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就業方向解析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就業方向解析

環境問題的從古貫今,毀林墾荒造成的水土流失,工業廢棄物造成環境汙染,煤煙排放引起黑色煙霧事件,乃至今天中國到處瀰漫的霧霾。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在突飛猛進,環境問題卻日益顯露出來,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便是為解決人類面臨的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而發展起來的,其背後的環保產業緊貼國家政策與投資力度,研究環境汙染綜合防治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環保並非產出型行業,但在維持人與自然平衡方面肩負重要任務,是為人類駛向未來保駕護航的基礎領域,是值得學生投入的、面向未來的行業。

專業信息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下設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環保設備工程、資源環境科學、水質科學與技術七個專業。其中,前四個專業為基本專業,開設院校較多,後三個專業為特設專業,開設院校較少。

一、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包含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部分學校在高考報志願時以環境科學與工程大類招生,大二時進行分流,將學生分向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兩個方向。

環境科學側重理論,是研究人類社會發展活動與環境演化規律之間相互作用關係,尋求人類社會與環境協同演化、持續發展途徑與方法的的科學。少部分大學按工科培養,獲工學學位,但大部分大學是按理科培養,獲理學學位。

對口就業偏向實驗室,畢業後多去環境評價機構或環境監測機構。主要學習課程為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生物學,環境地理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等。

環境工程偏向實踐,是硏究和從事防治環境汙染和提高環境質量的科學技術,重點以研究汙染治理方法及措施為主。課程側重工程設計,是正經的工學專業。

對口就業做汙水處理,環保設備設計、環保相關諮詢等,畢業後多去環保工程公司。主要學習環境化學,物理化學,流體動力學,環境監測,水汙染控制工程,大氣汙染與控制,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等。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就業方向解析

二、環境生態工程

環境生態工程是一個嶄新的專業,是在環境工程以及生態工程的基礎上,通過不斷與其他學科交叉而誕生的專業,是用生態學的原理、工程學手段來防治汙染、保護環境的一門技術科學。

與環境工程和環境科學不同的是,環境生態工程在汙染防治的基礎上要進行生態修復,也就是實現從荒蕪凋敝到綠水青山的轉變。與環境工程相比,更偏向於實驗室,但從就業上來看,沒有明顯不同。

三、環保設備工程

環保設備工程專業是2010年新設立的專業,旨在培養具備環保設備的設計與製造﹑操縱與維護、設備功能的改進和完善知識與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環保設備是指用於控制環境汙染、改善環境質量而由生產單位或建築安裝單位制造和建造出來的機械產品、構築物及系統。在我國,環保設備可以分為以下三類:環境保護專用設備、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和環境汙染處理專用藥劑材料。

由於環境汙染物質種類和形態的多樣性,為適應治理各種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以及噪聲和輻射汙染的需要,環保設備已經形成龐大的產品體系,擁有幾千個品種、幾萬種規格。多數產品彼此之間結構差異大,專用性強,標準化難度大,難於形成批量生產。因此,其人才培養體系也在政策驅動下逐漸建立和完善。就業方面主要去環保設備公司。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就業方向解析

四、資源環境科學

資源環境科學是一門從生態觀點出發,將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運用到生產和環境建設領域的綜合性學科。大致可將這個專業分為四個傾向:偏向農學(植物生理、土壤、肥料等課程)、偏向工程(材料、化工類課程)、偏向環境科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生態類課程)、偏向地理學(自然地理及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等課程)。

要求學生掌握資源環境科學的基本理論,熟悉我國的水土資源與環境狀況等基本國情;能夠進行資源與環境質量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及評價;掌握提高水分、養分、生物等資源利用效率的技術與方法;學會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保護及退化防治等宏觀管理與決策。

五、水質科學與技術

水質科學與技術是研究水在社會循環過程中水質變化規律和水質控制技術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水質問題是制約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隨著工業的發展,城市水源受到工業汙染,自來水很難全面達到衛生、安全的各項指標,比如,外國很多國家的水都可以直接飲用,或者過濾後直接飲用,而我國現在的水質是不可能直接飲用的,必須經過過濾清潔煮開才能飲用。再比如,如何做游泳池水質清潔?如何做水產養殖水質清潔?這都是水質科學與技術需要研究的方面。

此專業要求學生較全面地掌握水質科學、化學、化工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系統掌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金屬腐蝕原理與防腐蝕技術、水質分析監測和水質工藝系統自動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

院校推薦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大多數是從化學院獨立出來的專業,所學課程知識較為繁雜,包括生物學、地理學、計算機、工程、測量等等,以化學為主,對數學、物理、化學要求較高。開設這類專業的院校非常多,第四輪學科評估可看出學校實力,下面挑幾所學校重點介紹一下。

一、第四輪學科評估+2018年該院校在遼招生最低分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就業方向解析

二、重點學科

環境工程(二級學科):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

環境科學(二級學科)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

三、雙一流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河海大學、浙江大學

四、重點介紹

清華大學:1977 年建立我國第一個環境工程專業。建立了以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管理、市政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生態學為重點的學科體系,組建了一支以錢易院士、郝吉明院士和賀克斌院士為學術帶頭人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已經有7 名環境學科的教師和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環境學科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國際創新引智基地、國家國際合作基地和國家教學仿真實驗室等重大平臺的學科。且形成了一支由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4位長江學者、4位國家傑青等國家級高端人才組成且45歲以下博士化率100%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全國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學院建制成立的環境教育和科研學術機構,200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同濟大學共同建立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加強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中國“建築老八校”之一,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冶金部重點建設高校。是我國西部地區12省市唯一擁有環境類國家重點學科,並同時擁有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環境科學和環境材料、環境化學5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教育部與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的院系。

大連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成立於2000年5月,其前身是原化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在工業汙染控制工程理論、工業生態設計與規劃原理和生態與健康風險評價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環境/生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中國海洋大學

:在國內最早開展海洋環境研究,重點關注人類活動與全球變化背景下海洋環境、濱海溼地、大氣環境、地質環境等相關問題的演變過程、機制與工程治理技術。在海洋汙染物輸運、海-氣物質交換及其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海洋汙染物的環境過程和生物響應機制、水下三角洲地質環境監測與成災機理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地位。

河海大學: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海洋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形成以水資源保護、生態修復、水汙染治理、飲用水安全、環境評價、固體廢棄物處理等為特色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人才培養和觀測實驗基地。

四、新高考選科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就業方向解析

就業方向

環保行業主要分為水、大氣、固廢領域,行業上游為工業設計,以設計院為主,部分能力較強的環保公司也會承擔設計工作;中游為工程建設,包括環保工程公司,以及涉及到的環保設備公司、環保評價機構等;下游為負責運行管理的具體單位,比如水廠等。

環保雖非產出型行業,但其涉及環節非常多,涉及專業也很多,國家政策傾斜和投資力度較大,所在領域的發展趨勢與政策走向密切相關。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畢業的學生可以有以下去處:

一、設計院

做環保方面的工藝設計,門檻是研究生以上,除非是本科生特別優秀,是整個環保產業的最上游。工程設計方面的項目比較多,專業性較高,工資也相對較高。

二、環保公司

環保工程公司:建設項目的設計、採購、施工都可以做,但主要側重於施工,多數時間在工地裡,對學歷要求不那麼高。

環保設備公司:依附於環保工程公司和設計院的工程需要,提供相關環保設備。

三、環保+

企業EHS:指健康、安全與環境一體化的管理,核心是通過建立起系統化的預防管理機制,徹底消除各種事故、環境和職業病隱患,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環境汙染和職業病的發生,從而達到改善企業安全、環境與健康業績的管理辦法。需求崗位主要在化工、製造、環境、食品等行業分佈較多,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及環境管理兩大方向,學歷要求不高,重在經驗。

企業環保設施維護

:環保工程公司將設施建成後,企業需專人負責維護。大企業一般安排專人維護,設施的自動化水平也會較高,工作較為輕鬆;小企業一般找人兼職或者不設維護,僅在出問題的時候找原廠家進行修理。

環保+市場/銷售/投資/編輯:如果不想從事環保行業,那麼擁有環保知識底子,也可以去環保相關的其他崗位。如果研究生脩金融,可以去做環保企業的投資;如果文筆不錯,對行業有一定洞察力,可以去做環保類自媒體編輯;如果口才好,也可以去做環保設備、工程的市場、銷售。

四、第三方機構

環境評價機構:具有資質可接受委託為建設項目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技術服務的機構。須經國家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考核,並持有有效資質證書。但從2018年起,取消了環評資質,建設單位也可自行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環境監測機構:負責間斷或連續地測定環境中汙染物的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和對環境影響的過程,是行政機關或其下級監測機構的法定職責。一般都是各級環境監測站及有資質的大型研究機構。

環境檢測機構:負責對某種環境、汙染源、汙染物進行檢驗和測試,其目的是滿足當事人的委託需求,或者為了滿足某種商業目的。其檢測報告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五、高校

環境本科時期學得比較繁雜,專業性不夠,開設院校又很多,環保領域仍然缺少精尖人才。如果致力於環保領域,建議考研考博,不論去高校還是去設計院,顯然都是更好的選擇。

碩士——職業學院

博士——普通高校

博士+海歸——更好的高校

六、公務員

中央: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從事資源節約保護、生態環境管理等方面工作,研究生及以上。

省級以下:環保局、海事局、航務管理局、審計署、海關、稅務局、公安局。

七、轉行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與就業方向解析

如果打算改行,與環保相關度最高的就是新能源、計算機和房地產,當然,還有很多其他行業可以選擇,學生如果不喜歡環保行業,要儘量早做準備。

報考建議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尚處於發展階段,全世界對於環保課題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但環境科班出身的學生仍有大量轉行,原因有二:開設這個專業的學太多導致人力市場供過於求;環保行業就業環境差強人意。

環保行業就業關鍵在於人脈(是否能接到單子)、政策(政策是否向你所在領域傾斜)、技術(寫環評是否到位,工藝設計是否合理等等)。另外,由於環境工程涉及工地活兒,因此男生也比女生更好找工作。

如果有志於環保行業,希望為祖國的碧海藍天貢獻力量,那麼最好踏踏實實讀研讀博,進入設計院、大型環保工程公司或是開發環保設備,以技術改善環境水平。本科能進入環境領域很少,可替代性也非常強,對職業的滿意度也比較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