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機電學習心得

2008年大學畢業,有幸加入了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開啟了苦逼的工程生涯,毫無例外的從一名施工員做起,本人給水排水專業,但是自加入工作以來從來也沒有專門的從事本專業。

帶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也懷著一顆對生活的熱愛之心,踏入了久違的世界五百強企業,跟別的校招生一樣,對現實知識的渴望達到了頂峰。由於我加入的是一個住宅項目,機電專業的工作本來就少,又趕上項目剛開始挖槽,機電僅僅是預留預埋工作,學不到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因此,我主動找到項目經理,提出在結構施工階段想搞結構,後期機電正式啟動了再轉回機電。鑑於當時結構施工的高峰,土建施工員的不足,項目經理爽快的答應了。因此,我的工作生涯就從一名土建施工員、資料員開始了。

一建機電學習心得

津濱國際項目掠影

剛畢業幾年大家也都沒有太關注考證書,到了2012年,大家都開始準備考證書,我也順應潮流的考了一個二級建造師市政公用專業,聽完市政專業實物的第一遍講座,突然感覺所有的專業都做過,無疑給自己增加了信心。毫無疑問的二級建造師在2012年一次順利過關。不得不說,為剛畢業自己的選擇點了個贊。大學實習的時候把機電的內容搞懂了,工作後在公司接觸到了土建、道路、市政設施、綠化等,無心插柳柳成蔭啊。

2012年由於項目機電正式開始安裝,我也回到老本行,搞起了機電專業。一直到2014年,工作滿五年可以報考一級建造師。我也加入了一建大軍。這一次,我報考的一級市政專業,自己考二建時候有了心得,也按照那個思路準備起了一建,一半的時間準備實物,一半的時間準備公共課,當年成績出來後公共課全部通過,市政實物80分,感覺受到了打擊,自己估分的時候感覺實物能夠通過的,差到哪裡呢?不多想,2015年重整旗鼓,繼續一建市政專業,自己想一門實物怎麼也要過了他,結果2015年試題超綱,全國市政實務降分到88分,而我是87分,嗚嗚。。。。。老天不公啊。。。。。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不服輸,來年繼續,一次報考四門,由於2013年以後我就在海外工作了,因此,每次報考都要公司代報,還必須在北京,舟車勞頓啊。2016年,不出例外的9月份考試,但是由於項目工作比較急,只能週五到國內,在不倒時差的情況下參加了一建考試,7個小時的時差,最終的成績不出意外的公共課一次通過,實物93分,嗨,自己也是服了。

2017年,給自己放個假,只看書不報考。2018年,自己選擇了一級建造師機電專業(本專業),先把自己專業搞定了再增項市政吧。雖然喜歡市政專業,但是還是先報本專業。由於臨時換專業,2018年也沒有報考。一直到了2019年,再次報考了一級建造師機電專業,這個時候已經36歲了,而立之年已過半,一定要加油了。

一建機電學習心得

2019年,成績出來了,這次也是過了三門,這次不是實物沒有通過,是經濟被沒通過(57分)

一建機電學習心得

在這一年,我大概分了三輪複習。

第一輪聽往年的精講課件(複習的早,當年課件沒有),法規聽得陳印的(通俗易懂,知識點明確),經濟聽得達江的(講的可以,只是重點不明確),管理聽得朱儁文的(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機電實務聽的唐瓊的(便於梳理知識點,每個知識點講的很透徹)。

第二輪看書,同時聽當年的課件(一般在四、五月份左右,精講課件陸續登場),法規聽陳印的(個人感覺僅聽精講即可,衝刺、習題的時間留給實物較好),管理還是聽的朱儁文的(個人感覺僅聽精講即可,進度計劃可以聽一下環球的,講的很細),經濟聽了一遍梅世強的(講的確實不錯,通俗易懂,重點突出,由於自己的沒有重視,結果沒有通過考試,跟老師沒關係哈),機電實物開始聽董美英的(感覺董美英和唐瓊兩個老師各有特色,董美英老師敢於直接指出哪些必考和哪些必不考,自信的老師)

一建機電學習心得

第三輪複習來到了七、八月份,所有的知識重點應該都心中有數了,大家考試了衝刺、突擊、題海階段。我們在海外工作與當地人的週末相符(週五下午和週六休息),每週六一套機電實物真題(一定要注意,一定是真題),自己給自己掐時間,跟考試一樣的答題、判卷。

進入九月份,週末除了實物意外,還要增加公共課的真題練習,最近三年內的公共課真題知識點全部搞懂,搞通,一建考試公共課必過。

最後,一定要記住,實物答題自己工整,實物答題自己工整,實物答題自己工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預祝大家全部過關。

哦,對了,我這有2019年的課件,鏈接如下:

https://pan.baidu.com/s/1md-GwiQEgEw6Zx1HZKoxPg 提取碼:rj63

關注後,私信我,還會有其他的資料,大家可以一起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