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編譯:曉渝

聖弗朗西斯科的榮耀軍團博物館(Legion of Honor),是美國西海岸城市中最美的博物館之一,為了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加州士兵而建造,擁有大量的古典藝術收藏。近日,這裡迎來了一個“來自好萊塢的藝術家”——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的個展“朱利安·施納貝爾:現實生命的象徵”(Julian Schnabel: Symbols of Actual Life)。30年來,這是施納貝爾首次在西海岸舉辦如此高規格的個展。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朱利安·施納貝爾

混跡於藝術圈的壞小子回來了

他似乎生活在藝術界的視線之外,也許是因為他的個性放蕩不羈:20世紀80年代,他曾經以大幅木板繪畫而名噪一時。那個時候的施納貝爾,已經用鹿角和其他可以粘貼到畫布上的奇怪物體創作。1985年左右,施納貝爾的木板油畫已經以數十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他也成為紐約藝術界的紅人,常常在公開場合穿著睡衣,與評論家爭吵,並宣揚自己的才華。例如他曾經向《紐約時報》口出狂言:“我離畢加索很近。你們都在這個糟糕的世界裡,因而成就了我的偉大。”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朱利安·施納貝爾,《布拉格學生》,1983 圖片:古根海姆博物館

瓷盤碎片是他作品畫面中常常出現的材料

可以說,人們往往對他的藝術或者電影一無所知,但至少知道:幾乎人人都在責備他。人們一直無法原諒這個狂妄的“壞小子”,是因為20世紀90年代藝術界出現的種種怪誕,比如達米安·赫斯特把泡在福爾馬林裡的鯊魚賣出了天價。而施納貝爾,同樣是人們眼中不折不扣的怪胎。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應該說,捱罵的同時,施納貝爾也接受了人們的掌聲和讚揚。“人們要麼愛他,要麼恨他,沒有中間。”《紐約時報》的評論家羅伯特·史密斯(Roberta Smith)就曾經這樣評價他的木板畫:“慷慨、落後、無情、厚重和自我擴張的混合體。”在這樣的愛恨交織下,施納貝爾獲得了充滿爭議的、極高的知名度,在紐約的藝術圈和好萊塢的電影圈均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品牌。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展覽“朱利安·施納貝爾:現實生活的象徵”,正是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的一個信號。由於他的個人品牌效應,聖弗朗西斯科美術館館長馬克思·霍爾林(Max Hollein)主動請纓擔任策展人,他特意把施納貝爾自上世紀80年代創作的6幅油畫和3座雕塑放置在榮耀軍團博物館入口處的《思想者》旁邊。雖然展覽還擁有三處室內展廳,但正是在庭院中的展覽空間,“讓施納貝爾成為施納貝爾”。也就是說,這裡讓施納貝爾可以炫耀他“利用不同的元素的整合,從而讓觀眾受到情緒上的感染”的能力。今年66歲的他仍舊是藝術界的一頭巨獸。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一位被電影耽誤的畫家?

施納貝爾一直認為自己是一位畫家,而不是導演或製片人。自從他躲在紐約布魯克林家中的餐桌下畫畫時,施納貝爾就確認了自己的畫家身份。上世紀70年代,從休斯頓大學畢業之後,他就迅速地在紐約的藝術界擁有了一席之地。他粗獷和情緒化的作品突破了極簡主義在當時的統治地位,成為美國新表現主義的代表。這場運動在激進的20世紀80年代迅速發酵並擴張。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朱利安·施納貝爾,《聖母瑪利亞》。1979

到了20世紀90年代,藝術品市場已經冷卻了下來,施納貝爾的作品不再流行。“似乎從某個時刻開始,出現了對我作品的抵制”,施納貝爾自嘲道,“但事情絕沒有那麼糟糕,我在90年代創作了我最好的一些作品”。他開始投身電影產業並取得成功。雖然他的繪畫或雕塑往往在評論家那裡引起爭議,但他的電影幾乎受到了一邊倒的好評。在2008年,作為導演的施納貝爾獲得了4項奧斯卡提名,電影《潛水鐘和蝴蝶》,也一舉獲得了金球獎。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施納貝爾憑藉《潛水鐘與蝴蝶》獲得200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施納貝爾在1996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他的朋友——讓-米歇爾·巴斯奎特的傳記。這位塗鴉藝術家在1988年27歲時就因為過量服用海洛因而死亡。“人們總是向我詢問關於米歇爾的故事。我想他應該有屬於自己的一部紀錄片,這是我欠他的,”施納貝爾說,“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個電影製作人,我這樣做是為了和米歇爾對話。”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施納貝爾在1996年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巴斯奎特的傳記

施納貝爾幾乎會在任何東西上繪畫,從天鵝絨、粗麻布到油氈布,最著名的是在破碎的盤子上塗滿油彩的作品。利用一些非常規但具有歷史意義的材料,結合著他非常規的繪畫工具——如軟管、顏料噴罐、手指或浸滿油彩的破布,就是他40年來繪畫創作的主要特點了。在榮耀軍團博物館裡,還展出了兩件1990年創作的《簡·伯金》(Jane Birkin)系列作品,每一件都是由他在埃及所得的舊船帆製成。施納貝爾在這兩件作品中拼出了他記憶中的法國模特、演員和歌手的名字——這和他在2016年創作的三幅《山羊》(Goat)系列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些名字來源於先前存在的一隻白山羊的圖像(頭上有一個毛絨兔子和一條圍巾),施納貝爾將這些名字打印在法國19世紀生產的杜福(Dufour)紙上,再用油彩在畫面上任意噴濺、汙損。“我對打印也很感興趣,這是圖像和介質結合的不同方式”,施納貝爾說。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朱利安·施納貝爾,《簡·伯金2號》,1990

藝術家和導演之間自由切換:朱利安·施納貝爾高調“重返”藝術界

朱利安·施納貝爾,《青春之泉》,2012

近年來,施納貝爾重新受到關注,也許是因為評論家拉斐爾·魯賓斯坦在2011年《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發表的文章《全景:重新審視朱利安·施納貝爾》,文中批評了評論界和策展人對這位所謂跨界藝術家的集體失聲。這些年來,即使施納貝爾在巴黎或柏林舉辦了重要的展覽,也定期出現在畫廊展廳或者拍賣會上,但他的電影作品,始終搶了繪畫和雕塑的風頭。

這一點上,施納貝爾自己也有清醒的認識:“當我剛剛開始拍電影的時候,人們不想喜歡我的電影。人們不希望我擅長那麼多事情。只是我真的熱愛繪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