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著鄉愁,看看《印記》

印記

吳同庭

1961年困難時期,我隨母親從井陘縣城回到了老家,姥孃家也隨著返鄉的人們從縣城回到了她們的老家南障城村。因姥孃家沒有男孩兒,我便又從老家來到了南障城村。

那年初,我已到入學年齡,但到南障城村時已是五、六月份,一年級已開學將近一個學期了,為了不再推到第二年入學,我便插班到一年級,開始了我的學生時代。到了三年級,我不但補上了一年級前半學期落下的課程,我的胳膊上還掛了“一道槓”。少先隊活動的時候,老師經常給同學們講董存瑞、邱少雲、羅盛教等英雄的故事,要求大家向英雄人物學習,做又紅又專的共產主義接班人,並多次給同學們講解“又紅又專”的含義。這在我幼小的心靈中對“又紅又專”有了初步印象,讓我知道了課堂外磚垛上書寫“又紅又專”的意義,同學們也都懵懵懂懂地按著“又紅又專”的要求去做。

四年級的班主任是焦生生老師,他是一位對教學對學生極負責任的老師。為了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搞上去,焦老師除加強課堂教學外,還把我們學習較好的10個同學,按居住片兒區編成兩個學習小組,放學後自覺到一塊完成作業,溫習功課,又讓這10個同學和其他同學結對子“一幫一”,同學們的學習成績都有了明顯提高。

一個春暖花開、草長鶯飛的時節,焦老師帶著全班五十多個學生來到了南障城村北一個叫“寨岸”的高山之顛,那裡有日本侵華時修築的炮臺。記著焦老師挎了一個腰鼓,動情的訴說日本侵華犯下的滔天罪行,說到激情之處,他便用勁敲打著腰鼓,把個別同學遊離的思想又拉回了他的演講之中。說到最後他鼓勵大家,要不忘國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又紅又專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這次活動之後,“又紅又專”給我留下了清晰的印象,我們班的學雷鋒做好事活動也有了進一步的開展。全班分成若干個學雷鋒小組,定期不定期到烈軍屬、五保戶家裡幫助掃地、抬水,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

同學們不但在學校表現好,在家裡也是小大人,很多同學放學完成作業後幫大人到地裡打豬草或幹一些其它自己能幹的活,還利用節假日到生產隊參加勞動掙工分。

在我的小學生時期那些學習標兵和班幹部都是思想好、愛勞動、樂於助人而且學習成績名例前茅的同學。這種導向帶動了全班同學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小學生期間老師對我們的思想教育和學習氛圍記憶猶新,揮之不去。“又紅又專” 表述快捷,生動形象,簡單明瞭,便於記憶,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以至在我參加教學工作後也是按照“又紅又專”的內涵和當年老師的教學模式去教育啟發學生,孩子們的回報讓我很開心。

孫子慢慢長大,我慢慢的變老。小孫子上學了,接送孩子的任務就落在爺爺的身上。在上學放學的路上我經常一邊走一邊給孩子講這樣那樣的故事,當講我小時候學習生活的故事時,小孫子聽了有時點頭,有時搖頭,有時會意的笑了。

2020年3月5日


記著鄉愁,看看《印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