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道德經:關閉“六根”拂塵,讓心在紅塵中得以清靜

道德經:關閉自己的心門,從根源處避開煩擾禍患。

道德經:關閉“六根”拂塵,讓心在紅塵中得以清靜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可口爽

這裡所說的“五色”“五味”“五音”,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對人產生的傷害之源。

在佛家也有這樣一個概念,叫做:六根清淨

所謂“六根”就是眼、耳、口、鼻、舌、身、意,以及相對應的色、香、味、聲、觸、法,六種感知,而一個人的慾望也皆源於此,因為自己的感官受到外界驅使之後,內心便產生了慾望,而慾望也成了人生禍患的根源。

所以在《道德經》之中就反覆強調了剋制慾望的重要性。

道德經:關閉“六根”拂塵,讓心在紅塵中得以清靜

道家思想中所說的剋制慾望,並非是讓我們從外界生硬的截止,而是讓我們從內在根源處去避免,當那些“五色”“五音”“五味”令自己頹廢和生成慾望時,我們就從根源避開,避免這些慾望對於自己的誘惑。

所以在《道德經》之中就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堵塞嗜慾的孔竅,關閉慾望的心門,終身都沒有勞煩之事,開啟嗜慾的孔竅,增添紛雜的事物,終身不可救治。

這裡所說的兌,在《易經》的八卦之中是口的意思,而在《道德經》中就是自己的“口耳鼻"等與外界相通的器官。

很多人看到《道德經》所說的”塞其兌“,以為是將自己的口耳鼻全部堵塞,其實並不是,以道家的思想來解讀,就如同我們剛才所說:關閉自己的內心,對於慾望的接受

道德經:關閉“六根”拂塵,讓心在紅塵中得以清靜

如何關得住呢,那就是從本性上去控制慾望,不要因外界形形色色的世界而擴大了自己的心欲。

因為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都有窮盡,但是唯獨慾望沒有窮盡,當一個人的慾望受到外界的蠱惑以及迷亂之後,再也沒有了一個平靜,慾望會不斷跟隨外界的五色世界去膨脹。

所以《道德經》就提出堵塞接受慾望的孔門,關閉內心的慾望之門,那麼這個時候終身才有可能救治,否則這一生都會淪為慾望的一個負累,這就是道家思想中,從根源處讓我們解決慾望的一個智慧根源。

道德經:關閉“六根”拂塵,讓心在紅塵中得以清靜

在《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南海的帝王名叫儵,北海的帝王名叫忽,而中央的帝王名叫渾沌。

儵和忽經常相會於渾沌之處,渾沌對他們很好,儵和忽就想報答渾沌,他們就發現渾沌沒有眼耳口鼻等七竅,於是就把渾沌打開了七竅,七天之後,渾沌完全打開了七竅,渾沌也就死去了。

莊子的這一個故事用的是誇張以及比擬的手法,而其中所表達的思想就是外身孔竅對於自身的主導,一旦打開七竅,接受外在的慾望時,那麼“終身無可救治”。

人如其名,渾沌行動起來無所用心,沒有口鼻舌這樣一些接受外物的器官,所以他能夠不在意做什麼也不在意不做什麼,得到和失去,對於他來說都無作用,沒有任何影響,而這一種狀態在無形之中也達到了道家中所說的“無為”。

但是當儵和忽幫他打開七竅之後,他便離開了這個世間,這一個故事說明的也是道家思想中有為和無為的智慧區別。

道德經:關閉“六根”拂塵,讓心在紅塵中得以清靜

有為就是存在過度的慾望,而無為則是去除那些無所適從的妄念,讓一切適度,一切坦然,這也是順應自然的智慧,而儵和忽害死了渾沌,就是“有為”的惡果。

所以反觀人生,也能夠體會到“無為”給我們人生帶來的哲理和智慧,以無為去修身,並不是無所適從,無所追求,無所進取,而是以合理的姿態去迎接外界的事物。

即便是讓自己的眼、耳、口、鼻、舌、身、意去感知外物的時候,也能夠讓一切適度,不會被自己的慾望所驅使,這是一個人避免禍端,讓人生坦然的智慧。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