日语培训学校正式挂牌,在金默玉和她丈夫的努力下,该培训学校成为当时国内设施最齐全的民办日语专修学校。之后,她又在原学校的基础上建起了廊坊东方大学城,晚年,她终于在廊坊有了一套完全靠自己挣来的钱买下的房子。

末代格格金默玉:为帮哥哥抚养四个孩子,她做了这些从未做过的事

晚年的金默玉,开朗得如孩童般,像是一生没有经历那些大起大落一样。晚年生活,她过得很摩登,打扮也很入潮流,生活方式更是很”文艺青年“,有人说,她是一个最不像格格的真格格。她的一生虽然经历磨难,但是她都积极面对,坚守着自己的坚守,活出了骨子里真正高尚的品格,一如曾经她的家庭教师教导她的:“高尚不是别人笑的时候你不笑,它是一种品德。高尚的人,一年中必须找一天闭门思过,想想有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人的事情。你认为正确的,就坚持到底,不要管别人怎么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