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

康有为的一生,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经典传奇。他在世时被称为圣人,引进民主立宪的思想,打开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大门。但当辛亥革命后,康有为逐渐走上了保皇的道路,成为保皇党的中坚分子。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而他自己就是阐发真理、降世救民的教主。因此,他又是一个巨大的历史矛盾体。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晚年的康有为让人唾弃,作为当时的新思想的领先人物是最早提倡一夫一妻制的代表人物之一,可是他自己却是妻妾成群,而且他的妻子们年纪都非常的小。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就四处逃亡在外漂泊二十多年,过得非常安逸舒适,打着保皇的名义,每到一处都住豪华酒店,吃最好的美食。在游历国外期间不忘纳妾,还用华侨捐的钱在瑞典买了一座“康有为岛”。

章太炎评价他:“国之将亡是有,老而不死是为。”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何旃理

1907年,康有为到达了美国西部的非士那。

当时,海外五百万华侨报国无门,只要康有为出现在何方,他们无不趋之若鹫,去追寻一代爱国者的萍踪。当地华侨热诚地请康有为演讲,消息一下传到了几十里外的一个种植园。

园主是老华侨,生有十个子女,其中最聪颖美丽的何金兰,又名何旃理,从小在一位博学儒生的严格教育下,不仅通晓四国文字,而且熟悉中国文化,能歌善舞,更兼有一颗赤子之心。何旃理久闻康有为叱咤风云的传奇色彩,立即约了几个小姐妹,风尘仆仆地赶往目的地,去聆听启蒙大师的救国宏论。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果然是名不虚传!何旃理被康有为的儒雅气度、救国衷肠、深刻思想所折服,激动得热泪盈眶。康有为从哥白尼的日心说讲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文艺复兴讲到法国启蒙运动,从孔子改考制讲到戊戌维新。这些宏论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何旃理情窦初开的春心。

那时的康有为已娶了原配夫人张云珠(生有五个女儿),二太太梁随觉(生有三女一子),可何旃理却让他的心依然似年轻人一般,被爱情燃烧得如痴如醉。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不久,康有为离开非士那,周游美国各地,他心中不时浮现这位年仅十七岁,有着白皙瓜子脸儿的少女倩影。康有为有自己的算盘,要在各国华侨中组织保皇会,宣传君主立宪,办实业,多么需要一名懂外文、知书达理的红颜知己。于是,康有为投石问路,发函给何旃理,此举正中已坠入情网的何旃理下怀。他们通过书信交往,共结同心,短短的日子里居然写了上百封情书。

这年夏天,康有为接到欧洲弟子来信,敦请他去处理一大笔捐款。临别之际,何旃理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康有为。

两人婚后漫游世界,何旃理开展夫人外交,使康有为如虎添翼。康有为老来交桃花运,格外疼爱这位三太太。

可惜何旃理红颜薄命,1914年患猩红热症,不幸病逝于辛家花园,年仅二十四岁。为了纪念英年早逝的何旃理,康有为请投宿在辛家花园的年轻画家徐悲鸿,根据死者遗像画了一张水彩人像。这幅画后来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现已成为后人研究徐悲鸿早期画技的绝品之一。


市冈鹤子

1911年6月7日,康有为应梁启超的敦请,从新加坡移居日本,次年春天,搬至须磨“奋豫园”,此行又播下一颗爱情的种子。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康有为住定后,经常参加当地华侨举办的爱国活动,去各地浏览,不觉对日本的风土人情发生了兴趣,遂经人介绍雇了一名十六岁的神户少女市冈鹤子作女佣。

鹤子见来康家的客人都是气度不凡的中国人和日本名流,他们坐下便谈笑风生,出语惊人,虽然始终不知道主人是什么人物,但对康的好感与日俱增。1913年早春二月,鹤子随康有为、何旃理去须磨海边散步,忽地长空一声雁叫,康有为举目仰望,想起自己远离故土已十五个年头了,如今还在浪迹天涯,眼中竟涌出一层晶莹的泪光。他放眼大浪东去的太平洋,再次忆起了戊戌维新的悲壮画卷。鹤子这才知道,主人居然是在中国能与清朝皇帝对话的数一数二的人物,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对大海那边的文明古国充满了憧憬。康有为夫妇对这位充分体现日本女性温文、柔顺和善解人意的少女,表示了彼此间水乳交融的深情。

康有为归国之前,正是心绪极为复杂之时,他既为逃离祖国,与母亲生离死别而悲伤,又为能重新踏上故土而欣慰。为了平息心中奔涌的情愫,便由鹤子陪同,去参拜“奋豫园”附近的净土真宗现光寺。途中,鹤子得知康有为即将回国,不由得泪如雨下,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中。

康有为一眼看穿了鹤子的用心,他何尝舍得与这位典雅的日本姑娘分别呢,迁回上海,念念不忘鹤子,俾修书一封,邀请她来上海做客。鹤子接信后欣喜若狂,随即赴沪。不出数月,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康有为的四太太。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何旃理在世时,鹤子与其姐妹相称,双双得到康有为钟爱。何旃理去世后,康有为极为疼爱鹤子,每逢出游,必携她同行。

可惜好景不长,鹤子毕竟是异国女性,在中国有许多不适应之处,加上难以与康氏大家庭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终于产生了归国之心。1924年晚秋,鹤子尽管已有身孕,仍决定回国,遂于一个西风萧瑟、落叶纷飞的日子,与康有为挥泪告别,怆然回国。这一走便成了与康氏的永诀。

张光

康有为的第六任太太叫张光。张光成了康有为生命旅程中最后几年最宠幸的太太。他精心培养这位没上过学的浣纱女,特意请了家庭教师教她读书,自己又亲手教她书法。等张光有所长进,他大笔一挥,赠她对联一副:惩忿室欲改过迁善;仁民爱物知命乐天。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这儿反映了康有为拖着封建尾巴的三从四德和天命观。可是,他们结秦晋之好后,多年无小孩,康有为不免若有所失,张光也深感愧对康家。最后经他俩商量,在康有为去世那年,张光抱来了出生才三天的亲侄女。

1927年3月8日,康有为在上海做毕70大寿,适逢北伐军东进之际,于21日抵青岛,感到周身不适。30日晚,一位广东同乡请康有为吃饭,未终席而腹巨痛,急回家请日本医生就诊,断为食物中毒。次日黄昏,康猝死于“天游堂”居室,终年70岁。据康有为之女同环回忆:“康有为卒前挣扎痛苦,七窍都有血渍,当然是中毒的现象。不过所谓食物中毒,可能是酒楼的食物不洁所致,未必是因为政治斗争而牺牲的。”

康有为猝死对张光的打击尤深,因为她年纪轻轻守寡,在旧时代不允许再嫁人的。她将康有为留下的一箱字画视作生命,每当怀念康有为时,就打开箱子看他的字画。久而久之,张光的秘密露了眼。1945年那箱字画不翼而飞。她打开箱盖后当场晕厥,从此一病不起,命归黄泉,追随夫君而去。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思考

当我们在思考那些社会改革家时,比如面对康有为,是否也有影响他事业失败的细节,引起我们的关注?

康有为在治家方面,有着严重的道德欠缺,自身矛盾重重,直接关系伦常秩序基础的薄弱,与化成天下目标的矛盾。所以,康有为在改良社会上面,也表现出深刻的矛盾,既要改良,又要保护皇权,把希望寄托在当朝皇帝身上,便注定了他主导的改良运动必然失败的命运。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因此,中国的老文人大都是折花高手,他们往往把年轻女子当成是精神鸦片,来提振自己的精气神,追寻失去的年华。古今这种实例实在太多了,举不胜举。而康有为也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个,也许作为伟大的思想先行者,这些生活瑕疵不算什么;文人游龙戏凤,其实是一种雅趣,是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说:这世上的人困于六大苦:人生之苦,天灾之苦,人治之苦,人情之苦及人所尊羡之苦。人只有解开这六道悲苦的枷锁,才能真正进入大同世界。也许这就是康有为所指的人情之苦吧,他一生这样不停地爱,其实是情愿去受苦,是为了解开枷锁,进入大同世界的。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但是,康有为作为孔教教主,不会不明白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实在是言行不一致,修身齐家方面做的不怎么样,以至于治国平天下成为虚妄的言谈。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是很有道理的。当我们窥视了康有为的生活细节,便可知道他维新之道的必然结果。

孟子说到挑选人才,第一等是不偏不倚、合于中行的人;

如果没有这种人,那只有求狂放之士;

其次是狷介之士,而最次的便是那些言行不一、虚伪透顶的人了。

那么,如果以孟子的标准,康有为算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是最次等的人了。让这样的人来谋求天下人之福祉,当然是不可能成功的了。


风流成性,自我矛盾,晚年康有为的妻妾成群图


现实

在我们当下的社会里,那些所谓文人也罢,大师也罢,官员也罢,他们往往不以自身的道德修养为重,品德十分卑下,更多的是象康有为那样,风流成性、品质卑下;虽然他们不能妻妾成群,但在他们身后,却是美女成群,天能降天下大任于斯人?可悲!


参考文献《名人传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