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不淨究竟是哪六根?六神無主有指哪六神?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帶數字的成語,那麼這些成語中的數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六根不淨究竟是哪六根?六神無主有指哪六神?

六根不淨

六根:佛家語,指眼、耳、鼻、舌、身、意。比喻心緒不寧,處事偏私

出處: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6回:“後來數世,都因六根不淨,功敗垂成。”

六根、六塵(又稱六境)合稱十二處(又稱十二入)。

六根(界)、六塵(界)、六識(界)合稱十八界。

根、塵、識三者同時發生作用,根塵相對而識生其中。以眼、色、眼識為例:眼見色時,塵(色)是所見,識(眼識)是能見,根(眼)是識所依託而生見。

六根清淨對於一般凡夫來說是達不到的。一般的凡夫僧人只能在戒律的保護下,勉勉強強守住六根。至於六根清淨的要求,程度是非常高的。一般人的觀念認為,僧人只要不犯淫戒、或者不貪非分之財、不介入人我是非就算是六根清淨。實際上依照佛理來說,凡是我人貪著於物境的受用,這就屬於六根不淨。無論是眼看、耳聽、鼻子嗅、嘴巴吃、身體穿玩用。只要是有了貪取不捨的情形,就屬於六根不淨。現實生活當中,除了男女、財務這些問題,其餘都不容易察覺出來。清淨與不清淨也就很少有人細心地去觀察和注意。

六根不淨究竟是哪六根?六神無主有指哪六神?

六神無主

六神,在道家文化中是指主宰人的心、肺、肝、腎、脾、膽的六位神靈。

一、心神,叫守靈。二、肺神,叫虛成。三、肝神,叫臺明。四、腎神,叫育嬰。五、脾神,叫魂停。六、膽神,叫威明。

六神又和人的六種情感有關,心主喜,肝主怒,肺主悲,脾主思,腎主恐,膽主決斷,這些情緒和能力失常後人就會思緒混亂,拿不定不注意,故稱驚慌失措的人是六神無主。

因為這六神會影響人的決斷,人肺生病的時候就容易憂愁,比如說魯迅、蕭紅都有肺結核,他們的文章多散發憂愁的氣質。

出處:漢·張衡《髑髏賦》:“五內皆還,六神皆復。”

六神的其他解釋:

易卦的六神為青龍、朱雀、玄武、勾陳、白虎、騰蛇。此六神用於六爻卦,隨日子變。看日干裝六神。六獸歌:甲乙起青龍,丙丁起朱雀,戊日起勾陳,己日起螣蛇,庚辛起白虎,壬癸起玄武(從下裝起)。

青龍多主喜慶之事;朱雀多主口舌官非;勾陳主憂田土,牢獄;騰蛇主虛驚之事;白虎主血光喪服之事;玄武主匪盜闇昧之事。

六根不淨究竟是哪六根?六神無主有指哪六神?

六親不認

六親表示的意思比較多,第一種,年代最為久遠,在《左傳》中就有過記載。其分別為父母、兄弟、姊妹、姑姐以及夫妻雙方各自的家屬,分為這六種。

第二種出自經典古籍《老子》,分別是父母、兄弟和夫妻。與《左傳》所言的六親相比,這裡的範圍其實有了一定程度的縮小,將表親關係給去掉了,比如說夫妻給自家裡的人,則沒有出現在裡面。

第三種則出自於《漢書》,分別為父母、兄弟、和妻子,這裡的妻子並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愛人,而是妻子和兒子。

六根不淨究竟是哪六根?六神無主有指哪六神?

胡說八道

“八道”則有兩種說法,一為佛教的“八正道”,二為道教的“八道”。佛教的“八正道”分別是:一正見,修無漏道,見四諦分明,破外道邪見;二正思維,在參悟真理時端正態度,這樣才能讓自己有所收穫;三正語,出家人不打誑語,要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四正業,多做好事,遠離一切邪妄之行。五正命,如果因緣不足,寧可心出家也不要身出家,這也是功德的一種。六正精進,不要貪多,專注於一件事便會精進。七正念,在修行的過程中清除雜念,心向正道。八正定,人在身心寂靜時要耐得住寂寞。

道教的八道則是修行得道成仙的八個階段:一入道,進入道門;二學道,學習修道的理論和方法;三訪道,向前輩先賢請教修道的法門;四修道,理論結合實踐;五得道,通過修煉使自己道行日益加深;六傳道,除了個人修行外還要有普渡眾生之心;七了道,脫胎換骨,完成修道過程;八成道,飛昇成仙。

六根不淨究竟是哪六根?六神無主有指哪六神?

五花八門

在《南遊記》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如平沙萬幕,八門五花。”其實在冷兵器時代,國與國打仗都是講排兵佈陣的,不像有些電視劇裡演的亂衝,士兵拿著盾與卯不斷的變換陣型,以求形成壓迫之勢,同時堅不可摧,而“五花”和“八門”就是“五行陣”和“八門陣”演化而來的。

其實“五花八門”除了被解釋為陣式,還被解釋為古代職業:五花分別代表金菊、木棉、水仙、火棘、土牛花,金菊花就是那種拿著一個裝滿花的花籃上街叫賣的賣花女;木棉花則指江湖郎中,他們一般都沒有店面,俗稱遊醫;水仙指酒樓上賣藝不賣身的天涯歌女;火棘花長得像紅豆,是那些街邊的雜耍藝人;土牛花指一些拿著扁擔幫人挑東西的挑夫。

“八門”和“五花”差不多,都是講的沒有固定店面,在大街上叫賣的流動小生意人,分別有一門巾、二門皮、三門彩、四門掛、五門評、六門團、八門調、七門聊,他們都是什麼意思呢?巾指半仙,給人算命的人;皮指賣一些乾草藥或新鮮草藥的人,和藥房裡的藥還是有一定差距;彩指魔術師;掛指雜耍演員們;評指講評書的人;團指街頭賣唱的人,現在偶爾也能看到;調指做喪禮紙花的人;聊指戲班子的人。

六根不淨究竟是哪六根?六神無主有指哪六神?

人有三急

現在人們大多用人有三急來比喻排洩和飲食等問題,這種說法無可厚非,指的是人一天中必須要經歷的尿急(小便) ,便急(大便) ,屁急。這種說法似乎有些不雅,但與人的個性、倫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關聯的。關於三急還有一種說法是“內急,性急,心急”,廣義上來說,三急是任何人都難以忍受的,不分男女老少,甚至不分物種。

而有史可查的真正的說法是“人有三疾”,分別為“狂”(狂妄)、“矜”(矜持)和“愚”(愚昧),這一說法最早來源於《論語·陽貨》:“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